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近期A股大盤整體表現欠佳,但北汽藍谷和江淮汽車股價走勢卻比較好,究其原因,還是鴻蒙智行概念的加持。
以江淮汽車為例,今年1-6月公司公司銷售汽車共計206157輛,同比去年下降7.57%,同比少賣了1.68萬輛車。但是公司上半年,扣非淨利潤卻扭虧為盈了,扭虧的核心原因不是主業的增長,而是“貸款利息大幅減少”“匯兌收益大幅增加”的結果。
目前,鴻蒙智行合作的智選車業務共有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家,整體來說,目前僅賽力斯的問界品牌算是“成功”。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轎車,銷量逐月減少。這不禁讓人懷疑,江淮汽車和鴻蒙智行的合作,會不會走智界的老路?

| 江淮汽車股價日線圖,走勢明顯強於大盤

車子賣不動了
7月10日,江淮汽車釋出2024 年半年度業績預增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9,000萬元左右相比於上年同期增加13,480.66萬元,同比增長86.86%。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7,800萬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為-24,323.45萬元。
如果只從表面看,公司業績實現了較好的增長。但公司表示,業績好轉的主因是:公司持續最佳化債務結構,貸款利息大幅減少,受匯率波動影響,匯兌收益大幅增加,使得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
具體來看,根據7月6日公佈的產銷快報,上半年江淮汽車乘用車領域SUV、MPV、轎車銷量全部同比下滑。具體來看,江淮汽車上半年SUV車型共計售出了37,539輛,同比下降37.12%;MPV車型累計銷量則為8,190輛,同比下降了18.34%;轎車累計銷量32,899輛,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18%。

上半年,江淮汽車在商用車領域,輕中型貨車、皮卡、多功能商用車、客車等產品銷量實現了同比增長。
總體而言,1-6月江淮汽車一共賣出206157輛汽車,同比去年下降7.57%,同比少賣了1.6萬輛車。
由於中報還沒有公佈,目前無法統計上半年境內、境外營收佔比。根據2023年年報資料,江淮汽車製造業營收合計416.83億元,其中境內為155.56億元,境外為261.27億元;即公司製造業營收境外佔比63%,遠超境內。但是,2023年公司境外銷量為16.96萬輛,境內銷量為42.28萬輛。這也說明,公司境外業務更賺錢,境內情況不容樂觀。


| 2023年年報截圖

技術短期難突破,
合資尋求破局之道
江淮汽車各品牌國內銷量究竟是多少?
根據汽車之家的品牌月銷榜顯示,6月份,江淮釔為車系總銷量828,排名89;思皓車系總銷量521,排名92;江淮瑞風車系總銷量293,排名95;江淮汽車總銷量172,排名100。幾個乘用車品牌加起來,6月份總銷量才1814臺。

