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文案圈(ID:copyquan)獨家編輯
素材來源於網路
哈嘍,大家好。
最近刷到一則備受好評的海報,在小紅書上點贊2W+。
要說特別之處,就在於——
它表現得太正常了
首先,設計上沒有什麼特別的。
一排樂呵呵的司機面孔配上卡通的點贊和比心造型

其次,文案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沒什麼特別的,但也謝謝你謝謝我!”

乍一看,就是那種早上趕地鐵路過最多掃一眼的司機宣傳海報。
沒有視覺的衝擊,也沒有話題的噱頭,甚至連洗腦和強調的賣點都沒有。
但沒想到就是這樣看似平常的一則海報,把大家圈粉了:


給評論區的網友們看感動了:




難得看到一個將女性性別融入得如此自然的專案,大家一度推測設計和排版的人裡一定有女性決策者:



☉
確實,社會對“女司機”的刻板印象一直很重。一般在司機行業男性角色也是相對佔優勢。
但這則海報給人的感覺就是完全看不出這個行業裡的性別傾向。
尤其在性別議題如此敏感和激烈的當下,滴滴這則海報並沒有想要以“性別議題”為噱頭去博眼球,不渲染“女性專屬服務”的差異化標籤,而是把平等的性別比例當做吃飯喝水一樣的真誠地po出。
雖然海報沒有什麼花哨的東西,但無論男司機還是女司機的形象都很可愛,自信,很有親和力和感染力:

整張海報僅是用一句“謝謝你謝謝我”,將司機與乘客置於平等的情感聯結中。
這種剋制,反而讓網友自發感受到了滿滿的人情味:


更難得的是,滴滴對女性的平等感,不僅體現在海報上,而是真的在做。
滴滴官方在評論區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反饋文案:

一方面表明了平臺對於女司機的態度和關懷,也用真實的資料印證了品牌對女司機的認可和支援。甚至還不忘記馬上到來的婦女節祝福。

確實,從去年開始,滴滴就已經陸續在許多城市開設了“實名制呼叫女司機”的選項:


既為乘客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女司機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用切實的舉措打破社會對女司機的刻板和不公。
☉
而滴滴也不是第一次因為人情味出圈了。
比如,之前“在有趣和有梗之間選擇做有用”的系列海報。
文案都是一些很懂大家痛點,很接地氣的實用提醒:
-
現在手上拿的行李,下車時可別忘在後備箱裡!

-
Hi 在商場一層面向我正後方20米就是「1號門」,打車定位選那裡司機更好找到你。

-
和順路的朋友叫一輛車,加個途經點就不用反覆修改終點了。

-
小酌是為了開心,打車記得酒後報備讓關心你的人放心。

-
“身手鑰錢”都還在嗎?落車上的話我們努力幫你一起找。

-
長沙的雨說下就下,出門記得帶傘,下車可別忘了拿。

在生活的具體細節中為使用者打造貼心體驗:

沒有忽視不會用APP的老年群體:

對養寵物人士提供友好服務:

針對臭車現象,推出“香卡”香香計劃:

品牌是真的在徵網友的意見,把大家的想法聽進去:

可以說,滴滴無論從廣告還是體驗上都做得很樸素且踏實。
而除了品牌的真誠之外,開頭火起來的司機海報給也到了我們一些其他的反思——
如今“女性力量”等話題成為流量密碼,許多品牌的公益廣告要麼是“女權VS男權”的標籤大戰,要麼是“政治正確”下的符號堆砌,一個個像是精心設計的道德表演。
如今滴滴海報的走紅,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公眾對“激烈的價值觀營銷”的集體疲勞。
滴滴用樸素的宣傳和具有人情味的品牌服務給到品牌營銷領域另一種答案:
真正的價值觀不需要表演,它會在品牌每一處肌理中體現。
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