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幾千萬外貿人拼了

文丨王戰新
關稅戰下,如何穩住外貿?
這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經濟課題,關係到幾千萬外貿人的飯碗。
智谷趨勢觀察到,在不少經濟強省、外貿大省,穩外貿已成“一把手工程”,全力應戰。
浙江黨政一把手密集行動,最近20多天做出了14次部署,都跟穩外貿有關。
福建省委書記還親自帶隊,組團出國搶訂單,走訪西班牙、阿根廷等國,為經貿合作專案站臺。歐洲、南美、中東等區域,都成為外貿企業瞄準的新增長點。
一場穩外貿大戰,已經打響。

浙江:千方百計開拓“兩個市場”

浙江是對美出口依存度最高的省份(2024年浙江對美出口總額佔當年GDP的7%),也是對外貿工作極為重視的省份。
有多重視?最近20多天,浙江黨政一把手做出了14次部署,都跟穩外貿相關。
每到一處調研,都會詳細瞭解企業外貿出口情況;每到一地開會,都會要求各條線各部門為外貿企業助力。
比如,4月14日下午,浙江省委召開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省委書記強調,著力穩外貿、穩供應鏈、穩企業,進而實現穩增長,堅持內外貿一體謀劃,加快培育新模式新動能,全心全意做好最佳化服務,千方百計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4月16日下午,浙江省委書記深入企業專題調研外貿工作,強調要大力培育和壯大更多外貿鏈主型企業,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打造一批在海外消費者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商品牌。
可以看出,浙江對外貿工作格外重視,卯足力氣幫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之意:
金融系統為外貿企業“輸血”,交通運輸系統為外貿企業“開路”,稅務系統為外貿企業“省錢”,海關係統為外貿企業“指路”,商務系統為外貿企業“找退路”……
與此同時,行業協會、電商平臺、零售集團、商貿公司等社會各界也在為外貿企業排憂解難。
在浙江省商務廳和浙江省商貿業聯合會的引導下,聯華華商、銀泰商業、浙北大廈、衢州東方等重點商超主動為滯銷的外貿產品開闢了“綠色通道”。
據《杭州日報》報道,4月23日是聯華華商“外貿優品轉內銷”上架的第一天,超市裡的“外貿優品”專區異常熱鬧。舟山一家外貿公司在這裡搭建了烹飪臺,公司內銷主管現場翻炒蝦仁,吸引了不少大爺大媽。
試吃後覺得滿意的消費者,隨手將63.92元一包的紅蝦蝦仁放進購物車,併為“出口轉內銷”活動點贊,“出口轉內銷好的咯,豐富我們餐桌上的品種”“這麼好的進口海鮮,我們老百姓消費得起,當然要買點吃吃啦!”“毛鮮嘞!我等下挑完菜再來拿一包……”
比起線下,線上的推銷活動更猛烈。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貨通全球產業帶出海計劃”,將重點培育25個消費品產業叢集,推動10000家外貿企業入駐電商平臺拓展內銷,培育20個以上內外貿一體化產業叢集和1000家領跑企業,實現重點產業叢集銷售額增長8%以上。
除了“轉內銷”,浙江電商平臺還積極幫助外貿公司開拓非美市場。
全球速賣通、Lazada、Daraz、淘寶出海、阿里國際站、亞馬遜、集酷、Voghion、中國製造網、義採寶、Inniverse、毛衫派、得物、OTTO、日本樂天、新蛋、Shopee、wildberries、Egatee、Ozon Global等20家跨境電商平臺當上了“超級聯絡人”,一頭連線全球消費市場,一頭連線紹興家紡、金華五金、義烏小商品、湖州童裝、寧波小家電、溫州鞋類、嘉興毛衫、衢州戶外用品、麗水不鏽鋼、諸暨襪業等40多條產業帶。

深入產業帶、直接為生產商服務的做法,好比是從源頭取水、從根部治木,效果可能會更好。
浙江的“穩外貿”組合拳,為其他外貿大省打了個樣。

粵閩滬蘇魯,掀起“護企運動”

