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在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美國週五(11日)突然宣佈,將智慧手機、路由器以及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等產品從新一輪關稅清單中豁免。
這讓蘋果、英偉達等一眾全球科技巨頭暫時鬆了一口氣。
也暫時緩解了消費者面對漲價的壓力。

這項關稅豁免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週五晚10點38分低調發布,明確相關產品不適用於高達125%的對外關稅,甚至也豁免了此前宣佈的10%全球加徵稅率。
納入豁免清單的商品涵蓋了智慧手機、筆電、硬碟、記憶體晶片及處理器等關鍵部件——這些產品大多不在美國本土製造。
有分析稱,此舉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蘋果公司。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次“豁免”是否會成為長期政策。相關產品未來仍可能面臨新一輪、小幅度的稅收調整。
未來可能有新關稅
據多家外媒披露,白宮官員透露,即將啟動一項針對半導體行業的國家安全貿易調查,未來不排除會對該領域施加新的關稅。
彭博社也指出,預計這項調查將在數週或數月內啟動,一旦實施,相關晶片產品可能會面臨新的關稅壓力。

與此同時,白宮發言人在宣告中表示,美國不應依賴外國製造的關鍵科技產品,例如半導體、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
在他的指示下,包括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科技巨頭,正在加速評估將部分製造業務轉移至美國本土的可能性。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仍表示,他對高關稅政策“毫無壓力”,並相信這場貿易調整將最終帶來正面影響。
蘋果面臨挑戰
專家指出,即使美國希望本土化相關製造,也至少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立起足夠規模的產能,甚至可能根本無法達成目標。
以蘋果為例,其超過八成的產品在亞洲製造完成,其中包括大量的iPad與Mac電腦。
美國宣佈加徵關稅後的短短幾天內,蘋果公司市值曾一度蒸發6,400億美元。

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Wamsi Mohan預計,如果在美國製造iPhone 16 Pro Max,售價將從目前的1,199美元上漲至約2,300美元,漲幅高達91%。而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則估計,售價可能突破3,500美元。
如此驚人的成本增長,主要源於美國高昂的人工費用。此外,美國也缺乏足夠具備精密製造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

為了應對政策變化的不確定性,蘋果已經採取應急措施。例如,緊急從印度空運約150萬部iPhone至美國,以確保在關稅政策生效前完成交付。此舉不僅顯示出蘋果對全球供應鏈的高度依賴,也反映出企業的快速應變能力。
美國反轉了?
針對此次電子產品豁免,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高階研究員Gerard DiPippo表示,這項決定涵蓋了美國從部分亞洲製造基地進口商品總額的約22%,影響頗為顯著。

他指出:“本輪豁免更像是技術性調整,旨在降低消費電子成本壓力,並不代表國際談判有重大突破。”
他還提醒業界,這並不是政策方向的根本轉變,而只是一次“戰術性喘息”。白宮顯然希望在維持貿易強硬立場的同時,努力控制國內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