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投資與機器學習微信公眾號,是業內垂直於量化投資、對沖基金、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大資料等領域的主流自媒體。公眾號擁有來自公募、私募、券商、期貨、銀行、保險、高校等行業40W+關注者,曾榮獲AMMA優秀品牌力、優秀洞察力大獎,連續4年被騰訊雲+社群評選為“年度最佳作者”。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一代量化投資大師,Barra模型創始人Barr Rosenberg(巴爾·羅森伯格)近日去世,享年 82 歲。
R.I.P.

Barr Rosenberg(1942 – 2025)
Barr Rosenberg在1975 年創立了Barra Inc,專注於為投資管理行業提供風險模型和分析工具。
1985年,Rosenberg和三位合作伙伴創立了Rosenberg Institutional Equity Management(RIEM),也就是後來的AXA Rosenberg。到90年代,AXA Rosenberg的AUM已超過100億美元。
2004年,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MSCI)收購了Barra Inc.,成立了MSCI Barra,合併後的公司繼續以MSCI的名義運營,但保留了Barra的品牌和技術,特別是在風險模型和分析工具方面。這一合併使得MSCI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投資決策支援工具,包括指數、風險模型、投資組合分析工具等。
Barr的超級β
從1952年Harry Markowitz提出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到有效市場假說,再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Rosenberg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將學術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
我們都知道,CAPM理論認為資產的收益主要由一個單一的市場因子驅動,這個因子在Sharpe的方程中用希臘字母β表示——衡量資產相對於市場整體的波動性。Rosenberg則認為,驅動股票市場波動的因素遠不止一個市場因子(β),而是有幾十個不同的因子共同作用。這些因子可能包括公司規模、估值、盈利能力、行業特徵等。他的研究將CAPM的單因子模型擴充套件為多因子模型,為量化投資和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
到1974年,Rosenberg的諮詢業務開始蓬勃發展,以至於他成立了一家全職從事諮詢業務的公司,並將其命名為Barr Rosenberg Associates (Barra)。他分離出的大約60個因子,被稱為“Barr的超級β”。
1985年,Rosenberg與他人合著了一篇論文,提出了“市場無效性的有力證據”,比 Fama 和 French 的經典論文早了近十年。

儘管Barra的計算機程式涉及約10萬條指令,且Rosenberg編寫的使用者手冊超過1000 頁,但其提供的服務(如投資風險模型、組合最佳化系統等)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幫助機構投資者更好地分析和管理投資組合。
Rosenberg也將Barra的業務總結為四項核心服務:
1、投資風險模型:預測個股收益的方差和協方差,幫助計算任何股票組合的風險敞口。
2、組合風險分析:分析現有或假設組合的風險敞口,並將其歸因於個股和其他收益因子。
3、組合最佳化系統:透過買賣操作最佳化組合,平衡收益與風險。
4、績效歸因:將組合的績效歸因於模型中的因子,並分析歷史表現以評估累積結果。
2009年,AXA Rosenberg的風險管理模型出現了問題,但Rosenberg未及時修復告知董事會,導致客戶損失2.17億美元,最後被美國SEC終身禁止從事投資業務。
Rosenberg在此以後在位於伯克利的Nyingma Institute度過餘生。
Rosenberg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他的思想和成就將永遠銘刻在量化投資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