



2025年5月7日,金融監管總局釋出《關於做好202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金辦發〔2025〕46號,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沿襲了2024年穩定小微信貸服務價格的要求,提出要指導加強貸款定價管理,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貸款利率合理定價的基礎上,此次《通知》進一步強調規範業務經營行為,避免無序競爭、形成差異化的良性供給格局。
《通知》提出要最佳化小微金融服務供給,深化“信貸+”綜合服務模式。隨著各類市場主體金融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在普惠金融領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未來除了應關注信貸投放外,更應該關注構造支付結算、財務諮詢、匯率避險、理財和保險銷售等服務的差異化競爭力。近年來,隨著銀行業競爭加劇,運用精細化、差異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來獲取小微企業客戶、提升小微企業客戶服務黏性或將是未來銀行“決勝”普惠金融的關鍵。
為提升小微企業的授信能力、加強風險監測,《通知》提出要用好各類小微企業經營資料要素、推進信用資訊共享、對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等。未來,銀行數字金融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運用或也將能夠更好促進普惠金融質效的提升。
2025年5月7日,金融監管總局釋出《關於做好202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金辦發〔2025〕46號,以下簡稱《通知》)[1]。
《通知》明確,該檔案出臺的目的在於“引導金融機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助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17年以來,從原銀監會到原銀保監會再到金融監管總局,基本在每年的3、4月份,均會分別出臺當年小微領域相關服務要求的檔案。小微企業服務是普惠金融服務的重點領域,此次《通知》亦是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的具體實踐。

一、保量穩價要求下,需避免無序競爭
《通知》沿襲了2024年穩定小微信貸服務價格的要求,並且進一步強調要規範小微業務經營行為,避免無序競爭。
對於小微貸款增速,《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聚焦小微企業真實有效的經營性資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信貸供給,力爭實現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對改革化險等任務較重的地區和機構,可實行差異化安排。”整體來看,銀行業金融機構仍需保持對小微信貸的有效供給,同時進一步減輕改革化險任務較重地區的小微貸款增速要求,這也將有利於這些防範化解風險任務較重地區的銀行加快化險。
對於小微貸款價格,《通知》要求:“合理確定信貸價格,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貸款定價管理,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自身資金成本和小微企業客群特徵、風險狀況等,科學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增強業務發展可持續性…規範與第三方合作行為,增強自主服務能力,改善客戶觸達,縮短融資鏈條,降低小微企業實際承擔的綜合融資成本。”而在《通知》配發的新聞稿中,金融監管總局進一步將《通知》中對小微貸款價格的要求概括為:“穩價,即穩定信貸服務價格,指導加強貸款定價管理,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
《通知》所提出的“合理確定信貸價格”與2023年原銀保監會、2024年金融監管總局相關檔案精神基本一致。2024年,金融監管總局提出要“穩定(小微)貸款信貸價格”。與之相類似,2021年和2023年,原銀保監會在小微金融服務相關檔案中分別提出了“確保2021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和“(小微)貸款利率總體保持平穩”的要求。與之相對應,2020年和2022年,原銀保監會則明確要求概念普惠小微貸款利率(或綜合融資成本)下降。2020年,原銀保監會要求“力爭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在2019年基礎上再有較大幅度下降”;2022年,原銀保監會要求“力爭實現2022年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2021年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歷史資料,2021、2023、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整體保持平穩,甚至三年都出現了金融機構第三季度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高於第二季度利率的情況。因此,根據歷史經驗,2025年前三季度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或相對穩定,甚至第三季度或還能出現一定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貸款利率合理定價的基礎上,此次《通知》進一步強調規範業務經營行為,避免無序競爭、形成差異化的良性供給格局。《通知》指出:“金融機構要結合自身特點找準經營定位,探索可持續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避免無序競爭,形成差異化的良性供給格局。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業務風險管理,關注重點業務風險狀況,做實貸款風險分類,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傾斜核銷資源。”此前,在人民銀行2024年11月釋出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維護競爭秩序 改善政策利率傳導”專欄中,人民銀行就曾明確指出“市場競爭激烈,銀行‘內卷’嚴重”。若未來能進一步避免普惠小微領域無需競爭並形成差異化供給格局,那麼也將能穩定小微信貸價格,使其能夠更為充分地體現個體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溢價。
二、深化“信貸+”綜合服務,滿足小微多元化金融需求
