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你看或不看都在發生的十大消費趨勢

者:趙小爅
來源:爅爅有聞(ID:chattycats)
2025年已經到來。
在剛剛過去的2024這一年,消費者已經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調整了他們的消費偏好與決策行為,反向重塑著整個消費市場格局,也呈現出許多極具反差的消費現象。
我們看到,許多消費者在物質上「消費降級」,卻在精神上「一擲千金」。
我們發現,在許多消費業態中追求低價的「平替」席捲而來時,注重品質的「長期主義」卻依然堅挺。
我們也意識到,線上繁華的消費生態奪走了最多的注意力,卻不妨礙大家線上下真實的消費業態裡掏了最多的錢。
當既有的消費觀念被質疑和推翻,也意味著新的消費潮流正在被創造和發展。
大環境在變,市場在變,消費者也在變。
那些讀懂了消費潮水流向的公司,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爭取到了更有利的位置。那些看清了消費風向變化的從業者,也在新的業態需求中找到了更精準的座標。
每一個消費趨勢,都會內化為人們真實的感受。
筆者希望透過觀察與梳理2024年我們感受最深的十大消費趨勢,描摹其中蘊含的發展方向與市場輪廓。
讀懂2024的路標,就能找到通往2025的方向。
1
直播帶貨摸到天花板
直播帶貨從興起到繁榮,迄今已走過8年時光。2024年,直播帶貨行業湧入了史上最多的從業者,擁有了史上最高的使用者規模,同時也迎來了史上最低的市場規模增速。
曾經蹲點直播間搶貨的消費者已經冷靜了。「321上鍊接」口號已經被脫敏,頻頻翻車的商品問題強化了人們對試錯成本的認知,全網持平的價格體系也難以刺激人們對非必要消費的衝動下單。
曾經高高在上的主播已經低頭了。品牌討好求主播的戲碼一去不返,主播求品牌合作的姿態越來越低,越來越多品牌開始要求主播籤對賭協議,越來越高的平臺投流成本也吃掉了許多直播間過往的高利潤。
當直播帶貨成為商業新常態,頭部直播間業績從腰斬到跌去八成,大主播為博流量頻頻翻車,業內主播時薪跌至20元,也正在成為行業的新局面。
2
電商巨頭仍未學會拼多多
2024年,拼多多的營收增速跑在了全球最前列。2024年前三季度,拼多多營收增速分別高達131%,86%‌和44%,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分別為7%,5%和5.21%‌,京東分別為7%,1.2%和5.1%,亞馬遜分別為13%,10%和11%。
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主打低價的拼多多籠絡了最大規模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從精打細算的村鎮老人,手頭拮据的年輕人,到中年失意的城市中產,拼多多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依然在高歌猛進。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自去年底起,阿里、京東、抖音都在從多方面模仿拼多多,目前均未顯著提振業績。這也印證了,拼多多的打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平臺,差異化的優勢才是電商平臺安身立命的根本。
3
影片號小紅書學會了抖音
2024年的短影片從業者,重心正在向影片號與小紅書傾斜。
從規模看,影片號已經成為短影片平臺老二。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增至13.82億,同比增長8%,轉化到影片號的使用者達三分之二,使用者規模緊追抖音。從增速看,小紅書開始領跑行業。截至2024年10月,小紅書月活使用者同比增長了11.9%,高於抖音的8%。
從收入表現上看,抖音仍然穩居行業第一,影片號與小紅書雖然在營收體量上差距仍然較大,但增長迅速。
抖音電商的銷售額增速已經從2023年單月50%以上跌至2024年Q3的不到20%。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美妝護理行業廣告投放費用媒介分佈裡,抖音市場佔比從2023年上半年的19.9%下滑到2024年上半年的14.8%,減少了5.1%。
微信影片號在2024年一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二季度超80%,其2023年帶貨規模增速突破244%,目前看來增長依然迅猛。小紅書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了10億美元的收入和2億美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67%和400%,有訊息稱小紅書有望在 2024 年將利潤翻一番,達到 10 億美元以上。
內容平臺的最終變現方式是基於內容和流量去賣貨,有高客單價消費能力的高價值使用者則是「兵家必爭」。目前,小紅書、微博、嗶哩嗶哩高價值使用者佔比已超越抖音與快手,分別達39.7%、33.3%、32.6%。
4
餐飲業打破地板價
在就業困境與消費降級的雙重壓力下,2024年餐飲業迎來了近年來最艱難的時期。
一是兇猛的閉店潮。2024上半年,國內餐飲業登出、吊銷的企業數量達到105.6萬家,平均每天倒閉5800家,而去年同期僅為47.2萬家。
二是行業整體進入微利時代。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全國餐飲營收逐月同比增長,但一線城市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表現不佳。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的營業利潤虧損7.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市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收同比下降4.3%,利潤暴跌81.2%,利潤率低至0.64%。
三是短影片與一人生活方式削弱了外出就餐需求。2024年艾媒諮詢釋出的資料顯示,在單人進餐時,58.56% 的消費者選擇自己做飯,53.19% 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方便食品,39.77% 的消費者選擇點外賣,19.13% 的消費者會去餐廳就餐。
在收入和社交需求雙雙走低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積極學習自己做飯。可能餐館老闆們自己也沒想到,搶走自己飯碗的不是同行,而是短影片。
5
新茶飲已完成低線滲透
未來呢?
