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自 | 中新經緯、V觀財報、中國基金報等
3月28日晚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釋出財報。至此,六家國有大行2024年業績報告全部披露完畢。
整體來看,國有六大行業績表現穩健、資產總額穩步增長。
六家國有大行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4萬億元,日賺約38.29億元。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淨息差下行挑戰依舊不減。
從資產規模來看,六大行資產合計突破199.68萬億元。“宇宙行”工商銀行以48.82萬億元的資產規模佔據首位。農業銀行資產規模達43.24萬億元,位列第二。建設銀行資產總額首次超過40萬億關口,達40.57萬億元。
經營業績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2024年營業收入位列前三,分別達8218.03億元、7501.51億元、7105.55億元。不過,疊加息差收窄等因素,國有大行仍面臨業績放緩壓力,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營收增速出現負增長,郵儲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營收增速均不足2%。農業銀行是國有六大行中營收增速最高的銀行,達2.26%。
2024年,國有六大行儘管在營收增速上出現分化,但淨利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綜合來看,國有六大行2024年歸母淨利潤合計超1.4萬億元。
農業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最快,增速為4.725%,也是2024年唯一一家增速超4%的國有大行。其次為中國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2.56%,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增速均不足1%。
根據統計,六大行的分紅比例全部都在30%之上,擬派發的年度總金額達到了4200億元。

對於2025年的銀行業,機構此前普遍看好。
開源證券認為,看好銀行存款成本整體下移。高息定存重定價是2025年銀行存款成本改善的主要支撐,存款利率即使調降引起的脫媒效應也將弱於往年,一是理財收益率隨高息存款到期、信託通道整改等也趨於下降;二是中小銀行若能按自律統一下調,“手工補息”“特色存款”等產品減少,大部分客戶或被動接受為主,也能減輕大行負債壓力。
湘財證券也表示,隨著消費行動政策加強,居民消費信貸有望企穩回升,非房零售增長有望最佳化銀行資產結構,降低資產收益率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