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見聞VIP”作者張帆,為見聞付費會員文章,現作為粉絲福利免費試讀,歡迎訂閱“見聞VIP”。
作為新消費的代表之一,老鋪黃金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作為一家主營業務為黃金飾品的公司,其股價與黃金價格走勢曾頗為一致。
受益於黃金價格的不斷攀升,老鋪黃金股價也不短創下新高。但是近期,黃金價格表現疲弱。
最近三週黃金價格從3453美元每盎司下跌至3300,跌幅接近5%,但同期老鋪黃金股價反而上漲了8%。
為何老鋪黃金股價近期脫離黃金走勢?


老鋪黃金股價瘋漲,突破1000港元
6月30日,老鋪黃金漲14.94%,股價突破1000港元,盤中最高觸及1035港元/股。

訊息面上,6月28日老鋪黃金在中國奢侈品地標之一的上海國金中心正式開業。券商中國報道稱,開業當天採取滿千減百活動並享受商場3倍積分,銷售火熱,排隊時長接近2小時。
此外,老鋪黃金出海也“首戰告捷”。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稱,老鋪黃金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店於6月21日開業,摩根大通分析師在6月23日至24日對老鋪黃金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店進行實地調研後,發現其表現超預期。
具體來說,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店人流絡繹不絕、轉化率高達95%以上、每小時成交4-10張訂單、消費者畫像契合品牌定位,同時店鋪整體服務和陳列水準與內地一線城市旗艦店無異。

申萬宏源則表示,預計老鋪黃金新加坡首店坪效有望超過中國澳門威尼斯人,成為門店體系內頭部之一。此外,產品組合與定價整體和國內相似,上新黃金十字架,提供開業折扣,進一步擴大對消費者吸引力。作為老鋪黃金海外擴張的關鍵驗證,新加坡門店開業表現亮眼,正式開啟從本土市場向全球品牌的戰略躍遷,預計公司中長期將保持穩步擴張東南亞市場,海外成長空間可期。
開源證券認為,上海國金店和新加坡店開業標誌著老鋪黃金國內外高階渠道拓展再上臺階,國內高階商場密集加碼持續提升公司品牌勢能,海外開首店推動品牌國際化建設,同時也進一步打開出海成長空間。

黃金價格上漲利好金飾股?
金價上漲利好黃金飾品股票,主要是來自於兩個邏輯。
1) 由於金飾股通常囤積大量的黃金存貨,而這部分存貨能夠受益於黃金價格上漲帶來的增值部分。
2) 其次,由於金價上漲會引發消費者對於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預期,因此會提振黃金飾品的需求。
但2024年Q4之後,由於金價持續走高,使得過高的金價抑制了消費者對於黃金飾品的需求。

從全行業的資料來看,金飾消費需求大幅走低。
根據上市公司2025年第一季的業績:
老鳳祥營收:175.21億元,同比下降31.64%;歸母淨利潤:6.13億元,同比下降23.55%。
中國黃金:營收:110.03億元,同比下降39.71%,歸母淨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62.96%。


老鋪黃金,為何獨善其身?
然而近3周黃金價格跌近5%,為何老鋪黃金卻上漲了8%?
老鋪黃金,從市值角度而言超1700億港元(6月30日),周大福超1300億港元,老鳳祥為260億人民幣。
但是從開店的數量而已,老鋪只有36家,少的可憐,跟其他同業公司,差距巨大。過去,對於金飾股,普遍採用盟模式,通常關注的是門店擴張數量,店多,就賣得越多,營收越多。

老鋪黃金採用全直營模式,對於店鋪的擴張,維持非常謹慎的態度。而這也是當前“新消費”的顯著特點。無論是泡泡瑪特還是老鋪,都對於供應端採取嚴格把控,店鋪全直營,製造稀缺的氛圍。過多的店鋪,反而導致供應過剩,形成內部競爭。
但是對於一個1700億市值的公司,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客戶的佔比。老鋪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從2021年的2%提升到2023年的6%,而前二十大客戶佔比更是達10%。
這種高度依賴於少數客戶的模式,通常多見於To B的業務,當前居然會在零售這種To C的企業上發生?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幾個大客戶,就是排隊製造稀缺性的主體?

除了排隊之外,老鋪的另外一個製造稀缺的方式就是每年漲價,釋放理財屬性。
常規產品線:年均提價約 8%~15%。基礎古法金飾(如手鐲、吊墜)提價較溫和,約 8%~12%/年,高於國際金價漲幅(近年約5%~10%)。高工藝複雜款(如花絲、鏨刻)提價更高,約 12%~20%/年。
這也意味著從黃金價格的角度,只要黃金價格跌幅一年不超過10%。那麼老鋪的黃金名義上也不虧本。
事實上,國際黃金價格,2000年以來,也就2013年跟2015年,跌幅超過10%,分別下跌27.86%,10.44%。
(部分內容來自華爾街見聞董靜)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