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啥都跟你朋友說”,你也不喜歡伴侶的朋友嗎?

前陣子的《再見愛人》裡,節目組設計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環節:嘉賓夫婦可以各自邀請一名朋友,一塊兒吃飯聊天,讓好友為自己“撐腰”。
結果呢,五個微訊號都加滿了朋友的楊子叫不來任何朋友,劉爽覺得不需要朋友“撐腰”,李行亮和麥琳請到的只有一名共同朋友。
朋友“撐腰”的結果大相徑庭:
葛夕和黃聖依的朋友,把她倆的丈夫懟得啞口無言;而麥琳和李行亮經過共友的點撥,很快互相道歉深情相擁,離婚綜藝秒變戀綜。

三對夫妻的“為你撐腰”局丨《再見愛人》

我們常說戀愛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最多說是兩個家庭的事,但朋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其實遠遠比你想的更重要——這可能是更好的影響,也可能是糟糕的影響。
注:可以在閱讀本文時,適當讓自己或自己的朋友對號入座。

朋友嚴選,關係穩定

想一想,你和ta從陌生人變為伴侶,隨著一起度過的時間變長,你們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朋友。
在你倆感情好的時候,這些共友的存在能讓你多一個“xxx的伴侶”的title,創造更多的“伴侶感”;朋友的認可,還會讓你倆的情感質量、關係滿意度和穩定性都得到提升;再不濟,你們也能多一些話題和搭子吧?

絕好的例子丨《老友記》

在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朋友的支援甚至能為親密關係的存續保駕護航。
一項研究對雙方都有親密朋友的夫妻做了家庭訪談,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女士們在婚姻中遇到困難、困惑的時候,會有目的地尋求朋友的幫助,跟朋友長時間地詳聊並反思,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離婚意願;男士們則不然,他們不太喜歡跟朋友探討婚姻問題——看起來朋友對婚姻的幫助大多依賴妻子的努力而實現,但總歸是實現了吧。
妻子的朋友影響更大
關於朋友對婚姻影響的研究有很多,但大部分研究的是妻子的朋友對關係的影響。原因也許如上面所說,丈夫不太跟自己的朋友聊婚姻吧。
來看看有什麼有意思的研究結論吧。
跟朋友吐槽,越吐越不愛
很多人跟伴侶發生矛盾/對伴侶不滿時會跟朋友吐槽,但這樣一來可能會更不開心。
有研究表明,對於較少投入婚姻經營(比如夫妻溝通少)的妻子來說,和朋友談論的婚姻矛盾越多,在婚姻中感受到的愛就越少,夫妻之間也更容易發生無效爭吵,尤其是隻吐槽不反思不改進的話。

葛夕和劉爽的溝通越來越少,她甚至需要讓張泉靈幫忙問劉爽到底愛不愛自己丨《再見愛人》

不過也有好處,多聊多吐槽,朋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她們意識到婚姻中的問題所在。
不認同妻子的朋友,離婚機率大
有研究發現,如果丈夫不贊同妻子朋友的觀點,這些夫婦在16年內離婚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控制了收入、婚姻質量等因素,這個結果還是成立(但妻子不贊同丈夫朋友不影響啥)
研究人員推測,一方面如果妻子向朋友吐槽婚姻問題,有可能讓婚姻本身變得糟糕(就像上文所說);另一方面,丈夫對以上吐槽及吐槽後果不認同,可能是逃避問題的表現(“咱倆挺好的沒啥矛盾”“別聽你朋友瞎說”“ta就是攪局的”),這將對婚姻質量造成傷害。

劉爽被葛夕朋友怒懟,事後表示“下意識去抵抗”“(葛夕朋友)不給自己面子”,且讓我們觀察16年看看他倆離沒離丨《再見愛人》

朋友和婚姻不合,咋辦?
朋友對親密關係有建設性的影響,也有破壞性的影響,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咱們幾個把日子過好了比什麼都強”,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很難愛屋及烏喜歡伴侶的每一個朋友。
當你不喜歡伴侶的朋友時,能做的大概只有溝通和理解了。
溝通——問問你們最近聊些什麼,有吐槽我嗎,ta怎麼說的?原來在其他人眼裡我是這樣子啊,你認同ta的說法嗎?
理解——就是理解為什麼伴侶需要這個朋友。
有研究表明,朋友佔據了社交的58%,是一個個朋友撐起了我們龐大又穩固的社交網路(儘管伴侶可能是託底的8%)。每個朋友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楊子/劉爽可能不喜歡妻子的朋友格格和卉子,但格格會幫黃聖依照顧孩子、卉子會在葛夕跳傘時提供保護和支援——你不必喜歡伴侶的朋友,但你需要理解為什麼伴侶需要這個朋友,然後接受ta的存在。

生活大爆炸裡,Penny一開始很不喜歡Leonard的猥瑣朋友Howard,但慢慢接受了他(儘管他一直很猥瑣)丨《生活大爆炸》

還有一種情況,我是那個朋友怎麼辦?
我超討厭朋友的伴侶,恨不得天天罵醒朋友讓ta分手/離婚!
人們不喜歡朋友的伴侶很普遍,據說超過了90%。你確實沒義務喜歡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人,也不樂意原本的朋友相處時間被另一個人奪走,更討厭這個人時不時還要傷你朋友的心。
作為朋友,你能做到的最好表現是敞開心扉,保持好奇和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一下,自己好友愛上的究竟是個什麼人,ta有沒有什麼地方特別可愛。

比如Janice就真的很可愛丨giphy

但大多數時候,身為朋友的我們只需要保持邊界感。如果舒適圈重疊度不高,那和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對雙方都好(反正朋友只能有一個伴侶,而你可以有很多朋友啊)
作者丨Margaret
編輯丨李小葵
圖源丨《老友記》電視劇截圖
來源丨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參考文獻丨
[1]Helms, H. M., Crouter, A. C., & McHale, S. M. (2003). Marital quality and spouses’ marriage work with close friends and each othe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963–977. doi:10.1111/j.1741-3737.2003.00963.x
[2]Fiori, K. L., Rauer, A. J., Birditt, K. S., Marini, C. M., Jager, J., Brown, E., & Orbuch, T. L. (2018). “I Love You, Not Your Friends”: Links between partners’ early disapproval of friends and divorce across 16 yea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9), 1230-1250.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7707061
[3]Gomillion, S., Gabriel, S., & Murray, S. L. (2014). A Friend of Yours Is No Friend of Mine: Jealousy Toward a Romantic Partner’s Friend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6), 636–643.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14524447
[4]Zhang, S. & Merolla, A. J. (2006). Communicating dislike of close friends’ romantic partne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3, 179-186. doi: 10.1080/08824090600796393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後臺回覆“投稿”,檢視詳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