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億人申請退稅1300億元

2025.07.28

本文字數:1754,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跟老百姓“錢袋子”息息相關的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總是備受關注,而稅務總局披露一組最新資料,揭示了個稅新秘密。
7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釋出會上,稅務總局副局長蔡自力“十四五”以來個稅相關情況。
蔡自力表示,從今年剛結束的(2024年)個稅彙算看,有超過1億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1300多億元,還有700多萬納稅人自行依法申報補稅480餘億元。這一退一補中,體現了我國新個稅制度帶來的法治規範和公平正義。
透過上述資料不難發現,在個稅彙算清繳中,退稅人數遠遠高於補稅人數,不過人均退稅金額明顯低於人均補稅金額。因此對於個稅納稅人來說,申報個稅彙算清繳時獲得退稅的機率大。儘管2024年個稅彙算清繳已經在6月底結束,但納稅人目前依然可以據實申報獲得退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學界研究,2019年和2020年個稅彙算清繳人均退稅金額約582元(兩年平均),而前述2024年人均退稅金額(1300元左右)明顯高於前些年。這可能與近些年國家加大專項附加扣除力度有關。
個稅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節收入分配,那麼經歷近些年個稅改革之後,個稅收入分配調節功能方面作用幾何?
蔡自力介紹,在促進公平分配方面,從2021-2024年度個稅申報資料看,年收入居前10%的群體,繳納的個稅佔比約九成;綜合所得年收入12萬元以下的個人,彙算後基本無須繳稅。由此反映出“高收入者多繳稅、中低收入者少繳稅或者不繳稅”的個稅調節收入分配效應持續顯現。
去年10月稅務總局披露資料顯示,中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人員中,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約佔申報人數的1%,但這部分人申報繳納的個稅佔全部個稅的五成以上,申報收入位居全國前10%的個人繳納的個稅佔全部個稅的九成以上。中國取得綜合所得的人員中,無須繳納個稅的人員佔比超過七成,在剩餘不到三成的實際繳稅人員中,60%以上僅適用3%的最低檔稅率,繳稅金額較少。
蔡自力表示,中低收入群體少繳或不繳個稅,主要與我國個稅扣除制度有關。一方面,我國個稅扣除專案從國際上看是相對較多的,既有俗稱“起徵點”的基本減除費用,又有“三險一金”專項扣除,還有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7項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商業健康險、個人養老金等其他扣除,基本覆蓋了大部分民生支出;另一方面,我國個稅扣除標準也是相對較高的,比如,每年6萬元的“起徵點”基本扣除標準,約佔2024年我國人均GDP的62.7%。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通常在40%以下。
近些年有些企業家、學者呼籲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不過自2018年10月1日中國將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官方尚未再次提高個稅起徵點。
蔡自力介紹,在促進民生改善方面,“十四五”期間,國家聚焦減輕居民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的支出負擔,不斷完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既增加扣除專案“擴圍”,又提高扣除標準“加力”,以新個稅優惠的“溫度”傳遞國家改善民生的“力度”。以今年剛結束的個稅彙算為例,全國有超過1億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其中,30-55歲“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是主要受益人群,人數佔比超八成,享受減稅金額佔比超九成。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國家還出臺或延續了一系列個稅優惠政策,其中,延續實施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400元以下彙算補稅豁免等受眾面廣的優惠政策,減免個稅5800億元,居民換購住房退稅政策自2022年10月實施以來,已退還個稅111億元等,有效減輕了這部分人員稅收負擔。
“我們還以精準監管促進遵從,堅決依法嚴查偷逃稅,累計曝光60餘起網路主播、文娛領域從業人員偷逃稅案件,在警示震懾中強化依法納稅觀念。”蔡自力說。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在上述會議上介紹,我們緊盯重點人員,依法查處了一批包括網路主播、明星藝人在內的高收入人員偷逃稅案件。其中,2021年以來,查處網路主播偷逃稅案件達360餘起,查補稅款30多億元。
微信編輯 | 雨林
第一財經持續追蹤財經熱點。若您掌握公司動態、行業趨勢、金融事件等有價值的線索,歡迎提供。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我們會對線索進行核實。您的隱私將嚴格保密。)
推薦閱讀

多個“新大學”首年招生分數線直超985高校,原因何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