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人從何而來
巴斯人即波斯人,起源於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自古以來以善於經商和金融而著名。他們的特殊信仰是拜火教。
拜火教是歷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它悠久到什麼程度?它比猶太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至少早1000年!它的初創年代基本上相應於老子孔子所處的時代。
拜火教,由波斯先哲瑣羅亞斯德創立, 正式的教名以創立者之名稱謂,叫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阿胡拉·馬茲達”是唯一之神,宇宙(包括火、水、土、空氣)由他所創。此神沒有形象,但有強大力量。世界由善、惡二元構成,善即光明,象徵物是火。
他們的聖壇不熄地燃燒著一盆熊熊烈火。一般人因而稱之為拜火教。
拜火教至少在公元前1100年就已在兩河流域(伊拉克)和今伊朗地區流行,並傳播到中亞廣大地區包括中國。
古代中國人稱之為祆教。祆,讀音為xian(粵語讀音如“牽”),字形左“示”右“天”,是中國古人特為神秘的拜火教創設的一個專用字。
(何按:我竊以為仙教也與拜火教有關。仙字從山,山火二字在金文中形似常混用。仙教或即夥教。)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並實行伊化政策。大多數拜火教徒接受了伊教,但另外一些堅守信仰的教徒離開家鄉,四散飄流。
流亡者之中的一支遠涉重洋,透過波斯灣阿拉伯海,遷徙至南亞印度西海岸的桑贊,在那裡安居下來,繼續從事海運商業和金融業,成為南亞印度次大陸一個新的族群。
因這群異鄉人來自波斯(Persia),南亞土著人(黑色人)便稱他們為“波斯人”,Persia被讀成Parsee。Parsee一詞,漢譯即巴斯,被清朝海關音稱為“巴斯”人,沿用至今。
17世紀早期,荷蘭和英國猶太人建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蘇拉特(Surat)建立了第一個商業事務所,印度巴斯人積極加盟。
東印度公司的猶太人、英國人和巴斯人建立孟買作為商業金融中心 ,孟買是印度最大最富裕的商城,大量的巴斯人遷移定居到孟買。
孟買港成為歐洲及中國海上貿易的最大中轉地。猶太人控股的東印度公司進行歐洲與中國的海上貿易,主要都是透過巴斯人作為中介完成的。
孟買的繁榮擴充套件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巴斯人的工業以及商業上的能力。有人說,“孟買商業史就是巴斯人的商業史”。
公元1757 年6 月,東印度公司發動征服印度的普拉西戰役。這場戰爭中,英軍對蒙古人建立的印度莫臥兒王朝取得決定性勝利,為英國人征服孟加拉,以至最後征服整個印度鋪平了道路。
戰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南亞次大陸建立起殖民政權,作為同盟的印度巴斯人也一躍而成為印度的統治者民族。
公元1756 年,第一位巴斯人在廣州黃埔港登陸,此後大量頭纏白布的巴斯商人來到中國。他們被中國人稱為白衣摩羅人。
直到20世紀初巴斯資本在中國淡出,接近2個世紀的時間裡,發生的中外歷史大事件中,幾乎都能看到印度巴斯商人這一群體的影子。
巴斯人是近代鴉片貿易的主宰者。19世紀初葉,巴斯人在廣州期瘋狂地走私鴉片,肆意挑起事端,積極策動英國政府對清朝發動鴉片戰爭;處心積慮製造“商欠”事件,大肆破壞中國的外貿制度。巴斯人在鴉片戰爭中充當馬前卒。在大英帝國庇護下,壞事做盡,無惡不作。
鴉片戰爭後,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後巴斯人與猶太人建立了香港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