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讓無數股民欲哭無淚

來,重新認識一下小米。
作者:安娜
來源:米筐投資
回家過年,某四線城市居然也有小米su7汽車,要知道這車動輒都是20、30萬的報價。可見,雷軍已經帶領小米集團在下沉市場深得人心。
資本市場,已經早一步有所反映。
過去的一年,小米集團香港上市公司的股價從最低點的12元左右,一路穩當地上漲至當下的38元附近。
漲幅高達215%,市值翻了2倍。
小米集團市值已經高達9615億港元,距離萬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然而,中國絕大多數的股民卻眼睜睜地看著這隻大白馬從眼底溜走了。
這讓我想起彼得·林奇的一句話,關注那些被消費者廣泛認可、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且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產品所屬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可能蘊含著良好的投資機會。
這裡插播一條廣告:
【黑馬大課年度會員重磅來襲】
創業這條道路,你要跟對圈子。如果身邊都是悲觀主義者,你是走不遠的。所以,與誰同行,十分重要。
現在,加入黑馬大課年度會員,一起做有收穫、有成長的創業者!
會員核心權益包括:1、全年8場線下大課,任選3場參加;2、每場3天課程+私董會+小飯桌;3、全年線下認識300位優秀老闆;4、資源連結,進入黑馬校友社群。
掃碼諮詢報名
01
小米集團已經不僅僅是10年前那個只會做手機的小米集團了。他在破圈、破圈、再破圈,跨界、跨界、再跨界,不斷地建立自己全新的生態。
當下,小米集團收入貢獻最大的還是智慧手機,但是佔比已經出現了趨勢性下滑,佔比從10年前的80.40%下降到了2024年三季度的54.67%。
就是說,小米手機雖然還是集團的重要業務,但是集團已經不僅僅是小米手機業務了。
公司營收佔比排在第二的是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佔比從10年前的13.01%,一路上漲至當下的28.51%,主要是空調、冰箱、電視、洗衣機的出貨量在增加。
說白了,小米就是要平替格力、美的、海爾等家電。
▲資料來源:wind
公司營收佔比排在第三的是網際網路服務,從10年前的4.85%增加至現在的9.64%,主要是廣告、遊戲業務的增加。
此外,公司的電動汽車開賣時間不足一年,但是營收大超預期,三季報時,業務佔比高達6.26%。增長迅猛。
按照這個勢頭,小米電動車有望取代手機,成為公司營收的核心業務。
當然,小米集團更厲害的是所有業務線都在提升毛利率。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小米所有的產品都在漲價。
智慧手機的毛利率從2016的3.45%,上漲到2023年的14.59%,整整上漲了超過10個百分點。
這背後是一部手機從不足2000元,上漲到了4000元以上。
▲資料來源:wind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毛利率從2016年的8.16%上漲到了2023年的16.33%,低價搶佔市場,站穩了腳之後開始慢慢漲價。
網際網路服務很容易理解,廣告、遊戲業務一直是超級賺錢的業務,毛利率也是從2016年的64.37%上漲到了2023年的74.18%。
電動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則是16.43%,扣除人工、運營等綜合成本是虧損的,但是按照小米的打法,相信2025年很快就會賺錢。
雷軍帶領的小米集團戰略規劃非常清晰。
小米集團正在從單一化到多元化,從手機到泛科技,透過破圈建立自己的萬物互聯生態,透過漲價來不斷地維持著整個商業帝國的正常運轉。
02
小米集團除了製造,還會投資,還是一家頂級的投資公司!
小米集團營收從2015年以來,整體上是一個上升趨勢。其中,2022年、2023年有所調整,分別為3135億元港幣、2990億元港幣。
表面原因在於,國內整體消費預期的轉變。
比如,人們手機換機時間之前往往是1、2年一換,而當下則變成了3、4年一換。
深層原因則在於,科技創新的乏力,已經不足以吸引人們衝動消費。
比如,廠商這幾年無聊到只能堆砌手機畫素,可是誰又真的需要1億畫素呢?所以,小米的股價也承受了巨大的回撥壓力。
▲資料來源:wind
公司的淨利潤這些年雖然上下有起伏波動,但是總體都是賺錢的。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1年營收達到頂峰的4019億元港幣之後,開始連續的兩年的調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4.7%,-3.24%。
但是,公司的淨利潤並沒有和營收發生同步。
公司的淨利潤是在2020年達到高點,241億遠港幣,對應的營收是2923億元港幣;而2021年的淨利潤反倒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前提下出現了下滑,說明了2021年公司的某些支出在大幅增加。
增加在了哪裡?
我們看到,公司的毛利率在2021年也是增加的,三費也是在合理範圍之內;回到2021年年報,簡單解釋就是公司對外的股權投資因為2021年大環境不好,股價發生了下跌,捎帶著小米集團的投資發生了浮虧,這些影響了公司當年的利潤。
就是說,小米集團除了手機、智慧家電、廣告遊戲、汽車之外還隱藏了第5項業務,就是股權投資。
投了整整有400多家。
小米集團本身幹了不少天使投資的活,投了很多產業鏈上下游的IPO專案,比如石頭科技、金山雲等。
市場大環境好時,這些公司股價上漲,往往對小米集團的利潤有正向作用;大環境變差時,這些被投公司的股價下跌,往往對小米集團的利潤有負向作用。
這些投資也對公司的利潤產生了重要影響。
03
小米集團當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公司之所以能夠營收持續增長,利潤持續增長,關鍵是毛利率能夠持續增加,產品能夠持續漲價;底氣正是來源於過硬的技術研發。
2024 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團研發支出達到 166 億元,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其研發人員數達到 20,436 人,佔員工總數 48.6%。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小米集團已在全球獲得超 4.1 萬件專利。
小米集團更是自建手機工廠、大家電工廠、汽車工廠,徹底地與“代工、貼牌”說再見,實現了自研自造。
小米對於研發是認真的。
比如,這幾天火遍全球的DeepSeek讓大模型算力的成本更加價效比,更是一劍封喉英偉達,暗指算力嚴重產能過剩!
可見,DeepSeek的演算法模型已經超越美國,引領人工智慧進入新時代。
而雷軍則是瞅準人工智慧的機會,更是瞅準了DeepSeek的機會,千萬元年薪招攬了原DeepSeek核心人員之一的羅福莉。
小米集團透過研發在“軟實力”方面發力,結合著“硬實力”的技術沉澱,走向了自主研發,科技創新的閉環之路。
最後,請記住小米集團是一個智慧綜合生態體。
手機,對標蘋果、華為。
大家電,對標海爾、美的、格力。
汽車,對標華為4界、新勢力。
投資,對標地方產投基金。
所以,小米集團萬億市值,指日可待。

所以,請努力發現生活的美好,投資才會更加美好;好的投資,一定是來源於生活!

(文首圖來源於影片截圖)
*免責宣告: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這裡認真推薦你:
加入黑馬大課年度會員,一起做有收穫、有成長的創業者!
主要權益包括:
1、全年8場線下大課,任選3場參加
2、每場3天課程+私董會+小飯桌
3、全年認識300位優秀老闆
4、資源連結,進入黑馬校友社群
現在,早期優惠價:3980元/人,任選3次黑馬大課,歡迎鎖定最後的優惠名額。
活動詳情如下
↓↓↓

掃碼諮詢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