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特朗普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承認美國目前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過高,預計稅率將大幅降低。
他的原話是“(關稅)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
4月21日,24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帶領1400餘名經濟學界人士聯名簽署《反關稅宣言》公開信,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予以嚴厲批判,警告稱特朗普的“關稅亂拳”可能引發“自作自受的經濟衰退”。

自從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來,中國留學生家庭的心臟就和坐過山車一樣,先是取消教育部,後來又有學生的簽證被撤銷,然後緊接著是哈佛起訴特朗普,超過100所學校聯名抵制聯邦政府過度干預。
資料顯示,美國有110萬國際學校,僅去年一年,國際學生就為美國經濟創造了近440億美元,並創造了37.8萬個就業崗位。
今天我們將整理最近留學生幾個事件,最新進展以及應對方式。

我只給你們,15天
在一個普通的學習日,一名中國留學生一如既往的打開了自己的郵箱。而一封來自學校的郵件卻令他如墜冰窟——你的SEVIS被取消了。
SEVIS,學生和交流訪問者資訊系統。
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管理國際學生的“身份資料庫”。它記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部資訊,包括學業表現、住址、簽證狀態等。只要學生保持合法身份,SEVIS狀態就會持續更新。
一旦終止,學生將立即失去F-1簽證,無法繼續學業或工作,甚至可能被驅境。也就是說,他的合法身份已經消失,等待自己的則是被驅逐的可怕局面。

更可怕的是,他的遭遇並不是個例。
自從2025年3月份以來,很多在美留學的學生都陸續被撤銷了F1簽證,根據NAFSA的官方報告,截至2025年4月14日,撤銷SEVIS記錄接近1300例。SEVIS被取消,F1學籤被中止的原因卻至今沒有明確的解釋,也沒有任何官方部門出面回應。
而這背後的始作俑者,是那個被全世界耳熟能詳的名字——唐納德·特朗普。


學術正義與政府政策,誰贏?
特朗普在三月來,對教育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甚至與哈佛諸多名校對簿公堂。比如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就致函給哈佛大學,要求哈佛大學做出一系列政策改革,以維持聯邦資金支援。
這些政策有的還屬正常,有的就比較離譜的,這些政策包括:
-
哈佛大學應委託外部機構對師生及管理層進行觀點多樣性審查
-
哈佛大學應立即關閉所有多樣性、公平和包容(DEI)相關專案
-
哈佛大學應停止支援和承認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參與反猶太活動的學生團體或俱樂部
-
哈佛大學應實施全面的口罩禁令,對違反者處以不得輕於停學的嚴厲處分

除此之外還有或大或小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惹惱了哈佛大學,以至於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發表宣告並起訴,譴責聯邦政府試圖對全美大學施加“前所未有的控制”。
他指控特朗普政府試圖限制哈佛的教學內容,公然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試圖控制哈佛大學的人事任免以及授課內容、控制哈佛學術決策等,起訴狀長達51頁。
作為回應,特朗普政府選擇凍結了2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隨後撤銷哈佛的免稅權。這樣一記重拳打在了近年收入不佳的哈佛大學身上,不可謂不痛。
而面對威脅,哈佛大學卻彰顯了作為世界頂級高校的硬氣,堅稱不會屈服。哈佛發言人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在哈佛明確提出拒絕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後,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的代表都表示了支援。
斯坦福大學校長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和教務長珍妮·馬丁內斯(Jenny Martinez)在宣告中表示:
作為援手,美國高等院校協會也隨即釋出了一份由100多位美國大學校長簽署的宣告,譴責特朗普政府對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政治干預”。參與簽名的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以及多所公立大學和文理學院的校長。


抗議四起,特朗普你可能真的錯了
一手“控制大學”,一手“驅逐留學生”,特朗普的行為徹底讓美國留學圈陷入了自顧不暇的恐慌之中。
根據美國國務院教育和文化事務局以及國際教育協會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在2023-24學年,美國有超過110萬名國際學生。
這些留學生不僅是美國高等教育群體的主要力量,同時也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促進國際教育的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稱,僅去年一年,國際學生就為美國經濟創造了近440億美元,並創造了37.8萬個就業崗位。
也正因如此,美國社會才會對特朗普政府這樣激進的政策表達不滿,多個州的地方法院甚至開始“公開抗命”。
比如,4月18日,美國喬治亞州美國地方法院法官維多利亞·卡爾弗特(Victoria Calvert)釋出了一項臨時限制令,禁止驅逐超過100名簽證被吊銷的國際學生,該命令有效期至5月2日。

而民間的抗議也在發起,不久前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也對聯邦政府撤銷國際生合法身份的行為發起了起訴。
訴訟中詳細說明了國際學生面臨的困境:單方面被告知和非法解僱的後果是可怕的,學生失去合法身份,會面臨移民拘留和驅逐出境的危險以及嚴重的經濟和學術困難。ACLU的起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援,進一步推動了事件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維多利亞·卡爾弗特釋出的臨時限制令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許多人認為,這一裁決是對特朗普政府嚴格移民政策的一次有力回擊,為國際學生爭取到了寶貴的權益保護。然而,這樣的回擊暫時也僅僅能持續到五月份而已。
美國多變的社會背景下,是對教育留學的巨大考驗。以最保守的時間來計算,想要在美國完成學業,需要四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這無疑需要一個穩定的政策作為支點,穩定的社會環境來背書。但面對如今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特朗普政府,留學生們真的堅持的嗎?
對此,我們只能期待現在的局面有所變化,留學生們能夠擁有穩定和安全的學習環境,希望這次風波,能夠趕快結束。

4月27日(週日),爸爸真棒·美本盛典——香港站邀請到大咖顧問揭秘漢基、HKIS牛娃斯坦福、哥大錄取案例!解讀香港學生衝刺藤校TOP30的規劃之路!
下個月,5月11日@北京國貿,5月24日@新加坡,也將繼續同步舉辦美本盛典活動,解讀全球藤校學霸升學路徑及過來人經驗。


👇僅剩少量席位,點開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