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外國奢侈品的排隊神話,正在悄悄破滅。
2024年被稱為奢侈品寒冬,LV收入創新低,Gucci、Burberry等品牌業績大幅下跌。如此趨勢下不少人放話:奢侈品消費不行了。
實際情況是外國奢侈品倒下,中國奢侈品崛起。
大家依然會為了幾萬元的奢侈品從凌晨開始排隊,只不過他們追捧的物件換成了老鋪黃金。

春節已經過去1個月,但“春運式排隊”依然不斷上演,老鋪黃金多次因為排隊搶購火上熱搜。現在想買個黃金項鍊,需要面臨的是搶號、排隊8小時、價格翻番還可能搶不到。

最顛覆認知的是,這些年它的漲幅比國際金價還猛,卻依舊沒阻擋大家的熱情。
有內部員工爆料,北京SKP兩家老鋪黃金3天賺了4個億,一個月的營業額和香奈兒一個月的營業額相當,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在高增的業績襯托下,老鋪黃金上市8個月股價暴漲13倍,熱度能和《哪吒2》、DeepSeek相提並論。
貴成“刺客”的老鋪黃金,在“窮鬼經濟”爆火的今天,為何能成為排隊王?

排隊8小時買不到,
黃牛月賺20萬
作為黃金界的愛馬仕,老鋪黃金的爆火,很長時間裡都是小眾圈子的狂歡。
春節以來,老鋪多次因“排隊8小時”“萬元首飾搶購”“黃牛代購詐騙”等話題登上熱搜。


隨著國際金價矇頭上漲,大爺大媽買黃金的熱情都冷卻了,但老鋪黃金還持續上演著“搶金大戰”。
有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曬排隊狀況,那些不需要上班的貴婦,買黃金買出了“朝五晚九”的架勢。
上海豫園的老鋪黃金,凌晨5點就排起了百米長隊,排隊的人除了黃牛,還有拎著愛馬仕包的貴婦,甚至還有拖著行李箱的韓國遊客。

北京SKP的老鋪黃金則是晚上8點還有人排隊,隊伍裡還有很多外地人,專門坐高鐵來買黃金。

因為人太多,網紅店常用的排隊計時牌也是一會一換,還有保安舉著喇叭喊:“今日限量50號,排不到的明天再來!”

有些不想自己排隊的,直接帶火了黃牛市場。
從二手平臺能看出,黃牛代排的價格已經飆到300元。這麼高的代排費並未澆滅大眾的熱情,甚至有黃牛的微訊號因新增朋友過於頻繁出現異常。

SKP情人節大促期間,有黃牛組建了老鋪黃金拼單代購群,還有專屬客服,每個群都有數百人,群內及時同步打折資訊和排隊現狀。
線下排隊難,線上更是“秒光”。此前新品上線即“已售罄”,全程不到10秒;某款熱門手鐲,1分鐘內銷量破千,3分鐘後全線售罄。
在這波搶黃金的熱潮中,使用者、黃牛、商家皆大歡喜。
粉絲排隊幾個小時後搶到心儀的首飾,發到社交平臺上就是流量密碼;黃牛靠著代排轉手加價30%,輕鬆月入20萬;老鋪黃金更是業績爆棚,有人表示王府井店中,一把80萬的黃金劍,最近一口氣賣出兩把。

要說唯一難受的人,就是老鋪隔壁門可羅雀的同行,和排隊幾小時沒搶到的顧客。

最狠“黃金刺客”,
十六年從未降價
老鋪黃金這股手慢無的勁頭,讓很多人下意識覺得,這是品牌在“跳樓大甩賣”。
事實卻恰恰相反,老鋪黃金最近一次引起搶購狂歡,是因為其預告2月25日要開始漲價。
更讓人震驚的是老鋪黃金自2009年成立起,十六年從未降價。每年漲價2—3次,每次漲幅5%~12%是老鋪黃金的慣例。

這次漲價後,老鋪黃金的金價最高已經達到1500元/g,是國際金價的兩倍多,說是“黃金刺客”也不過分。

老鋪黃金在金價完全透明的情況下,讓人們甘願被刺。關鍵在於和同行對著幹,完全打破黃金市場的賺錢套路。
-
只賣一口價,打破黃金行業魔咒
老鋪黃金能殺入奢侈品圈,很多人覺得是靠和大牌當鄰居,模仿奢侈品的小黑屋以及愛馬仕橙的手提袋。
但這些都是表象,老鋪黃金能在SKP站住腳的底氣在於,其商業邏輯直擊行業痛點:原材料決定利潤。
黃金行業一直有個說法,叫貴而不奢。黃金的貨幣屬性,使得原材料價格極其透明,很多金店的盈利來源一是手工費,二是加盟收入。

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金店加價多了顧客就不買了,因此很多金店做的是“蜜雪冰城式生意”,靠規模來提高利潤。
在同行都當“黃金的搬運工”時,老鋪黃金採用一口價策略,把產品定位從“貴金屬”變成“藝術品”。

黃金有價,藝術無價。
這種定價方式弱化了顧客對金價的敏感度。品牌可以把工費、營銷費用、運營費用等藏在價格裡,反正都是顧客買單。
對比來看,周大福古法金工費是80/克,老鋪黃金平均下來工費能到300元/克,這也使得老鋪黃金的毛利率也能夠穩定在40%以上,遠超同行23%的平均毛利率。

