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馬拉松,找回丟失的自己

你為什麼跑?
我們將問題拋給三位馬拉松跑者,得到的結果各不相同:為了減肥;為了給女兒做榜樣;為了叩問生命的意義。
那麼,跑步改變了什麼?
或許是從170斤的亞健康狀態到緊實的肌肉與精神的輕盈;是從逛街下午茶到被各種訓練計劃塞滿;亦或是從400米操場到42公里的距離……在一次次靈與肉的糾纏中,他們找到奔跑的答案。
近日,無錫馬拉松與武漢馬拉松同時開跑,與8萬人一起,小邱、夏亦秋和謝綱站上起跑線。在這個三月,他們跑步進入春天。
站上跑道那天,18歲的小邱經歷了人生最慘痛的“摔倒”。
高考後,他找了份暑假工,突然被老闆辭退,緊接著高考出分,他遇到重大失利。世界彷彿瞬間褪色,一切變得昏暗。
他昏昏沉沉地在街上亂逛,恍惚中走到學校的操場。他不管不顧地跑起來,感受到胸腔裡空氣被擠成窄窄一條,最後,他筋疲力盡,抬頭再看,400米的跑道還沒跑完一圈。
“未來都那麼狗屎了,身體還這麼不聽使喚。”這天開始,小邱制定了跑步計劃,從400米距離跑起,第二天跑800米……兩週後,他跑完5公里,“要讓身體知道,誰才是‘主人’”。
小邱
2017年,40歲的夏亦秋第一次踏上全程馬拉松跑道。這是她跑馬的第二年,同樣也是開始跑步的第二年。
一年前,她無意中看到上海女子馬拉松的賽事資訊,陰差陽錯報了名。彼時她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穿著不合腳的跑鞋,咬牙挺到完賽後,腳趾上都是血印和水泡。
但樂趣的興起不由分說,肉體疼痛的間隙,夏亦秋感到精神的豐盈。那次半馬後,她陸陸續續參加了幾場半馬比賽,直到,她再次挑戰極限。
陪她前來的家人等在終點線附近,上小學的女兒夾雜在人群裡,墊著腳往起點的方向望去。
當天,上海氣溫高達37度,高溫導致夏亦秋體內電解質紊亂,眼前陣陣發黑。補給準備得也不充分,夏亦秋渴到只能喝環衛車噴出的水。回想起來,她已經記不清如何堅持到了終點,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要給女兒做個榜樣。
全馬的關門時間是6小時,夏亦秋在5小時59分56秒跨過終點線。她是最後完賽的選手,無數媒體湧上來採訪她,但喧譁彷彿自動消聲,她只記得女兒對她說:“媽媽你太厲害了,你竟然能完成,我跟我同學說他們都不相信。”
夏亦秋
至於謝綱,是為了減肥而跑步。
37歲時,他的體重達到170斤,生活飲食不規律,再加上工作原因,酒局避免不了,肥胖導致過多的身體負擔。為了瘦身,他嘗試過很多種運動,游泳、健身……堅持到現在的只有奔跑。
他如此形容自己的動力:跑步就是為了更好地吃。
關於馬拉松的記憶,謝綱是靠味蕾記住的。
第一次完成的半馬,是武漢的熱乾麵味,北京馬拉松是烤鴨味的,天津則是狗不理包子味。記憶最深刻的是無錫馬拉松,用牙齒輕輕磕開小籠包薄薄的皮,肉汁湧出,城市的味道也一併封鎖在美好的記憶裡。
跑圈內,謝綱被稱為“終點美食家”。從2016年的武漢馬拉松算起,他用10年時間,品嚐了這些城市的味道,丈量了30座城市的肌理。
“上海的弄堂是毛細血管,廣州的騎樓是骨骼,無錫的蠡湖是跳動的脈搏。最驚豔是某年深冬夜跑東湖,雪落無聲,路燈將紛揚的雪片照成金色流星雨,恍惚間竟分不清是人在畫中跑,還是畫追著人流轉。”他又陷進回憶裡。
謝綱
自我介紹是“2024年南京馬拉松冠軍見證者”的小邱,形容自己曾是憂鬱的人。
他在被父母規劃好的人生中長大,按部就班地升學,所有愛好都要為學習讓步。過兒童節時,班裡有才藝的孩子會被選中參加演出,只有他,永遠是在臺下鼓掌的人。
父母還習慣打壓教育,無論他做得多好,都很難收到正向反饋,直到,他踏上跑道。
大二那年,在同學的鼓動下,小邱報名了陽山半程馬拉松。新奇的體驗讓他難以把握節奏,比賽後半程,他只能靠著微弱的毅力撐著身子前行。而就在此刻,跑道兩旁,傳來了加油聲。
這是小邱人生第一次收到屬於自己的掌聲。當他撐著疲軟的身體抵達終點線時,同行的跑者激動地抱住了他,陌生人的歡呼為他響起。哪怕,他的成績並沒有很好。
“在陽光的沐浴下,一群積極向上且陽光的人們在我周圍奔跑,歡笑地給予路人回應。我沉醉在這景象裡,從此愛上了馬拉松。”小邱說。
那個觀眾席上憂鬱的小孩,在跑步中找到另一個自己。
小邱
而夏亦秋找到的,是一個被尊重、被敬佩、更堅定的自己。
起初,丈夫並不支援她參加馬拉松比賽,認為她“耽誤了很多家庭和工作上的事”,只有女兒堅定不移地支援她,“她是很以我為驕傲的,她老是說,媽媽你去跑吧,不用管我,我很自律的”。
