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加關稅10%,取消800美金免稅……2025開年,跨境電商就迎來天崩開局。近一個月美國關稅政策的多變,讓跨境電商行業蒙上了更多不確定性。雖然隨後暫時恢復了800美金小額免稅政策,但這就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跨境商家頭上。
業內人士透露,恢復800美金免稅政策更多是因為“由於美國海關一時間無法處理大量積存包裹等原因”。一位白宮官員的採訪,也表示這次暫停對取消800美金關稅豁免的執行,是暫時的,而不是永久的”。
由此可見,這只是短暫的視窗期調整,長期來看,似乎大局已定。對於跨境商家來說,未雨綢繆,做好Plan B才是關鍵。
這其中對於依賴“小額包裹+免稅紅利”的Temu而言,無疑是重創。危機之下,Temu已經悄悄開啟了諸多調整。
前端頁面從中國賣家變成本地倉
上週五就有賣家反應“Temu前端一開啟全是本地倉”,幾乎每件商品的圖片下方都貼上了“Local”的綠色標籤。這意味著該商品在美國倉儲和採購,也就是大家理解中Temu要求的半托管。這與當地消費者對Temu的早期印象大不相同,之前展示的大部分來自中國賣家。

此外,還有賣家發現Temu全託和半托可以自由切換了,但是很快關閉了該功能。可見平臺已經在內部測試該功能,也說明Temu在加快程序和力度推進半托。
定價暴漲,流量、銷量斷崖式下跌
除了前端頁面的變化,Temu定價、流量、銷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前端價格是供貨價格的7-8倍了”
“我的前端價格漲了40%~60%,估計把客戶都嚇跑了”
“以前一天能賣1000單,現在只剩300單,銷量跌到讓人懷疑人生,利潤也被平臺榨乾!”
“一夜之間,店鋪裡所有商品的前端售價全線漲價,有的漲幅達到之前售價的一半,有的直接翻倍。現在同款商品在Temu上的售價比Amazon貴了幾十美元,真不知道該怎麼賣。”
“漲好多,不過半托好像沒漲”
近日在Temu賣家群裡,不少賣家反映,Temu前端價格暴漲,導致銷量大幅下滑。
除了定價銷量的變化,在流量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Temu賣家表示全託管的流量掉了許多。“從過年開始,全託店流量就很差了,現在流量斷崖式下跌,連原來的一半都沒有了”。
實際上,Temu近期的漲價,除了關稅政策的影響,也符合Temu大策略的調整,即大力推動半托管業務,並逐步將流量傾斜至這一模式。然而直接將成本轉嫁給了賣家和消費者的方式,使得賣家哀聲一片。
半托管是Temu的解藥嗎?
訊息稱,Temu內部對推進半托管的決心非常之大,甚至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2024年,半托管模式已佔Temu GMV的20%,2025年對其預期則更高。但是半托管是解藥嗎?
半托管意味著商家自己承擔了商品運到美國後滯銷的風險。Temu在2024 年大力發展半托管模式初期,其主力拓展的亞馬遜商家大多隻將此作為清庫存渠道。而隨著Temu在年中取消運費補貼、不再按照亞馬遜同款商品價格的85折核價後,商家們變得興趣寥寥。Temu也曾嘗試讓原本沒有出海經驗的拼多多商家做半托管,但商家需要自己支付幹線、尾程履約和海外倉儲費用,他們的忠誠度也取決於平臺補貼力度。
對於Temu來講,雖然半托管模式可以提升產品豐富,加速履約進度,同時讓賣家有更多發揮空間。但是半托管在物流成本上(需要分倉發貨)、賣家備貨意願等環節仍有許多挑戰,未來能否實現快速增長仍需時間的驗證。
掃碼來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