| 汽車之家銷量截圖
還是比較慘淡的。
為了逆轉國內市場的頹勢,江淮汽車也在努力尋找脫困之道。
比如,江淮汽車品牌推出了江淮X8 PLUS車型。因為前臉神似蔚來,也被網友戲稱“江淮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打”。江淮還有一款車型,思皓x6,又是一款前臉神似蔚來的車型。這種模仿性的前臉,在今天這種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可能很難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
今年1月份,江淮瑞風旗下基於MUSE架構打造的中大型MPV——瑞風RF8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16.99-23.99萬元。同時鴻蒙版開啟預售,預售價為20.99-25.99萬元。這款車,算是江淮集團產品力升級的“力作”。可無奈市場並不買單,從汽車之家6月銷量榜來看,瑞風RF8PHEV銷量189臺,瑞風RF8銷量66臺。這種銷量資料,是非常慘淡的。
為了逆轉困局,江淮汽車先後擁抱了比亞迪、蔚來、大眾汽車集團等合作伙伴。
比如2022年9月,安凱客車、江淮汽車和弗迪電池曾公告,三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展動力電池專案。不過今年5月30日晚間,江淮汽車突然釋出公告,合資事宜宣告終止。目前,尚不清楚真實原因。
另外,江淮汽車和蔚來的合作,也在去年走向終結。去年10月,江淮汽車釋出公告,擬透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兩家工廠,擬掛牌價為44.98億元。最終,蔚來接盤了江淮汽車工廠。江淮和蔚來的親密合作,也宣告結束。
目前,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合資的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已經投產。早在今年3月,江淮汽車還公告,將和大眾汽車集團同比例向大眾安徽增資共人民幣65億元,目前據天眼查顯示,增資已完成,江淮汽車依然佔股25%。而據媒體最新報道,大眾安徽首款車型“ID.UNYX”(與眾)即將亮相,這是一款A級轎跑風格的純電SUV。事實上,大眾純電車型ID系列,在中國銷量差強人意。該合資公司產能未來可能也將以出口為主。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國內車企之間非常“卷”,卷設計、卷技術、捲成本控制、卷智慧駕駛。以混動技術為例,比亞迪、奇瑞等車企已經領先一步,其他車企比較吃力;而純電技術,核心的動力電池製造能力,江淮也很難提供足夠的競爭力。
一些人對江淮品牌的認知甚至還停留在“生鏽門”的刻板印象中。2013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江淮同悅轎車被曝車漆鼓包鏽穿,許多車子車身及底盤附近的鋼板被鏽穿。至此,“生鏽門”對江淮汽車的品牌形象衝擊十足,至今可能都還有一些影響。
不過現在,江淮還有一個重磅合作伙伴——華為。

加入華為智選車,
未來可期?
據媒體報道,7月12日,江淮汽車董事長項興初透露,江淮與華為合作的首款產品現已進入整車驗證階段,計劃今年底下線,明年上半年上市。據悉,生產該車型的工廠也基本建設完畢,規劃年產20萬輛。
據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表示,“華為與江淮合作的產品名稱還沒有定,可能要做百萬級的,非常高階的車型。”
目前,網路關於這款車的資訊非常少。而根據此前招商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該車型將對標邁巴赫,一款行政級別的D級豪華轎車。

目前來看,這種合作資訊對江淮汽車的股價走勢,具有明顯的提振作用。可是,華為智選,並非“靈丹妙藥”,尤其在轎車領域。
百萬級別的豪華轎車,鴻蒙智行能成功嗎?
公開資訊顯示,目前華為智選車業務共有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家。目前,發展最好的是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車型全部為SUV車型。公開資料顯示,6月份,AITO問界全系單月交付突破4萬輛,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AITO問界M9車型6月交付1.72萬輛,累計大定超10萬輛,穩坐50萬以上車型銷量第一。
從目前看,鴻蒙智行的問界SUV幾款車型銷量不錯。但是,鴻蒙智行的智界S7,只能說表現平平。
2023年11月9日,奇瑞與華為合作的智界S7首次上市,訂單量很快突破2萬輛,銷量一度引起市場期待。不過,受到量產節奏影響,智界S7上市後的4個月交付量均不足1000輛,鴻蒙智行隨後曾推出智界S7延期交付補償方案以維持訂單。然而,智界2024年4月至6月的交付量分別為4546輛、3455輛和2995輛,三個月合計約1.1萬輛,而且逐月下降。
看來,鴻蒙智行也並非點石成金的聖手。
再來看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的享界。目前,享界S9已開始預定,新車預售價45萬至55萬元。據一些車評人透露,產品力非常強。但目前市場前景還不好說,會不會重演智界S7的“高開低走”,還不得而知。
華為旗下鴻蒙智行的核心能力,是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駕控等技術優勢。
說到“智慧駕駛”,雖然華為領先了一步,但“後浪”們也並不示弱。比如近期大熱門,百度的“蘿蔔快跑”已經實現完全無人駕駛能力,並且開始上路賺錢了。極氪、小鵬等智慧駕駛能力也都在快速迭代。特斯拉FSD入華談判,也進行過好多輪,落地預期也比較強烈。還有大疆,可能想做智駕領域的“博世”,提供較為簡單的低成本方案,有望讓15萬元級別的乘用車都擁有全國都能開的城市領航功能!
因此,江淮汽車能否藉助鴻蒙翻身,成為下一個賽力斯?可能還要打個問號。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