“跑馬”是一項非常考驗計劃的運動,報名時間、訓練方式、成績目標都要提前安排。
此前,夏亦秋在週末通常會和姐妹們出門逛街、喝咖啡,如今她的週末不是在訓練,就是在“跑馬”的路上。
在醫院工作的她特意考了AHA急救證。從2016年年底開始,她被選拔成為配速員,負責引領和帶動其他參賽者的比賽節奏。2017年後,她又在多場比賽中擔任“賽道醫師跑者”,保障其他跑者的安全與健康。
她如此堅持了10年、118場比賽。在第6個年頭,她清晰地記得,丈夫對她說:“我都有些佩服你了,怎麼能堅持這麼多年。”
“只要我還能跑得動,我就想跑下去,到70歲、80歲,我還能跑。”她擲地有聲地回。
夏亦秋
3月23日,春光明媚,無錫馬拉松開跑。起跑處,小邱又調整了下表帶。
戴智慧手錶的習慣還是越野跑留下的。手機的電量不足以支撐168公里的越野賽,若沒有位置資訊的話,“越野跑很有可能變成荒野求生”,於是,智慧手錶就成了必要裝備。
他偶爾也會在跑步時戴運動耳機。他習慣一個人在山裡跑步,開放式的運動耳機可以讓他更舒適地享受多巴胺帶來的快樂,不塞耳朵的聽音方式,也可以讓他時刻保持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小邱在無錫馬拉松現場
夏亦秋是小邱同場賽事的夥伴。
10年來,做了60場“關門兔”,這場比賽,她沒有再報名配速員,想看看自己真正的成績,但兔子的慣性,還是讓她戴好了智慧手錶。
此外,她同樣習慣在跑步時佩戴運動耳機。開放輕巧的佩戴體驗可以讓她更好融入每一場比賽,耳機裡的音樂聲不僅能緩解賽程的枯燥,還能調整跑步節奏,對比賽增益。
配速員對智慧手錶的要求很高,需要精準識別配速,監測血氧,記錄跑步資料。夏亦秋的手錶更新換代的頻率同樣很高,她在京東幾乎買過各大品牌的運動手錶,結合以舊換新的權益和國家補貼,到手價格十分實惠。
錫馬現場,她看到京東的展臺,正為跑者們提供3C數碼裝備。
作為無錫馬拉松賽事官方合作伙伴的京東,在賽前發起了“京東超級馬拉松”活動,招募跑者組成了“京東戴錶團”。分享自己的跑步故事,就有可能入選,獲得免費的智慧手錶。
夏亦秋在無錫馬拉松現場
夏亦秋與小邱同時了入選“京東戴錶團”,藉此活動,小邱回看曾經的自己。
他寫下一段字,字裡行間透著對過往的釋然:“沉默了十幾年後,終於可以享受到專屬於我的掌聲,以及驕傲地對大家說:我的愛好是跑步。”
3月23日,無錫馬拉松現場
距無錫580公里,武漢馬拉松也在同一天開跑。
巧合的是,謝綱的第一次馬拉松比賽,正是第一屆武漢馬拉松賽事。這次報名的人數高達45萬,他本來沒想過自己會中籤,但命運偏偏安排他在特殊的節點,留下新的記憶。
漢馬現場,京東依舊在場。與錫馬對應,京東與武漢馬拉松組委會合作,招募組成了“京東音速團”,為參與活動的跑者免費發放100副運動耳機。
3月23日,武漢馬拉松現場
現如今,運動耳機和智慧手錶等裝置已然成為跑者跑步首選,謝綱介紹道,每次跑步,他都需要用手錶記錄心率、距離、配速等跑步資料,同時用耳機的音樂來調整步伐節奏。
與此同時,京東站內也上線了超級馬拉松活動,開啟京東APP搜尋“京東戴錶團”或“京東音速團”即可進入活動會場選購。
大牌產品限時直降,領國家補貼還能立省15%優惠,馬拉松加油包、至高12期免息、以舊換新補貼等諸多權益可享,想要低價換新運動耳機和智慧手錶的使用者可以鎖定京東。‍‍‍‍
京東超級馬拉松
武漢站紀錄片
武漢的早櫻已經開了。
為了這次比賽,謝綱在中籤後的3個月裡,制定了訓練計劃——儘管時不時就要獎勵自己“跑完吃個火鍋”。
他沿著江邊晨跑,晨霧還沒完美散去,恍惚中,他看見10年前在起跑線上顫抖的自己。那時的他怎會想到,在脂肪燃燒時,肌肉痠痛後,腳下的歲月正愈發寬廣。
“人生何嘗不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越野跑?重要的不是征服多少里程,而是在每個呼吸艱難的轉角,依然選擇繼續向前。”
雙腳在柏油馬路上敲擊出重複的節拍,他甩掉額前的汗水,向前跑去。
或許在下個10年,三人依舊會在起跑線處相遇,在長度為42.195公里的時空隧道里,他們擁有相同的自由。
謝綱在武漢馬拉松現場
陳天橋 | 雷軍 | 鍾睒睒
不婚女性 | 蘇敏離婚 女性共居 
耶魯碩士沒工作 | 摳門上癮的年輕人
負債160萬的年輕人 | 985大學畢業收廢品
三無青年 | 起訴迪士尼的王潔瑩 | 極簡生活
紋面男孩 | 北漂中年長通勤 | 安寧病房
脫口秀 | 東方甄選 | 奇葩說
麥家 | 李娟 | 亦舒 | 瓊瑤
點選“閱讀原文”,直達京東活動會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