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在丟掉最後的機會

這次伊斯坦布林會談,老男孩肯定是不會參加了,事已至此,雙方談什麼都沒啥意義,因為俄方壓根沒誠意。
對於俄來說,挑起全面戰爭已經是盤臭棋,戰爭發生幾個月後老男孩就能感覺到了,前期提供的情報全特麼吹牛逼,手下那幫人嚴重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決心與歐洲的支援力度。
那時候小澤苦不堪言,他雖然有必死之心,但迫於雙方的實力對比,急切求和,甚至不惜答應一些苛刻的條件。老男孩雖然覺得前線沒規劃的那麼順利,但籌碼畢竟在自己身邊,果斷拒絕了小澤。
從俄方利益角度看來,老男孩無疑錯失了一次極佳的博弈機會。
也許對於他來說,感覺只需恫嚇幾聲就能嚇住烏克蘭,於是不停畫紅線,後來紅線畫的越來越多,連他都覺得煩。
畫再多也沒雞毛用,歐美該支援還支援,烏克蘭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後來,烏軍甚至炸壞了最粗的紅線——克里米亞大橋。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老男孩此時應該警覺了,姑且不論炮灰死活,如果戰爭再拖下去,經濟斷然是撐不住的。
歐美的制裁越來越緊,不見半點鬆動。如果此時老男孩搞和談,籌碼依然還在他手裡,談出的結果不會太差。可他依然對勝利抱有信心。他出道以來一直順風順水,沒遇到過啥波折,他不相信這次能折戟烏克蘭。
後來,戰爭打成了一潭爛泥。烏克蘭人居然還敢越境打擊,並佔領了不少俄羅斯土地。打成這樣也夠丟人了。此時的他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夜夜難眠。說實話,與其讓自己天天睡不著,不如痛快點結束戰爭算了。只要條件別太苛刻,他能到手的利益還是不少。
那時候的他已經從傲嬌的大弟變成了尷尬的小老頭。和埃爾多安會面的時候,人家生生晾了他半個小時,他也沒話說。以前,可都是他晾別人的。參加中亞安全峰會,他坐在邊上,一臉落寞,他能看出來曾經的這些小弟們都不太尊重他了。
沒準再熬一熬,他就真的撐不住了。是意志上撐不住。
好巧不巧,正好趕上不靠譜上臺。他感覺就像打了雞血,精神再一次煥發起來。
他老了,總是習慣用靜態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老覺得歐洲那些哥們使不上多大勁,要是美國置身事外,他一腳就能把歐洲的大門踹飛。
沒想到安逸了八十年的歐洲人硬起來了,他們決定用勇氣和實力捍衛安全。
也許,這次的和談是他最後的機會了,畢竟此時他的砝碼還是比小澤多。等到他手裡的砝碼越來越少,後院的火越燒越大的時候,恐怕再也沒人願意和他坐在談判桌上了。
那時候,他也許會想起“棄子”巴薩爾,老朋友們正在一個個走入宿命。
朝鮮喋血往事系列文章系根據真實歷史材料改編而成,非虛構作品,內容精彩,值得一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