2024年,大城市和小縣城裡的年輕人,在新茶飲消費標的上抹平了差距。
2023年中國茶飲行業連鎖化率已達49.1%,行業預測2024年將達到51.6%,而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飲品業連鎖化率通常穩定在50%左右。同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中國新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2025年的12.4%。
從門店數量看,2024年霸王茶姬、茉莉奶白、茶顏悅色分別有2800多家、450多家、100多家的門店擴張量。除此之外,包括蜜雪冰城在內,都出現了門店數量收縮的情況。
從上市情況看,2024年的新茶飲品牌中,只有古茗敲開了港股的大門,而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的IPO程序仍在等待,茶百道上市即破發,奈雪的茶股價則持續下行。
2025年,連鎖茶飲品牌的滲透率已達高位,連鎖品牌的市場競爭正式步入存量階段,獨立茶飲品牌的生存空間也被進一步壓縮,同質化競爭與價格內卷可能會繼續加劇。
6
汽車價格戰:末位淘汰開始
2024年初,從特斯拉與比亞迪的官降開始,貫穿全年的車市價格戰正式打響。價格「內卷」推升了銷量,卻也讓車企與經銷商的利潤承壓。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會資料,2024年前11個月,汽車行業營收超9.4萬億元,同比增長3%,但利潤降至4132億元,同比下降7.3%,銷售利潤率僅為4.4%。
2024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中完成銷量目標的僅佔比28.8%,經銷商虧損比例達50.8%,平均單店虧損額178萬元。中汽協預計,2024年4S店退網數量將達4000家,而過去三年每年退網經銷商數量約2000家。
在生產端,業內普遍確定2025年汽車補貼政策將延續,汽車價格戰可能仍將繼續。而在消費端,隨著快速換代降價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常態,消費者對降價不再敏感。《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顯示,超80%的消費者表示,「價格戰」並不能對其購買行為起到積極作用,他們或持中立態度,或成為「等等黨」。
汽車作為典型的低頻耐用消費品,降價會激發購買力,但一降再降不會激發一買再買。大降價帶來的短期銷量增長,也許能讓車企留在牌桌上,但持續降價帶來的長期單一內卷,可能會破壞整個牌桌。
2024年末,極越汽車原地解散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實際上,2024年已有至少8家汽車企業陷入倒閉或破產困境。2025年,我們將目睹更多汽車品牌出局。
7
「中產」消費標籤不靈了
2024年,「中產符號」的祛魅,比中產階級的跌落來得更猛烈一些。
戶外運動的最火潮流,從「萬元入坑」的滑雪和潛水,變成了「0元起手」的騎行和羽毛球。年輕人不再跟風一擲千金買運動裝備,四捨五入不花錢的共享單車成了標配,也不再強行去摸錢砸出來的高技能門檻,發現最好上手的運動是有手就會。
商超行業被仰望和模仿的C位明星,從曾經「中產標配」的山姆盒馬,變成了河南許昌的胖東來。2024年上半年,全國有近500家商超門店關閉,以CityShop、ole、blt、卜蜂蓮花等為代表的高檔精品超市品牌紛紛陷入倒閉與關店困境,而永輝、華潤萬家、聯華超市、銀座超市等知名傳統超市,在學習胖東來「如何創造價效比」後,業績均有了顯著提升。
2025年是消費大眾化時代,打上「中產」標籤就能引領消費潮流的套路不靈了,日益精明的消費者正在用腳投票,從真誠且高性價比的消費選擇中找到「生活的真諦」。
8
情緒消費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2024年,情緒成為消費決策的新熱點。從線上到線下,被「情緒消費」支配錢包的不僅有年輕人,還有長期缺乏情緒出口的中老年人。