廣東、福建、上海、江蘇、山東等外貿大省, 也積極為外貿企業鋪路。
第137屆廣交會,正在火熱進行中。這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48585名境外採購商線下參會,較去年同期增長20.2%。
採購商大軍中,不乏頂著關稅壓力來採購的美國人。連續20多年參展的加州零售老闆William表示:沒有一個國家的供應商,能像中國供應商這樣盡責高效,產品物美價廉……中美雙方遲早有一天會坐下來協商關稅問題。在此之前,我要做好準備,隨時等待關稅問題出現轉機。
廣交會期間,廣東省商務廳承包了“外貿優品廣東行和國內採購商對接會”,梳理出3批有意願進行“外貿轉內銷”的重點外貿企業。
廣州市商務局還給這些外貿企業贈送了“政策大禮包”:
對外貿企業小升規達到一定銷售額的,分檔次給予最高150萬元至1000萬元獎勵;對外貿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給予60%的保費支援;推進內外貿產品實施“同線同標同質”政策,企業憑“灣區認證”可直通東南亞、中東市場,檢測成本降低60%;符合條件的出口轉內銷產品,簡化強制性產品認證程式,縮短辦理時間……

福建廈門等外貿大市,也用“真金白銀”扶持外貿企業:
出口信用保險保費最高給予200萬元補助,最高給予120萬元境外參展費用補助,海外倉最高可獲150萬元獎勵,最高給予8萬元推廣補助,國內貿易信用給予最高300萬元扶持。
福建省委書記還親自帶隊,組團出國搶訂單。4月6日至11日,福建省委書記率領福建省代表團走訪了西班牙、阿根廷兩國,舉辦了兩場經貿合作專案簽約儀式,為福建企業開拓南美和歐洲市場奠定了基礎。
別看福建與阿根廷相隔十萬八千里,但兩地經貿關係非常緊密。據統計,阿根廷華僑華人中,80%祖籍地為福建。“敢為天下先”閩商不僅影響著阿根廷人的衣食住行(阿根廷40%的超市是福建人開的),還買下了阿根廷不少礦產資源。阿根廷卡塔馬卡省Tres Quebradas(3Q)大型鹽湖鋰專案,就被福建國企紫金礦業集團買走了。
西班牙也是福建重要的貿易伙伴。2024年,雙方貿易總額達198.25億元人民幣。去年12月,閩企寧德時代與跨國車企Stellantis聯合投資40.38億歐元,在西班牙投建了一座大型動力電池工廠。
此次福建政商代表團出訪期間,西班牙主流媒體《國家報》還發文稱讚了福建經濟和文化成就。

上海、江蘇、山東等地也採取了一系列強產業、保外貿的舉措。4月25日,鎮江丹陽東—上海蘆潮港的 “海鐵聯運”開啟常態化運輸模式。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的工作人員表示:丹陽海鐵聯運的模式,可以帶來降本增效,每個集裝箱降本會超過500元人民幣,透過該模式保證了隆基的產品能交付到全球150個國家。
可以說,在外貿大省,“促內需、穩外貿”已經成了全社會的共識。
結語

外貿大省的發展史上,就沒有“安逸”二字。
改革開放以來,發達國家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企業,刻意製造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一會兒說要加徵關稅,一會兒說要反傾銷,一會兒說要反補貼,一會兒以安全為由搞進口禁令,一會兒搞通關環節壁壘……很多時候都是雞蛋裡挑骨頭,有意打壓中國企業。
關關難過關關過,中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大勢是擋不住的。
2018年,特朗普發起第一輪貿易戰,想要幹翻中國外貿業。但到了2024年,中國出口金額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增長了44%。
新一輪貿易戰雖然力度更大、攻勢更猛,但中國外貿企業已經積攢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信心更足,實力更強了。
4月18日,美國CNN新聞詢問在義烏商貿城賣節日用品的女老闆聶自勤“如何應對關稅影響”,聶老闆霸氣回懟:美國要買就來拿,不要我給歐盟。

奮戰在第一線的外貿人,只有一條路:向市場,要結果。

2025風高浪急,每個人的財富都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越是動盪,越是要看清趨勢儘早行動。行動來源於決策,決策來源於認知。資訊氾濫的時代,普通人要想穿越週期,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資訊源,不斷吸收高質量的資訊。
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團隊“智谷趨勢”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團隊每週透過萬字調研濃縮出這份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一期,為大家解讀全球經濟、政治、商業、資本市場等大事件傳遞的訊號,幫助大家全方位地瞭解宏觀、政策、商業、資本流向、財富機會……
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你的財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張老師這裡拍下的讀者,可以享受199元/年的專享價(原價299),同時額外贈送我們內部研判團隊全年12場閉門直播。
如果你希望獲取有價值的觀點和判斷,穿越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一定要訂閱我們的趨勢研判,帶你消除資訊差。

讀者專享價199元/年(原價299)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