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江蘇!全國出口第二大省,易主了

2023年,中國外貿尤為艱難的一年。全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艱難穩住大盤。
在此背景下,浙江異軍突起,成為最強黑馬。
2023年,浙江進出口總值4.90萬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達到4.6%、3.9%和6.7%,外貿增長貢獻居全國之首。
更出彩的是,浙江出口總值3.57萬億元,十餘年來首次超越江蘇,躍居全國第二。
面對外需疲弱、價格下行等多重挑戰,浙江究竟開了什麼“掛”?

經濟解讀相關文章:

浙江晉級之路
短短十餘年,浙江出口總值先是晉升全國第三,如今又躍居全國第二,走出了一條頗為勵志的晉級之路。
在2011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浙江出口總值一直排在全國第四,位居廣東、江蘇、上海之後。2011年,浙江出口總值2163.5億美元,以66.8億美元的優勢超越上海,成為全國出口第三大省。
此後浙江出口總值一直維持在全國第三,並對江蘇發起猛烈追擊。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浙江與江蘇之間的差距就在不斷縮小,2019年尚相差4000多億元,2020和2021年卻僅相差2000億元左右。
到2022年,浙江出口總值3.43萬億元,與江蘇之間的差距縮小到500億元以內,幾乎已是“貼身肉搏”。 
2023年,浙江出口總值3.57萬億元,正式超越江蘇,躍居全國第二。浙江出口總值佔全國比重首次超過15%,對穩定大盤起到了關鍵作用;出口增速3.9%,遠超0.6%的全國增速。
反觀江蘇,2023年出口總值3.37萬億元,同比下降2.5%。一增一降之間,體現的是浙江、江蘇兩省貿易方式、企業主體等多方面的差異。
民企頂起大梁
首先是貿易方式、企業主體等結構上的差異。通常來講,貿易方式主要分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其中一般貿易是指外貿企業單邊進口或者出口貨物,加工貿易則是對外來的原材料、零部件進行加工,然後再出口。
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競爭力提升、全球產業鏈重構,外貿出口已朝著一般貿易轉型,一般貿易出口佔比不斷提升。2023年,全國出口總值23.77萬億元,其中一般貿易佔比64.6%,較2019年提升了6.8個百分點。
坐擁“世界工廠”的江蘇,是我國加工貿易大省。2023年,江蘇出口總值3.37萬億元,其中加工貿易佔比32.6%,一般貿易佔比58.4%。外資企業貢獻了大量出口額,佔比達到43.4%,幾乎與民營企業平分秋色。
浙江則以一般貿易見長。2023年,浙江一般貿易出口佔比高達78.1%,加工貿易僅佔5.9%。民營企業是絕對外貿主力,佔了將近85%的出口份額,外資企業僅佔11%。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和壓艙石,這一作用在浙江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江浙兩省也有不同——江蘇對發達國家的出口集中度更高,浙江對“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更具優勢。因此,在外需疲弱、全球產業鏈重構等因素影響下,江蘇外貿不及浙江更有韌性。
一個最為直觀的例子就是蘇州。作為“世界工廠”,蘇州加工貿易佔比更高,外資企業的作用也更為關鍵。以2022年資料為例,蘇州加工貿易出口佔比達到43.6%,高於一般貿易(40.4%);外資企業是絕對頂樑柱,貢獻了全市近六成的出口額。因此,在外需疲弱、產業鏈外遷等多重影響下,2023年蘇州出口受挫明顯,同比下滑2.5%。
除了貿易結構的不同,江浙兩省在渠道平臺方面也存在差異。浙江強大的數字經濟對外貿有明顯加持,跨境電商平臺異軍突起,海外線上需求迅速增長。2023年,浙江市場採購出口4707.3億元,增長11.6%,透過海關跨境電商平臺出口1798.3億元,增長47.8%,合計佔全省出口的18.2%。這樣的優勢,是其他省份難以企及的。
種種因素加持下,浙江出口逆勢進位,實屬實至名歸。
黑馬城市頻出
一個省份的外貿表現,頭部城市的作用至關重要。從江浙兩省的情況來看,五強城市的出口總額均佔到全省75%甚至80%以上,但它們的表現卻截然相反。
江蘇出口五強城市——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和南通,2023年均陷入負增長。浙江出口五強城市——寧波、金華、杭州、紹興和嘉興,均實現正增長,甚至是兩位數高速增長。
杭州是全國外貿格局中的一匹黑馬。2023年,杭州進出口總額8029.7億元,出口總額5338.7億元,齊齊躋身全國十強。究其原因,跨境電商是杭州外貿突圍的最強力量——去年1-11月,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1248億元,增長20.6%;出口1082億元,大增25.8%。
金華是外貿格局中的另一匹黑馬。2023年,金華出口總額6630.7億元,超越廣州升至全國第六。這是繼2022年超過北京後,金華在全國出口版圖中的又一次躍升。
金華的進位主要歸功於“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2023年,義烏出口總額首次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16.0%,貢獻了金華75%的份額。義烏的主要貿易伙伴是“一帶一路”國家,佔比超過60%,去年外貿總額增長19.5%。此外,義烏對非洲、拉丁美洲、印度、沙烏地阿拉伯進出口佔比超過40%,增速均在24%以上,彌補了歐美國家增速放緩的影響。
寧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2023年,寧波出口總額達到8287.8億元,同比增長0.7%,穩居全國第五。雖然變化不大,但寧波與第四城東莞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如今已不足200億元。要知道,2022年和2019年,它們的差距分別還有1010億元和2661億元,如今已是逆襲在望了。
反觀江蘇,龍頭城市的出口表現都不太給力。比如佔據全省出口半壁江山的蘇州,2023年出口總額同比下降2.5%。無錫和南京更加低迷,分別下降3.9%和11.8%。究其原因,與上文提到的外貿結構有很大關係。
總體來講,江浙兩省排名易位,背後是貿易結構的差異,也是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蘇南作為外資高地,更易受到外需疲弱、全球產業鏈重構等因素的衝擊。而浙江作為民企大省,對市場的敏銳度與靈活度更高,外貿韌性也更強。因此,浙江出口超越江蘇、躍居全國第二,與其說是“開掛”,不如說是“酬勤”。
參考資料:
[1] 各地海關、統計局
[2] 2023年浙江外貿對全國增長貢獻居首.浙江線上
[3] 浙江出口首次反超江蘇的結構性原因初探.陳柳 張瑜
[4] 浙江反超江蘇,躍居全國第二齣口大省.上觀新聞
[5] 出口反超江蘇 浙江做對了什麼?潮新聞
[6] 義烏出口額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浙江線上
[7] 異軍突起,逆勢爆發,2023 年這座城市火了.葉檀財經
[8] 11月份蘇州外貿進出口創16個月以來新高.荔枝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