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亞心總醫院 胡文秀
對於很多人來說,手術室是個神秘而又可怕的地方。一扇冰冷的門,阻隔了焦急的家屬與脆弱的生命。也許,你或多或少知道,手術室裡有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有保命的麻醉醫生,有配合醫生們的手術室護士,卻鮮少有人知道這樣一群隱形天使——麻醉護士。

許多醫院的麻醉醫生在麻醉、急救和復甦工作中,既要準備裝置,又要準備藥品,同時執行麻醉操作和監測治療患者,這種傳統的“亦醫亦技亦護”為一體的角色,嚴重干擾了麻醉醫師的管理效率和質量。然而,麻醉護士的存在就規範了麻醉科管理、解決了麻醉醫生的後顧之憂!那麼,麻醉護士都完成了哪些工作呢?
1)麻醉物品的準備: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國家對傳染病的防範更加重視。因此,一次性物品廣泛應用於臨床,如:一次性穿刺包、一次性氣管導管、一次性鎮痛泵等,經過麻醉護士的管理,保證了臨床麻醉工作的供應,防止流失,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藥品的準備:臨床用藥尤其是麻醉藥品,必須加強管理。隨著麻醉技術水平的提高,麻醉用藥越來越複雜,藥品更新也快,毒、麻、精神類藥品是國家嚴控藥品,要求必須專人管理。以上這些如果由麻醉護士管理,才能保證麻醉用藥的規範性、安全性、合理性。
3)儀器裝置的管理與維護: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等是手術不可缺少的裝置,必須保證其效能完好,隨時處於備用狀態。麻醉護士能擔當起這項工作,做好麻醉後勤工作的保障。

4)麻醉準備間:負責麻醉前動靜脈穿刺、遵醫囑配置麻醉藥品並協助醫生完成麻醉誘導及插管,麻醉誘導期是病人從清醒轉為麻醉狀態的關鍵時期,非常容易發生各種突發情況,如喉痙攣、困難氣管插管等,在極短的時間裡,訓練有素的麻醉科護士能協助醫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更是大大提高接臺手術效率。
5)麻醉恢復室(PACU):在麻醉醫師的指導下負責麻醉甦醒期患者病情監測、管理與記錄。麻醉恢復室肩負著麻醉後病人從麻醉狀態轉為清醒狀態關鍵過程的護理重任。危險性如同麻醉誘導期,隨時會發生各種緊急併發症。麻醉護士敏銳的觀察力、過硬的基本功和搶救能力,時刻保障恢復室患者的安全,確保患者順利度過恢復期並安全護送至病房。
6)患者自控鎮痛泵(PCA):遵麻醉醫師醫囑配置PCA泵,在患者手術結束前正確連線PCA,並指導患者及家屬使用PCA,術後有專責護士術後溫馨回訪,觀察鎮痛效果和不良反應,調查患者滿意度,及時將資訊反饋主管醫生,切實落實優質護理。
7)手術室外麻醉護理:配合麻醉醫師實施消化內鏡、纖維支氣管鏡等無痛檢查,無痛人流以及介入治療麻醉等配合等等。

麻醉護理已成為醫學發展必不可少的專業,麻醉護士已成為醫療服務活動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無數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不管外面是風雨交加還是北風呼號的寒冬,無影燈下,我們與醫生並肩作戰,同病魔做鬥爭,與時間爭分奪秒。我為手術室裡隱形的天使——麻醉護士發聲,麻醉護士,未來可期!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