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峰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朝九晚六,每天對著電腦十小時。最近他總覺得自己怪怪的:早上起床腦袋發暈,下午工作沒精神,便秘、上火、口氣重,一個不落。
朋友聽他說了這番狀況,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是不是水喝少了?”
阿峰一愣:“怎麼可能?我每天都喝啊,早上一杯咖啡,中午來瓶可樂,晚上回家再整一杯奶茶。”
“……你確定你喝的是水?”這段對話讓阿峰陷入了沉思:我每天到底有沒有喝對水?又到底該喝多少,怎麼喝,才是真的對身體有益呢?

1
“八杯水”神話:真相不止如此
先不管阿峰,我們來看看人本身。你知道嗎?人體大約有60%-70%的重量都是水,嬰兒時期甚至高達80%。
這不是說你能像水桶一樣晃盪,而是意味著水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水是血液的主要成分,能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送到全身;它是體溫調節的小助手,讓你在炎熱的夏天不會“過熱燒壞”;它也幫腎臟排毒,促進消化,維持皮膚彈性。
缺水的訊號,比你想象得更隱蔽——頭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口臭、皮膚乾燥…這些“小毛病”,可能就是身體在說:“水呢?”

大多數人都聽過“每天八杯水”的說法。但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1945年一份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它提到:“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2.5升的水。”
可後半句話很多人沒讀到:“其中一部分可以透過食物攝取。”也就是說,“八杯水”是個籠統建議,具體要喝多少,還得看你的身體狀況、氣候環境、運動量,甚至吃的東西。
2
水≠飲料:小心掉入“水的陷阱”

我們回到阿峰的問題——他一天也喝了不少液體,怎麼還是各種不舒服?因為那些“液體”根本不等於水。
舉幾個“偽水”代表:咖啡:利尿,喝了反而可能更容易脫水;奶茶、可樂:高糖高熱量,對身體是負擔而不是補水;果汁:雖然有水分,但糖分也不少,不能當主力水源。
甚至有研究顯示:一杯500ml的奶茶,糖分可能等於十幾塊方糖。你是想補水,還是自殺式攝糖?
3
喝得多不等於喝得好,怎麼喝水才健康?
“八杯水”是個籠統建議,具體要喝多少,還得看你的身體狀況、氣候環境、運動量,甚至吃的東西。
但是,喝得多不等於喝得好!
據《每日郵報》報道,59歲的Sean O ' donnell(奧唐納)是一名有三個孩子的父親,他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他在醫院做例行手術後,醫生鼓勵他多喝水,但不久後他就死於致命的“水中毒”。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低鈉血癥,醫生懷疑傳奇人物李小龍就是死於這種疾病。

雖然喝足夠的水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喝得太多過快會導致體內鈉含量的潛在致命下降。鈉是一種有助於調節組織中水分的電解質。如果水平過低,水就會開始在身體細胞內和周圍積聚,導致細胞膨脹。
這在大腦中尤其危險,因為由於顱骨的狹窄,器官無法安全擴張。專家警告說,在一個小時內喝1.4升水,大約6杯或不到4品脫,就足以引發這種情況。
據報道,都柏林一法院獲悉,奧唐納於2020年1月在聖文森特大學醫院接受了一項例行手術,手術後他被鼓勵多喝水。然而,醫護人員並未對他的飲水量進行監測,導致他於當晚7點不幸去世。
法庭瞭解到,他因攝入過多液體引發腦腫脹,繼而出現癲癇發作、心臟驟停,最終死亡。聖文森特醫院已承認未盡照護義務,並向奧唐納的家人支付了3.5萬歐元(約合2.95萬英鎊)作為精神損害賠償。

確切來說,引發低鈉血癥所需的飲水量因人而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每小時飲水不應超過1.4升。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建議不僅適用於水,也適用於所有液體的攝入量。
對於一些身體較為虛弱的患者來說,即便是正常量的飲水也可能引發低鈉血癥。有報道稱,每天飲用7至8升水(即平均每3小時飲用1升)的人已因水攝入過多而住院。腎功能衰竭患者尤其危險,因為他們無法像健康人那樣迅速排出體內多餘的液體。
“水中毒”也曾在馬拉松選手中發生。2007年,來自米爾頓凱恩斯的22歲健身教練大衛·羅傑斯(David Rogers)在倫敦馬拉松比賽中因攝水過多而不幸去世。另一位案例是印第安納州一位母親阿什利·薩默斯(Ashley Summers),她在2003年於20分鐘內喝下2升水,隨後死亡。

研究人員還認為功夫大師李小龍可能死於飲水過多。他於1973年夏天在香港去世,享年32歲。這位武術大師和好萊塢明星死於腦腫脹,當時醫生將其歸咎於止痛藥。
那我們每天該喝多少水呢?科學點的計算方式是這樣的: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 30-40毫升水 × 每公斤體重
舉個例子:如果你60公斤,那就是1800-2400毫升,也就是將近2升水,約等於4-5瓶礦泉水;而如果你是:運動達人 → 出汗多,需補更多水分;吃鹹吃辣 → 水分流失快,也要多喝;空調房久坐族 → 身體容易不知不覺脫水所以,每天喝多少水,不是“一刀切”,而是“量體裁飲”。
喝水不僅要量對,喝的“節奏”也講究門道。

4
堅持喝對水,身體的回饋很“誠實”
那麼,千滾水、隔夜水能喝嗎?會致癌嗎?
“千滾水”是指反覆煮沸的水,有些人擔心它 亞硝酸鹽含量高、會致癌。普通自來水反覆燒開並不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確實存在於水中,但含量極低,即使反覆加熱也不會達到有害水平。你每天從蔬菜中攝入的亞硝酸鹽要比水裡高得多。
所以“千滾水”可以喝,不致癌,但注意以下幾點:如果水壺長時間不洗,滋生細菌、沉積水垢,才是健康隱患。如果水反覆煮後變味、顏色發黃,就不建議飲用。
“隔夜水”通常是指放了一晚的白開水,很多人擔心它變質或產生亞硝酸鹽。白開水在乾淨、密封的容器中放一夜,基本不會變質,也不會致癌。前提是:放水的容器乾淨,水沒有被汙染。若暴露在空氣中、反覆接觸口唇或手,可能滋生細菌。
乾淨容器密封存放的隔夜水可以喝,不致癌。但放太久(比如超過24小時)或環境潮溼高溫,建議倒掉。如果水質出現異味、渾濁,就不能喝了。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像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而水,就是那個讓一切運轉順暢的魔法元素。別等渴了才喝,別用飲料代替,別以為“喝得多”就等於“喝得好”。
從今天開始,給自己一杯好水,一次善待身體的小決定。你會發現,那些“狀態不好”的日子,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你——忘了喝水。
END

daily mail、央視新聞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