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還是環境汙染?說鉛中毒事件不能編故事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關於天水褐石培心幼兒園鉛中毒事件,輿論中出現一個新疑問:這是食品安全事故,還是當地環境受到汙染所致?疑問的依據有二:一是通報說幼兒園採購彩繪顏料代替食用色素,但兩種色料的價差不大,這種替代又危險收益又低,而且彩繪顏料很苦,在稀釋後也難以新增到食品中,所以認為通報內容不可信,斷言外界看到的廚房新增顏料的影片是偽造的。
二是天水2005年就發生過一起鉛中毒事件,原因是當地一鉛鋅廠產生了汙染。這次出事幼兒園幾公里之外有一個鉛鋅礦轉運站,質疑者由此認為鉛鋅礦轉運站造成了環境汙染,這是幼兒園集體鉛中毒的真正原因。
聽上去有其邏輯性。說實話,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在天水,只能按照邏輯分析事態。老胡也在此提供自己的思考邏輯,一家之言,供網友們兼聽。
首先,我相信官方通報的基本情況屬實,這來自我當記者數十年並且穿越了中國社會種種變遷的基本經驗。如果說那家幼兒園買彩繪顏料代替食用色素的犯罪行為本不存在,而是官方調查組捏造的,那麼這樣的造假是比幼兒園使用非食用新增劑更加嚴重的犯罪。因為它是明知非法情況下的惡意合謀,而且製造了毀掉民辦企業(幼兒園)並且逮捕幼兒園8名無辜人員的嚴重冤案,這一切還發生在全國矚目的眾目睽睽之下。那意味著,所有參與聯合調查的人員都在明知故犯,主謀者必將被判重刑,從犯也難逃入獄。處理事件還包括十幾名專家,他們也參與欺騙社會,那麼多人沒有一人站出來揭露騙局,完全要靠網際網路人士從遠處揭黑吶喊……不,恕老胡直言,我不相信我們的體系會如此黑暗,我也不相信參加調查處理的人員全都那麼膽大妄為,全都在良心上如此麻木。
那麼出事地區是否存在嚴重的鉛汙染問題呢?這種可能性我無法排除,我也希望官方保持這方面的思考和警惕。但我認為這隻能是一般性的疑問,不能假裝成已經被事實觸發言之鑿鑿的結論進行傳播。
▲2005年因鉛鋅廠環境汙染導致的中毒事件報道,涉事鉛鋅廠已經關停。
不能不說,這種質疑主要來自聯想,它的事實依據相對微弱,它似乎有“大資料”的支援,因為天水和甘肅其他地方都曾發生過鉛中毒事件。但是天水的鉛中毒事件已經過去20年,當時的鉛鋅廠造成環境汙染,真實情況並未受到隱瞞。
至於離幼兒園幾公里處有鉛鋅轉運站,它與幼兒園鉛中毒是否有聯絡呢?老胡查了地圖,褐石培心幼兒園並非處在偏僻地方,周圍有很多社群,而且幼兒園通常都會被人口並不稀少的社群環繞。鉛鋅礦石轉運站如果對地區環境造成汙染,並使一個幼兒園發生如此嚴重的集體中毒,那麼它的汙染一定是覆蓋了整個大社群的。受汙染者不會集中在褐石培心幼兒園裡,而會相對均勻地分佈在整個地區。
▲據百度地圖,該幼兒園(標註1)附近是居民區。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看一看大資料:幼兒園周圍是否有其他鉛中毒病例出現,並且達到了反常的密度。我相信,在幼兒園鉛中毒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它周圍社群裡的所有家長們都極大提高了警覺,無論孩子還是大人發生嚴重不適感,都會更多朝是否為鉛中毒的方向聯想。如果嚴重的病例在周圍的確存在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密度,決不可能瞞得住,而一定會被發現。
但是截至目前,並沒有出現幼兒園周圍鉛中毒病例反常性出現的資訊,媒體上沒有,網上也沒有。因此我要說,對環境汙染的質疑並非不能提出,但持這種質疑的人需要保持分析的客觀性,不能把這種聯想性疑問當作緊急警報向社會傳播。
說到這裡,老胡想強調,關鍵還是官方要提供充分資訊,加強公信力。現在社會上有一個總印象:官方處理各種事情往往不希望輿情過大,擔心由此引來追責和混亂,因此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缺少主動揭問題蓋子的意願。這種印象的形成是多因的,然而如果不透過實際行動扭轉這個印象,後患無窮。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