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絨螯蟹(Chinese Mitten Crab),俗稱大閘蟹,是無數華人秋季餐桌上趨之若鶩的“蟹中王者”。然而,在美國,這種螃蟹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身份標籤——“高度入侵物種”。
2024年4月下旬,一隻大型雄性大閘蟹在美國俄勒岡州哥倫比亞河下游被商業漁民意外捕獲。這是該物種首次出現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引發了生物學家和生態管理部門的高度警惕。

據俄勒岡州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ODFW)通報,4月22日,一名漁民在哥倫比亞河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交界水域捕獲了一隻不尋常的螃蟹,並將其送交官方機構。貝類生物學家鑑定後確認,它正是來自東亞的中華絨螯蟹。
這個發現迅速引起重視。因為在美國,這種螃蟹有著“生態工程破壞者”的惡名。它曾在舊金山灣區大規模繁殖、氾濫成災,並對本地水利設施和魚類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大閘蟹不僅外形獨特——兩只“毛茸茸的手套式”蟹螯,殼側有四根棘刺,顏色多為棕橙或綠棕——它的生存能力和破壞力也極強:
-
🐟 捕食魚卵和水生無脊椎動物,威脅本地鮭魚種群
-
🧱 破壞堤壩、管道與水閘,危及基礎設施安全
-
🧗♂️ 驚人攀爬能力:可攀爬13英尺高的混凝土牆體
-
🦠 耐幹生存:在乾燥環境中可存活一週,溼地中甚至一個月
-
🥚 超強繁殖力:雌蟹一次可產下25萬到100萬枚卵

此外,大閘蟹的生活史要求它們在淡水中生長,在鹹水中繁殖,具備強大的“逆流遷徙”能力,使得對其控制更加複雜。
雖然此次是首次在太平洋西北發現中華絨螯蟹,但它們早已在美國留下痕跡:
1980年代:首次出現在加州舊金山灣,到了990年代末:漁民每年捕撈10萬到80萬只,2000年左右開始造成“嚴重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破壞”,而2010年後:舊金山灣區未再出現,但東海岸、五大湖、墨西哥灣等地偶有報告
不過幸運的是,迄今為止,除了加州,沒有其它地區形成穩定繁殖族群。
目前尚不清楚這只大閘蟹是如何“登陸”的——可能是水族館或人類私放,也可能是船隻壓艙水中的“偷渡客”。
為防止擴散,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以及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展開合作,計劃設定誘捕裝置和採集水體與沉積物DNA樣本,同時向公眾釋出警報,鼓勵報告目擊。
由於大閘蟹在俄勒岡州為違法捕撈物種,任何擁有、運輸、購買或銷售行為都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對於華人民眾來說,大閘蟹是秋冬時節的高端美食,每年吸引大量消費者與餐飲市場。“陽澄湖大閘蟹”更是被奉為蟹中極品。然而,在美國與英國,這一物種卻被視為外來威脅與生態災害。
在這些國家,除非持有特殊研究許可,否則禁止進口、販售、繁殖、運輸中華絨螯蟹。即使在亞洲超市裡,也通常只能見到經殺死處理後的冷凍蟹,不允許活蟹流通。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