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最受寵的“小兒子”,竟成了電詐幫兇?

文/ 金錯刀頻道
馬斯克最重視的“小兒子”,又闖禍了。
不是特斯拉,而是馬斯克的“星鏈”被東南亞的電詐園區廣泛利用,對很多國家執法部門的反詐工作造成不利影響,成了電詐幫兇。
就在今年3月,泰國議員也曾公開點名馬斯克,指控其放任星鏈裝置被用於區域性大規模詐騙活動。
星鏈一下從“尖端科技”淪為“反面教材”。
馬斯克一直對星鏈非常偏執而瘋狂,它由Space X公司設計,是全球首個最大規模的低地球軌道衛星星座。相比傳統衛星,可以說具有“降維打擊”般的優勢。
甚至從馬斯克成立SpaceX到現在,已經發射了6000顆以上的衛星——占人類目前在軌衛星總數的一半以上。
不過,10歲的星鏈,正是賺錢又闖禍的年級。
賺錢賺到手軟的星鏈,
被電詐園區盯上了!
電詐團伙盯上星鏈,其實是意料之中
緬甸網際網路服務本來就不穩定,過去一年約3000臺星鏈裝置處於活躍狀態。雖然未獲使用授權,但妙瓦底一帶至少8個電詐園區部署了星鏈。
還有媒體調查發現,在非洲、中東和中亞等地,星鏈的網際網路服務也存在非法訪問情況,因為星鏈終端裝置可輕鬆網購併運往停用” 區域。
星鏈計劃,確實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專案。
2014年,馬斯克一拍大腿,決定要發射上萬顆衛星到低地球軌道,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衛星網際網路網路。
跟傳統衛星相比,星鏈的最大優勢就是快:過去進行一次資料傳輸的時間,星鏈能夠來回傳輸多次。
距離是直接原因,衛星距離地球表面約340英里,而傳統的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球超過22000英里。
你可能會想,上網衝浪,至於發射衛星這麼大費周章嗎?
現在咱中國5G基站累計建成開通439.5萬個,連珠峰都沒放過。
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把基礎設施做的這麼強的能力,對於人煙稀少,或者基礎設施不足的地方,星鏈計劃就有吸引力了。
馬斯克設想:全球網路建成後,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點接入網際網路,無論你在飛機上還是在沙漠裡。
換句話說,對於一些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政府和運營商不能保證基礎網際網路接入裝置的國家,星鏈就可以替代地面通訊基站,完成網際網路覆蓋——馬斯克想賺的就是這份兒錢。
比如,星鏈就在非洲賣爆了。
星鏈最初是在去年進入非洲,過去在歐美地區星鏈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偏遠和農村地區,但在非洲,哪怕是大城市的使用者,上網也很麻煩。
現在已經在奈及利亞、肯亞、迦納、貝南、波札那、馬達加斯加等15個非洲國家推出。
一個長期生活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深處的原始部落,在去年9月忽然就連上網了。
結果,部落裡原本樸素、勤勞的年輕人,瞬間被網上的花花世界迷得茶飯不思。
他們不再積極打獵、耕田和做飯,而是一個個抱著手機傻樂,因為非洲老鐵藉著星鏈刷上了快手海外版。
星鏈能發揮用武之地的還有飛機和遊輪。
在這些以往網路世界的邊緣地區,星鏈提供的高速衛星網路還在改變整個海陸空聯網生態。
20241022日,卡達航空公司運營了全球首架搭載星鏈技術的波音777航班,在飛機上可以看電影、打遊戲還能發朋友圈。
過去遊輪旅遊,一個勸退點就是網太差。
不僅網速慢而且貴的離譜,每天的收費高達幾十美元。
最早宣佈全面部署星鏈的是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在20228月宣佈旗下所有郵輪、包括未來新建的郵輪都將使用星鏈服務。
去年,嘉年華郵輪、荷美郵輪、公主郵輪等多個品牌全部採用星鏈網路服務。截至目前,幾乎所有主要的郵輪公司都已經宣佈與星鏈合作。
有人體驗過發現,以前是網頁圖片都載入不了,現在堪比在家裡的上網體驗,連在遊輪上開影片會都沒問題。
2024年,澳大利亞還投資幾百萬美元,將星鏈終端安裝在警車和消防車上。哪怕警員在最偏遠的地區,也能第一時間響應。
星鏈還是露營戶外黨的福音。
20245月星鏈推出Starlink Mini,比iPad稍微大一點,可以裝在房車上,在高山、森林、沙漠裡都能實現上網自由。
不過,馬斯克的瘋狂設想,也開始接二連三的闖禍。
10歲的星鏈,
正是闖禍的年紀
簡單理解,星鏈衛星就好像把路由器發射到太空中去,然後在天上向地面發射wifi訊號。
這樣一來,相當於路由器就在你的頭頂,無論你在哪個犄角旮旯,只要你能看到天空,都能實現上網自由。
用馬斯克自己的話說,有了星鏈,“你在亞馬遜叢林可能知道的比總統還多”
但問題是,地球和衛星都在運動,現在衛星在你頭頂,可能10分鐘後就飛出視野了,這不就斷網了?
