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持續暴雨,廣東廣西幾乎足足下了2個月的暴雨,然後東北也持續下雨,中部的廣大地區不僅沒雨還持續乾旱。
南北地區都雨量充沛,中間地區反而沒雨,怎麼回事?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今年的大氣環流強度不夠,季風太弱,冷熱空氣團動能不足,都顯得“比較懶”。
我國有三大橫斷山脈,分別為天山-陰山-燕山一線、崑崙-秦嶺-大別山一線,以及南嶺一線,這三大橫斷山脈是我國的氣候分界線,來自南北方的冷熱氣團只有具備足夠的動能才能翻越。

這次從北方來的冷空氣團到了東北就不繼續南下了,無法翻越陰山-燕山一帶,在東北直接和當地的高溫產生對流,所以東北地區總是持續下雨,偶爾還有狂風和雷暴。
而南方的副熱帶高壓則停留在秦嶺以南,在這裡瘋狂的下雨。
燕山以北那只是大到中雨而已,秦嶺以南直接是暴雨,因為副熱帶高壓從海洋裡帶來的水汽才是我國的主要降水來源。
因為沒有能力翻越秦嶺,我國的主暴雨帶被堵在了廣東廣西一帶,只有寥寥的少量水汽能過秦嶺抵達湖南-浙江一線,再遠就徹底沒了。
而根據廣州氣象臺的資料,截止6月12日廣州今年的平均降雨量達到了1341毫米,自1951年以來排名歷史第二。
自4月17日至6月14日,廣州在59天內下雨高達52天,只有7天沒有降水。
不僅降雨多,陽光也少,廣州這2個月的陽光量之少也破了歷史記錄,導致市民家中溼度爆表,大量物品發黴。
根據九派新聞的報道,廣州市民李女士剛買的鮮切花,放在家中才3天就花蕊發黴了。

在網上翻一翻,廣東廣西一線的所有人都對連綿不斷的暴雨煩躁不已,有人說下雨下到抑鬱了,有人說這場雨已經下出了絕望的情緒。
不僅給居民帶來了嚴重的不便,持續的暴雨還帶來了很多自然災害和生命財產損失,就在最近還剛因暴雨引發了一起山洪和山體滑坡,導致多人傷亡和失聯。

而在廣東廣西這邊暴雨連綿不絕的時候,中部地區卻持續乾旱,其中地理位置剛好在秦嶺-大別山北側的河南北部,也就是鄭州一帶,旱情最為嚴重。
南方的水汽只要翻越南嶺,就可以抵達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一帶,但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再翻越秦嶺-大別山一線,才能抵達河南中南部。
因為南方的大量水汽需要連續翻越南嶺和大別山兩道關卡才能抵達鄭州一帶,而北方的少量水汽距離這裡也是最遠的,直接兩不沾。

這就導致河南出現的旱情在中部地區裡最為嚴重,安徽湖南湖北等其他中部地區只是少雨,而河南則是乾旱,且旱情已經引發應急響應和全國關注。

如果能把廣東一帶的水汽移到中部地區就好了,但綿軟無力的氣壓無法吹動停留在廣東的中國主暴雨帶。
但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一股強大的季風最近登陸中國,強大的氣壓將會導致停在廣州接近2個月的主暴雨帶大幅北移,足以連續翻越南嶺和秦嶺的那種北移。
6月17日左右,主暴雨帶從廣東啟程北上。
大約到6月18-20日,中國的主暴雨帶將會被副熱帶高壓吹到江浙滬-安徽-湖北-河南南部-貴州等一帶,然後主暴雨帶就會停留在中部地區不走了,在長江流域這裡持續降雨。

在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的主降雨帶會在秦嶺-大別山一線附近反覆拉鋸,並隨著夏季風的增強從偶爾突破變成最後的徹底突破。
6月19日週三左右,湖北省武漢市將會連續暴雨,持續不斷下雨那種,伴隨強對流狂風天氣,在湖北持續多日的高溫無風天氣將會蕩然無存,悶熱酷暑將會暫時消失。

這次最為乾旱的河南中北部地區,也會迎來連續降雨。
以鄭州天氣舉例,未來30天鄭州的天氣預報上密佈雨這個字,小雨陣雨雷雨輪番上陣,除此之外晴天極少,出現了很多的陰天和多雲,具備人工降雨條件。
這一波過後,河南的旱情將會蕩然無存。

在主降雨帶被吹到中部地區後,廣東的雨並不會立刻停止,雖然主要的水汽團都已經被吹走了,但還是會剩下少量的尾巴。
未來一週內廣東的降雨不僅會變為小雨,還會轉為夏天的陣雨模式,時間短雨量小,每天突然下一陣雨然後迅速放晴那種,不會引發洪災也不會影響你上班,甚至不會降低多少陽光數量,下幾十分鐘雨之後能曬一天太陽,比之前2個月要舒服的太多。
而大約7天之後,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南方沿海地區所有的殘餘水汽會消耗殆盡,耗空到連短時間陣雨都不足以支援那種,隨後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會徹底結束這一波2個多月的連續降雨,迎來連續晴天。

中國的主暴雨帶被強大季風吹到中部地區後,南方沿海地區終於可以曬太陽了,而河南乾旱地區也終於迎來了連續降雨。
雨在合適的時間下在合適的地方,才叫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