《通知》提出要最佳化小微金融服務供給,深化“信貸+”綜合服務模式。隨著各類市場主體金融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在普惠金融領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未來除了應關注信貸投放外,更應該關注構築支付結算、財務諮詢、匯率避險、理財和保險銷售等服務的差異化競爭力。
《通知》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小微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深化“信貸+”服務模式,提供支付結算、財務諮詢、匯率避險等綜合服務,提升精細化、差異化服務水平。”
近年來,隨著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服務主體的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多樣化,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內涵也逐步豐富。早在2024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公眾號就曾釋出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的《構建涵蓋信貸、保險、理財的綜合普惠金融體系》[2]文章,其中就曾指出:“普惠金融需求從以信貸為主,發展為綜合金融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小微企業和人民群眾需求更加多元,單一信貸服務已無法滿足重點群體需要,有必要從綜合金融視角統籌發力,進一步豐富普惠金融服務。”近年來,隨著銀行業競爭加劇,運用精細化、差異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來獲取小微企業客戶、提升小微企業客戶服務黏性或將是未來銀行“決勝”普惠金融的關鍵。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已有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基於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方面打造出差異化優勢。在2024年9月20日釋出的報告《網商銀行“布穀鳥”如何服務小微企業理財需求?——銀行機構動態跟蹤2024年第十六期》[3]中,我們就曾梳理了部分銀行透過數字金融方式賦能向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理財產品、開展富餘營運資金管理的情況。
三、普惠金融與數字金融協調發展
為提升小微企業的授信能力、加強風險監測,《通知》提出要用好各類小微企業經營資料要素、推進信用資訊共享、對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等。
《通知》指出:“加力支援小微外貿企業,依託進出口貿易場景及訂單、物流等資料要素,提升信用評估和金融服務水平,促進穩外貿穩增長。…加強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保險統計,提升客戶資訊收集、識別準確度,建立健全內部資料庫,夯實資料統計基礎。”
一方面,在地緣政治風險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小微外貿企業所受影響將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據其在經營過程中的資料要素,能夠更好地評估其風險狀況,有利於提升此類企業服務的質效。另一方面,在資料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發展背景下,把牢小微企業日程經營流水、收單資料,並建立健全相關內部資料庫,做到高頻、可持續的、自動化的授信和信用水平監測將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強服務小微企業能力的關鍵所在。
《通知》指出:“續推進信用資訊共享,推動提升資料質量,指導金融機構有效對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
2025年3月6日,在國辦釋出的《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5〕8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4]中進一步強調“健全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路,加快建設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資訊共享平臺。”該平臺的建設與完善有助於金融機構更好精準有效地獲取中小微企業信用資訊,進而提升為中小微企業服務質效。2024年10月,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共享平臺上線試執行。其中,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資訊是資訊主體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能夠反映其經營狀況、收支狀況、償債能力、履約行為等經濟行為並去除相關敏感資訊後的交易統計資訊。未來,隨著此類平臺的不斷構建,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更好地進行對接,進而提升為小微企業服務的質效。
注:
[1]資料來源:《關於做好202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金融監管總局官網,[EB/OL],2025/05/07[2025/05/09],https://www.nfra.gov.cn/cn/view/pages/governmentDetail.html?docId=1207558&itemId=878&generaltype=1。
[2]資料來源: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普惠金融司:構建涵蓋信貸、保險、理財的綜合普惠金融體系》,[EB/OL],2024/01/02[2025/05/09],https://mp.weixin.qq.com/s/EG9KXErwHVf0HwXNYD_sxw。
[3]資料來源:陳昊、呂思聰、呂爽、魯政委,《網商銀行“布穀鳥”如何服務小微企業理財需求?——銀行機構動態跟蹤2024年第十六期》,[EB/OL],2024/09/20[2025/05/09],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bb650791fa5305a678e720862ec46f76&from=app&appVersion=5.3.8。
[4]資料來源:《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EB/OL],2025/03/05[2025/05/0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3/content_7010604.htm。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