馬斯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既然一顆衛星會飛出視野,那我多造點衛星不就得了?一顆飛走,另一顆不停的接力,這就形成了一個“鏈條”,這就是“星鏈”的真正含義。
於是,這些數量龐大的馬斯克牌衛星,就在太空裡遨遊。
正因為無節制的發射,世界範圍內,馬斯克的衛星不僅沒獲好評,還遭到很多批評。
因為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無論是天文學家還是天文愛好者,都對這些美國衛星避之不及!
比如202112月,美國的星鏈衛星兩次危險接近中國空間站。
《經濟日報》指出,在高速運轉狀態下,只要與直徑10釐米以上的物體碰撞,中國空間站就會損毀。而兩次避開美國衛星,顯示了中國空間站高超的航天空間感知能
力和避障能力。
還有天文學家說,星鏈就是太空垃圾的罪魁禍首。
每顆星鏈衛星重227千克,大小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星鏈衛星一旦故障,將變成巨量太空垃圾,需15年才能墜入大氣層燒燬,後果難以想象。
西班牙天文學會專家指出,目前全球產生太空垃圾的主要責任,應由私營公司來承擔,其中,SpaceX的活躍衛星數量最多。
星鏈已經多到被很多網友“肉眼發現”。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博士呂建偉在做客播客《矽谷101》的採訪中提到: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小行星撞了,天文學家沒有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千萬不要怪他們,你該去找那些發衛星的公司。
中國企業,能跟馬斯克正面對打嗎?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使用星鏈的最大問題就是:貴。
首先,你必須購買一套星鏈裝置來接收衛星訊號,這個費用大概在200美元以上,也就是1400人民幣。
其次,你使用星鏈寬頻的最低費用一年就是1500美元左右,也就是1萬元左右,這個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眼看著馬斯克星鏈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寬頻衛星群,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衛星網際網路。
雖然中國版“星鏈”起步晚,但正在奮起直追。
比如,中國版星鏈千帆星座計劃也已起航,202486日,千帆星座計劃已完成首批18顆組網星的發射,還有日本天文愛好者拍到了中國千帆衛星執行軌跡

千帆預計2025年底完成648顆發射,2030年底,完成超1.5萬顆低軌衛星的網際網路組網。
中國星網的GW星座、鴻擎科技的鴻鵠星座等都在進行低軌衛星的籌備。
星鏈不同的是,我們的星網是自主可控,同時更注重資訊安全,能有效防止被“卡脖子”。雖然現在星鏈領先,但咱們的星網也有絕活:那就是5G融合技術,讓衛星網和地面網“無縫切換。
現在中國的星網還在關關難過關關過的階段,但有劍不用和無劍可用是兩回事。
星鏈目前不向中國大陸地區提供服務,而中國透過“星網計劃”確保在太空資源、通訊安全和技術領域的自主權,同時近地軌道容量約10萬顆量級,先到先得。
唯有掌握主動權,才能不受制於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張一| 內容運營| 博文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翻開這法醫秦明的新書,
你將經歷一場“沉浸式破案風暴”
每樁案件分三重解讀,
層層遞進,堪比“沉浸式破案劇本殺”:
原價51元,今日金錯刀特價39元
一頓飯錢,解鎖最正經硬核科普書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