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若關閉“星鏈”,對烏軍影響有多大?

來源:鳳凰網軍事頻道
俄烏衝突爆發已經整整三年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提供的“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通訊服務已經成為烏軍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但路透社21日獨家披露稱,美國為進一步施壓烏克蘭交出關鍵礦產資源開採權,威脅要切斷對烏克蘭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

美國威脅切斷“星鏈”服務成羅生門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22日稱,馬斯克當天駁斥了路透社早前關於“美國威脅切斷SpaceX‘星鏈’服務以施壓烏克蘭交出礦產開採權”的報道,他在社交平臺X上回複相關報道時表示,“這是虛假的。路透社在撒謊”,“路透社是繼美聯社之後的第二大新聞騙子”。

為烏軍士兵在前線部署“星鏈”裝置

報道回顧稱,路透社前一天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早先美國談判人員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儘早簽署關於烏克蘭向美國交出關鍵礦產資源開採權的協議,其中就涉及限制烏克蘭訪問“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通訊服務的可能性。此後在美國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會晤中,該議題被再次提出。訊息人士透露,會議期間,烏克蘭方面被告知,若無法就交出關鍵礦產開採權儘快達成協議,“星鏈”服務可能將被“立即切斷”。

對烏克蘭而言,目前並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應對“星鏈”停用後的通訊中斷問題。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階研究員梅琳達·哈林表示,“星鏈”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操作至關重要,後者是烏克蘭軍事戰略的關鍵支柱。哈林還將“星鏈”描述為遊戲規則改變者,烏克蘭目前在無人機使用和炮彈數量上與俄羅斯持平。

對烏克蘭有多重要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對於烏克蘭而言,無論是軍隊部署還是社會運轉,都已經離不開“星鏈”。美國倘若拿“星鏈”服務作為對烏施壓的工具,烏方會承受非常巨大的壓力。印度《歐亞時報》22日回顧稱,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數天後,馬斯克就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星鏈”服務,幫助烏克蘭獲得可靠的網際網路連線和通訊能力。

“星鏈”是烏克蘭與北約情報和指揮體系保持聯通的關鍵

據介紹,俄軍在俄烏衝突初期按照現代戰爭的“例行操作”,迅速摧毀了烏克蘭的主要通訊設施,以切斷烏克蘭政府和軍隊的指令傳達。當年2月26日,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透過社交媒體請求馬斯克啟用“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以“協助抵擋俄羅斯入侵”。約12小時後,馬斯克回應稱,“‘星鏈’已開通了在烏克蘭的服務,而且有更多終端在運往烏克蘭途中”。

烏軍士兵操作FPV無人機的畫面

“星鏈”在烏軍中的重大作用,首先體現在無人裝備方面。《歐亞時報》稱,“烏軍創造性地將其應用於戰場上,例如使用它來控制無人機執行偵察和通訊任務。”依靠“星鏈”的穩定戰場通訊,烏軍無人機可以與其他部隊即時共享前線資訊,並配合作戰。例如烏軍多次藉助“星鏈”協調無人機與炮兵和遠端火箭炮協同作戰,利用無人機的偵察影像引導遠端火力打擊俄軍後方部隊。

到底誰能切斷“星鏈”
對於“星鏈”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俄軍也是將其視為“眼中釘”。美國《防務新聞》稱,俄軍曾威脅SpaceX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星鏈”服務,否則將摧毀在近地軌道執行的“星鏈”衛星。但馬斯克嘲諷稱,俄軍摧毀“星鏈”衛星的速度,可能還比不上SpaceX的發射速度。

俄軍俘獲的戰利品顯示,北約方面還為此專門開發了一套情報分享系統,確保雙方保持暢通的戰場情報交流。

專家介紹稱,俄軍的反衛星能力主要仍依靠昂貴的反衛星導彈實施,每次發射成本高達數千萬美元。而“星鏈”系統在設計上採用超大規模星座設計,透過大批次生產降低成本,目前每顆衛星的造價已經低至25萬美元;SpaceX每隔幾天就可以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一批“星鏈”衛星(通常每批約21顆),因此不但理論上俄軍炸“星鏈”的速度還沒有SpaceX發得快,而且成本上也是極不划算的。何況這類反衛星導彈攻擊會造成大規模的太空碎片問題,直接威脅到整個近地軌道的安全,因此俄軍若非迫不得已,不會採用這種模式。

有烏軍士兵反饋稱,前方部隊依靠“星鏈”與後方家人取得聯絡後,極大穩定了軍心。

除了威脅直接摧毀“星鏈”系統外,俄軍還採用電子戰和網路戰手段實施軟殺傷。《防務新聞》提到,俄軍曾數次透過網路手段攻入“星鏈”系統,但SpaceX的工程師迅速發現並修復了漏洞,並未造成嚴重損失。但在持續的電子攻防戰後,俄軍對“星鏈”的干擾措施開始取得進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