線下演唱會熱,年輕人「追夢」華晨宇王源,中老年人則「圓夢」刀郎譚詠麟。2024年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同比增長134.73%,觀演人數同比增長63.35%,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對市場增長的貢獻率最高。
線上短劇熱,年輕人膩煩的俗套劇情,成了中老年人群的香餑餑。2024年,40至59歲的人群已佔微短劇使用者的37.3%,60歲及以上使用者的佔比達12.1%。2024年熱門短劇中,老年霸總短劇佔據半壁江山。
要發瘋,也要治癒。同樣吃到了情緒價值紅利的,還有靠IP玩偶翻紅單季度同比增長120%的泡泡瑪特,靠「過家家」年入13億的Jellycat。
2025年,情緒消費的含金量還在上升。也許是因為很多人主動或被動地停了下來,人最真實的身體和精神的需求,也開始被看到,被尊重,被滿足。
9
寵物數量超過嬰幼兒
2024年,中國的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高盛指出,到2030年,中國的寵物數量將超過7000萬隻,而四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將減少到4000萬以下,寵物數量接近嬰幼兒數量的兩倍。
隨著寵物數量的攀升,圍繞寵物的全生命週期消費也會產生更強的吸金力。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5928億元人民幣,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20.1%,並且預計至2025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8114億元人民幣。
未來,滯銷的嬰兒奶粉和兒童推車,或許可以賣給寵物主人。例如韓國2023年銷售的手推車中有57%是為貓狗設計的,2024年的奶粉銷售中有69%來自寵物。
改變正在發生。我曾在某網店買過一個貓咪吊床,後來發現是由嬰兒吊床改造的,唯一的區別是把吊墜的花朵換成了老鼠,這家店鋪的銷量也從改換商品那一刻迎來了起飛。
10
AI+開始「大通脹」
2024年,從AI蹭世界到世界蹭AI,從日用百貨到智慧應用,從軟體到硬體,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大眾消費領域普及化。
你上網查問題,101個搭載了AI+的不同問答助手會給你101個真假難辨的答案。你在家裡聊天,頭頂上搭載了AI+的空調和晾衣架會突然跟你說聲hi~
十年前「網際網路+」的硬蹭姿勢,十年後在「AI+」被完美復刻。但目前,APP端和Web端均尚未出現比肩網際網路時代現象級破圈之作的AI產品。
2024年被稱為是AI應用落地的元年,也是AI技術加速出圈的一年。2025年AI將迎來下一步發展,在訓練並提高可靠性與安全性的高成本下,行業也將加速洗牌。
結語
2024年,大家的經濟體感普遍不太好。
回顧全年的消費熱詞——
「購物精」的重點是「精」
「長期主義」的重點是「長期」
「花小錢裝大杯」的重點是「小錢」
我們或許感到,是消費降級的風吹遍了消費市場的每個角落。但我們也會承認,是消費迭代的速度跑在了消費市場的前面。
當一切商業模式全部聚焦到了同一個競爭發力點上時,越來越卷的價格和利潤空間,也意味著這一競爭模式正在更快地走到盡頭。
峰迴路轉,絕處逢生。
一如電影工業用了兩百多年才摸到的天花板,短劇只用了一年。因為電影是讓人們看見更大的世界,而短劇只是將人們困於更小的情緒繭房。
以需求、品質、個性等為不同方向的商業發展永遠有新的增長空間,而以價格為唯一標尺的內卷只會加劇市場的坍縮。因為商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是創新與解決問題,是盈利性與可持續發展。
健康的商業是更豐富多元,而非單一同質。
2025年,新的消費形態正在孕育和成長,商業與消費的未來也會融合出更豐富的生態。
過去的2024,正是開啟2025的鑰匙。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