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店機器人公司赴港IPO,三年虧8億,阿里騰訊是股東

雲跡科技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機板掛牌上市。
作者 |  許麗思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3月25日報道,3月21日,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跡科技”)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機板掛牌上市。雲跡科技也將成為香港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章節生效以來,按此章節遞表的第六家特專科技公司。
根據招股書披露,其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持續提升研發能力,以進一步改進機器人智慧體技術,提高其產品及服務的通用性與適應性,提高在中國境內外的商業化能力。
自2014年成立以來,雲跡科技已完成8輪融資,投資方有阿里巴巴、騰訊、聯想、啟明、科大訊飛等。最近的一輪融資是在2021年12月完成,此後在資本市場再沒有新的動態傳出,這次港股上市或許是在較大資金壓力推動下所採取的舉措。
在酒店機器人應用場景方面,雲跡科技處於市場領先地位,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2023年酒店場景收入計算,雲跡科技在酒店場景的機器人智慧體市場及智慧體市場均位列全球第一。雲跡科技的機器人還應用於商業樓宇、超100家醫療機構、工廠及社群等場景。
截至目前,雲跡科技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已服務於全球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萬家酒店、醫院、工廠等場景,覆蓋中東、美洲、韓國、日本、泰國等地區和國家。
在2024年機器人智慧體市場擁有可適應三維多層空間的機器人的參與者中,雲跡科技的同時線上機器人數量和服務消費者數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雲跡科技同時線上機器人數量單日高峰超過3.6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雲跡科技曾在2022年於北京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工作,當時有市場訊息指出該公司或將在科創板IPO,但後來不了了之。
4月1-2日,智東西聯合主辦的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將舉行。35+位嘉賓/企業已確認,將圍繞DeepSeek、大模型與推理模型、具身智慧、AI智慧體與GenAI應用帶來分享和討論。更多嘉賓陸續揭曉。歡迎報名~
01.
三年虧損8億元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雲跡科技近年來的財務表現呈現“增收減虧”的趨勢。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雲跡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61億元、1.45億元和2.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3.2%。
▲雲跡科技營收、淨利潤、研發開支變化(機器人前瞻製圖)
其中,雲跡科技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酒店場景,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佔總收入的70.1%、95.1%及83.0%。
雲跡科技的毛利率也呈逐漸改善趨勢,毛利率從24.3%、27.0%躍升至43.5%,產品結構最佳化成效顯著。
同期,淨虧損分別為3.65億元、2.65億元和1.85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別收窄至2.34億元、1.2億元和2756萬元,虧損率從226.6%降至75.6%,盈利能力逐步改善,虧損持續減少。
在研發支出方面,雲跡科技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0.678億元、0.694億元及0.574億元,佔同年總收入的42.0%、47.8%及23.4%。
截至目前,雲跡科技已擁有389項發明專利、335項實用新型專利及255項外觀設計專利。
02.
機器人及功能套件收入佔比近八成
雲跡科技的產品及服務組合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1、機器人及功能套件
構成機器人服務智慧體基礎的硬體及模組產品,包括YJ-機器人、YJ-AIoT元件、YJ萬物工具倉模組及智慧控制模組。其中,整機機器人以“潤”系列和“格格”系列機器人為代表。
2、AI數字化系統
AI驅動的機器人基礎服務:YJ-ROS授權使用,這是一個能夠使機器人實現自主移動的專有AI作業系統;及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綜合AI支援。
智慧體應用:包含兩個主要組成部分,HDOS,雲跡科技的離身服務智慧,作為智慧虛擬助手,具備AI禮賓服務、服務訂單管理、投訴預警以及強大的報告和分析工具等功能;YJ-Platform,這是一個將HDOS整合到客戶現有工作流程中的平臺。
2022年至2024年,雲跡科技來自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收入分別為1.35億元、1.2億元、1.89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6%、82.4%、77.2%。
同期,雲跡科技來自AI數字系統的收入為分別為2638萬元、2547萬元、5588萬元,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6.4%、17.6%、22.8%。
03.
內地市場佔據營收絕大份額
客戶集中度較低
2022年至2024年,雲跡科技在中國內地收入從1.58億元、1.43億元攀升至2.35億元;來自中國內地外的地區和國家收入分別為332萬元、172萬元、992萬元。
同期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3821萬元、1579萬元、3431萬元,佔總收入的的23.8%、10.9%和14.1%。
雲跡科技的供應商主要包括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原材料及元件供應商、OEM供應商。同期,來自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2150萬元、2934萬元、6112萬元,佔總採購金額的的24.8%、29.4%及44.2%。
截止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雲跡科技的董事、監事、其聯絡人或任何股東均未在五大客戶、五大供應商中擁有任何權益。
04.
騰訊、阿里、聯想、科大訊飛持股
支濤為雲跡科技董事長、總裁,胡泉為總經理,李全印為執行長。
支濤擁有十餘年感測器及自動化領域經驗,曾任北京英維思科技CEO,積累了工業機器人、室內定位導航等核心技術經驗,並於2014年創立雲跡科技。
胡泉擁有二十餘年企業管理經驗,曾任上海尼爾森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全印擁有二十年的網際網路科技及機器人專案經驗,曾於北京富訊盈科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軟體開發工程師、北京秒針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產品副總監。

IPO前,支濤持股為9.73%,胡泉持股為7.30%,聯合創始人吳明輝持股為3.99%,李全印持股為2.23%,張和光持股為1.12%,員工持股平臺雲跡天使管理持股為7.08%。

另外,科大訊飛持股的安徽人工智慧公司持股9.57%,騰訊持股為9.09%,沸點持股為10.7%,聯想基金持股為4.22%,阿里旗下杭州灝月持股為2.94%。
2024年,雲跡科技董事及監事酬金如下:
05.
結語:機器人服務
智慧體市場快速擴張
這兩年,由於AI技術尤其是大模型和多模態AI的快速發展,政府政策利好,以及各行業對高效優質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機器人服務智慧體行業快速擴張。同時,機器人服務智慧體市場也呈現出不斷擴大至多個行業場景的趨勢,從最初部署於酒店、工廠及餐廳等特定環境,到拓展至校園及醫療機構等新環境中。
隨著港股18C章對硬科技的持續賦能,機器人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融資熱。未來,雲跡科技能否在保持酒店優勢的同時,複製技術壁壘至更多場景,將決定其能否成為AIoT時代的平臺型企業,推動機器人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