2.玄學組合拳,解決黃金低復購難題
支撐老鋪黃金高溢價的,是其品牌故事背後的殺手鐧:靠玄學話術拿捏貴婦。
老鋪黃金成立之初是賣佛教周邊,縱觀老鋪黃金的爆款產品,幾乎每個都有玄學信仰加成,且能無死角吸引有錢女生。
針對剛血脈覺醒的年輕人,很多首飾都暗藏心思。
王嘉爾同款葫蘆,裡面裝著一顆小金豆,晃動起來有聲音寓意享福(響葫);蝴蝶則諧音“福疊”,福氣疊滿;點鑽葫蘆則寓意“有進有賺”。

像爆款金剛杵就被年輕人當成職場“防小人神器”,有人分享,戴了兩個月就調了崗,是職場升職加薪利器。

對於不差錢的老錢風貴婦,老鋪黃金也有很多除首飾外的誘惑。
比如純金的文房四寶,能給孩子抓周;純金香囊還能開啟放玉佛,不少人拿去寺廟開光。這些產品直接把黃金產品拉到翡翠、高階珠寶一個檔次,能拿來當傳家寶。
一位年消費百萬的會員說:“買金飾比買包聰明,既能戴又能傳家。”

在玄學的加持下,買老鋪黃金很容易上癮。
它的會員復購率高達80%。其中單次消費超20萬元佔比達18%;客單價3萬-5萬元區間復購率達61%。
這種情況下,價格越貴品牌信仰越堅定。因為貴不是奢侈品的缺點,而是奢侈品的賣點。

老鋪黃金的賺錢密碼,
同行學不會
近兩年黃金越來越火,除了本身的保值的特點,社交屬性也越來越突出。
比如前幾年爆火的攢金豆豆;0.1g黃金貼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各大黃金品牌和IP聯名,本質上都是借社交媒體的東風,帶動產品銷售。

老鋪黃金爆火的本質,就是將黃金的社交屬性放大到極致。
老鋪黃金有個開店原則:只直營不加盟。
老鋪黃金到現在只開了39家店,一直和LV、愛馬仕扎堆做鄰居。全國前十的高階購物中心,老鋪黃金覆蓋了80%,是中國品牌裡最高的。

老鋪黃金這個開店邏輯圈定了年輕高淨值人群,全國限店+爆款限產=物以稀為貴,直接把逼格拉滿。
反觀其他金店為了多賣黃金,早早開放加盟殺入下沉市場,主打一個以量取勝,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賺辛苦錢。
和同行相比,老鋪黃金的服務也是奢侈品級別的。
眾所周知,外國奢侈品店的好服務,只針對有錢人,對普通人大多是態度傲慢。而且現在很多金店,沒有奢侈品的命,卻得了奢侈品的病。顧客進門愛答不理,不會少銷售只盯著情侶服務。
老鋪黃金這點做得很好,對金店的顧客的基礎服務很到位,只要進店依雲水、歌帝梵巧克力隨便吃,排隊還管午飯。

對於高階VIP,除了小黑屋鑑賞還能上門服務。一位北京SKP的VIP客戶透露:“品牌定期寄送非遺工藝圖冊,甚至邀請金匠到家中展示鏨刻技法。”
這種服務讓人感覺買的不僅是首飾,更是身份。
2024年上半年,老鋪黃金銷售和分銷花了5.32億元,同比增長113%,但大家卻看不到老鋪的廣告。
這筆錢沒花在找代言上,而是用新消費的打法,精準“討好”目標使用者。
小紅書上“老鋪黃金開箱”話題的筆記就有10萬篇,很多使用者自發分享穿搭指南和收藏心得,這裡面自然有品牌運營的功勞。
這使得老鋪黃金已經成了有錢人的身份富豪,有人在網上吐槽:“請你們這些有錢人,去玩小金書。”

在其他金店還在以快速賣出產品為目標時,老鋪黃金精準卡位老錢和中產經濟的紅利。
更絕的是,老鋪黃金已經有自己的二級市場。
其他金店的產品,不管品牌多牛、工費多高,到了二級市場也得乖乖按克回收。但老鋪黃金享受的是奢侈品待遇,只要票據證書完整,可以按原價8折回收。

在全方位奢侈品化下,老鋪黃金成了身份象徵,變成社交圈子的通行證。會讓人感覺買了這個項鍊,就有機會進入高階圈子。
北京金融圈流傳一個段子:“談合作時,對方如果戴老鋪黃金,說明他既懂理財又有文化——這單穩了。”
老鋪黃金的狂歡,本質是情緒爆款風口下的“暴利遊戲”。
但黃金不是愛馬仕,奢侈品+新消費的混搭玩法之外,還需要更寬的護城河。
從產品的角度看,老鋪黃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比如有人戴了1天就掉鑽;其產品被曝光有四成都是代工;有人買了老鋪黃金的項鍊檢測後反映,其含金量只有99.4%;廣東質檢院也曾抽檢發現,老鋪黃金古法產品焊接點強度均值低於國標,佩戴3個月變形率超30%。

這些問題短期內可以用熱度掩蓋,但長期來看容易成為一顆隱藏的巨雷。
情緒價值>實用價值的公式,只在上頭的時候威力最大。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理人 |祥燎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華為、小米帶領手機圈衝向高階
《哪吒2》則帶領中國電影衝向高階!
這本書裡藏著《哪吒2》的爆款密碼
以及重要角色的未公開故事
196頁精美手繪,超大幅原畫級插圖,8幅超長拉頁
還有導演餃子親撰寄語,揭秘電影創作背後的故事
原價249元,今日金錯刀特價117.6元!
一頓火鍋錢,走近哪吒的奇幻世界!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