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先的傳統地球靜止軌道(GEO)運營商已結成聯盟,而星鏈(Starlink)則躋身新晉四強。傳統運營商將如何應對星鏈的顛覆性服務?本文透過分析師視角解讀行業格局。
過去數年,星鏈已證明其顛覆行業的實力。SpaceX旗下的低地球軌道(LEO)衛星運營商憑藉快速、廉價、易安裝和維護的服務,先攻入消費級市場,繼而進軍企業領域,更在行動通訊領域引發震動。與此同時,傳統GEO運營商透過合併重組形成三大聯盟——歐洲通訊衛星公司(Eutelsat)與一網(OneWeb)、SES與國際通訊衛星公司(Intelsat)、衛訊(Viasat)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隨著星鏈加速擴張,這個強大的競爭者正式加入"新四大運營商"行列。
星鏈的崛起之路備受矚目,而去年9月斬獲的航空大單更令業界側目。自2022年與夏威夷航空首籤協議後,星鏈於去年9月相繼拿下聯合航空(1000餘架飛機)、法國航空和卡達航空的重要訂單。
這對傳統GEO運營商主導的航空網際網路(IFC)市場意義重大。空間分析公司Quilty Space資料顯示,儘管各領域市場普遍萎縮,但GEO在航空市場仍保持增長。Quilty Space聯席執行長克里斯·奎爾蒂指出,這曾讓業界期待航空市場免受星鏈衝擊,因此相關訂單的公佈引發強烈震動。
奎爾蒂分析稱,雖然星鏈的運營層面影響尚不明顯,但衛星運營商年收入正以7%-9%的速度下滑,其中海事市場降幅達20%,消費級寬頻市場更達25%。"航空訂單是沉重打擊。傳統運營商原以為LEO在容量上無法構成威脅,但星鏈用技術突破顛覆了認知。"
LEO系統存在兩大技術挑戰:一是為避免干擾GEO衛星需限制服務區域(如40度弧內),二是單顆LEO衛星僅能覆蓋有限區域。奎爾蒂透露:"SpaceX透過不同代際衛星(V1、V2)實現了技術突破。即將部署的V3衛星單星容量達1Tbps,是前代產品的10倍,足以支撐未來兩年千餘架飛機的改裝需求。"
TMF Associates總裁蒂姆·法拉爾指出,相比受嚴格監管的航空領域,星鏈在海事市場已取得規模化突破:2023年完成約7.5萬艘船舶裝置安裝,而航空領域僅450架(主要為公務機)。"雖然航空GEO終端數量仍將增長,但星鏈憑藉已簽約的數千架訂單和良好使用者反饋,必將深度滲透該市場。"
法拉爾強調,星鏈以"消費級價格提供企業級服務"的策略形成降維打擊:美國消費市場使用者月付120美元可獲得400GB流量,而傳統運營商同類價格僅提供50GB;海事市場資費便宜五倍;公務航空領域2,000美元/20GB的定價,較Gogo公司1,900美元/1GB極具競爭力。"傳統運營商難以打價格戰,更多需依靠服務整合、客戶關係和全球運營許可等優勢轉型備份服務商。"
ABI Research高階分析師安德魯·卡瓦列爾認為,垂直整合模式與直達消費者的線上業務,使SpaceX在數字經濟中佔據先機。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SpaceX製造了63%的在軌衛星,執行了52%的發射任務,佔據67%的衛星寬頻市場份額。奎爾蒂補充指出,高通量衛星(HTS)技術的普及和影片市場萎縮也加速了行業整合。
機遇與挑戰並存
分析師指出傳統運營商的突圍方向:
結合GEO可靠性與LEO低延遲
發揮安全認證優勢
捆綁內容、獨家瀏覽體驗
覆蓋星鏈未獲許可地區
Novaspace高階顧問維沙爾·帕蒂爾警告:"單純出售容量難以為繼,傳統運營商必須在服務創新上突破。"Analysys Mason分析師沙貢·薩赫德瓦則認為,GEO運營商的服務水平協議(SLA)仍具競爭力,"星鏈尚未取得完全勝利"。
依託Ka波段高通量優勢及ViaSat-3星座,在航空海事市場佔據主導
透過O3b mPOWER系統實現衛星迴傳與光纖備份,未來需整合多軌道戰略
定位為航空/海事/企業市場的"事實LEO合作伙伴"
儘管進一步整合可能性較低,但分析師共識認為:傳統運營商必須加速創新,在保持核心優勢的同時開拓差異化服務,方能在星鏈引領的新太空競賽中守住陣地。正如卡瓦列爾所言:"風險厭惡者終將被勇於開拓的新勢力超越。"
>End
>>>
本文轉載自“衛星通訊觀察”,原標題《新四大巨頭:評估頂級衛星運營商之間的競爭》。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