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亞印度是文明古國的說法是個謊言,需要正本清源。
1,印度自身沒有歷史
這話是馬克思說的。這話非常深刻!
印度沒有古代史,首先是因為這個地方古代根本就沒有文字。世界上不存在一種東西叫印度文。
很多文人被西方鬼子的偽學騙,也許想反駁我,說那麼梵文呢,巴利文呢?不是古印度文嗎?
的確不是。正如希臘文不是希臘半島古代文字,拉丁文並不是義大利半島古代文字,梵文巴利文也不是古代南亞印度的文字。
梵文巴利文是古代佛經的書寫文字。而佛教並非起源於南亞印度。
佛祖釋迦牟尼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現在尼泊爾地區的人。有佛經說釋迦牟尼是黑頭黃皮膚的人——很可能與古華夏人有關。
梵文是釋迦牟尼一族的文字,梵文與印度無關。印度自古沒什麼人認得梵文。倒是中國古人研究佛經的懂梵文。
印度不但沒有文字,印度也沒有統一語言。就是說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叫印度語。
——荒唐嗎?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歷史上印度從來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次大陸一直是無數個小村莊,小部族,小部落林立,如同成為歐洲殖民地以前的非洲的史前狀態一樣。
印度從來沒有實現過書同文,言同語,以及治同政。直到現在,印度國內還有幾百上千種語言,每個村鎮,小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彼此難以溝通。
印度這種語言差異是一種結構性差異,並不同於漢語的方言差異。
中國人各省也有方言差異。但是這些方言的結構是統一的,語法是統一的,僅僅是發音和音調有區別,因此認真聽還是比較容易溝通。最重要的是中國人還有統一的漢字作為溝通工具,不管什麼方言,都可以表達為書同文的文字語句。
印度的語言差異則不同。印度各地各方族的語言差別是結構性的,就是說是外國話,語法結構體完全不同,雞講雞話鴨講鴨話,完全無法彼此溝通。
印度數不清到底有多少不同來源,甚至不同人種的種族。這些小部族,歷史上不斷被外來的強大入侵者征服,但是這些征服者只是掠奪和徵收賦稅,而沒有塑造出一種統一的印度文化。
所以,印度才是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的一個真正超穩定的、停滯不前的社會。所以,野蠻的種姓奴隸制作為社會識別和分類的基本制度才從遠古一直存在到今天。
印度歷史上最早可能被來自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就是“伊朗”詞語變音),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以及蒙古人所征服。這些征服者作為統治者,沒有使用任何的印度土語而都是使用自己的母語作為官府語言。
(這一點也與中國歷史不同,曾經進入中國地區的外來征服者,如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清,面對華夏漢文明,他們自己的語言文字後來都放棄了,消失了,而不得不採用漢語漢字為官語言。普通話,來自冀北方言,就是北方漢語演變選擇的產物。)
在英國人把印度變成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以前,中亞蒙古人在印度建立了最後一個王朝:莫臥兒——蒙兀兒王朝。這個王朝使用的官府語言乃是波斯語。
英國人後來給印度人帶來了英語。但是,英語卻被印度本土人改造成一種不倫不類的怪異語言。不信各位自己去聽聽印度俚語化的英語,恐怕多數英國人都會聽不懂。
沒有語言文字的國族,自然不會有文物典籍和成文歷史。現在被稱為所謂印度古典的什麼“吠陀”,什麼“摩奴法典”,都不是來自印度人的著作,而是18——19世紀英國殖民者編寫的。據英國人說這些書是來自印度婆羅門長老的口授——事實上難以稽考。英國人是北歐海盜出身,歷史中王室有吃人肉宴的傳統,說謊成性。(這些話也不是老夫編的,都有英國人自己寫的書為證。)
洋鬼子編偽史故事專門好利用口授把戲,例如什麼荷馬史詩的口授,還有白皮特別愛偽造法典,什麼漢謨拉比法典,什麼羅賽塔石碑法典,等等。鬼知道是不是真有那麼回事。
總之,印度人沒有關於印度本國的古代成文史。
必須指出的是,關於古代印度的一些歷史傳說,並不是來自印度人自身的著作,而是曾經到訪印度地區的古代中國人——例如法顯和唐玄奘編寫的旅行見聞錄。也就是說,古代印度歷史出自古代中國人法顯的《佛國記》,唐玄奘的的《大唐西域記》。
但是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就是這些古人所說的印度,其實也不是現在的這個印度地區,而是地理上的印度河流域地區。
那麼,難道印度河流域不在印度嗎?
是的,不在!
印度河從中國西藏的岡底斯山脈發源,主要流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向南流入阿拉伯海。也就是說,今日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克什米爾,尼泊爾,這裡才是真正的古代印度。
很多國人一直感到奇怪,巴基斯坦人是印度人嗎?
從歷史來看,當然是。不僅是,而且是印度上流社會的人,統治階層的人。
自從8世紀以下,阿拉伯人征服印度次大陸以後,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中亞蒙古人先後統治過印度地區。但是這些不同的外來統治者具有一個共同的宗教特點,就是他們都是穆斯林人。
換句話說,征服印度地區的外來統治者都信仰伊斯蘭教,而那些被征服的低階種姓的印度本土人,則仍然一直信仰本土出產的魔幻印度教。近日魔幻的集體吃牛糞喝牛尿抗新冠故事,就是這個魔幻教的產物。
在現在的印度地區,最有名最偉大的歷史建築就是泰姬陵——但是那卻是伊斯蘭莫臥兒君王為他早喪的愛妃建立的一座充滿阿拉伯風格的陵墓和聖地。
1947年英國人走後,印度殖民地發生大分裂,伊斯蘭人建立了巴基斯坦,佔據了古印度平原即印度河流域平原。
而印度教徒則佔據了現在的印度地區。
於是就發生了現在這樣的地理誤會,印度河不在印度,古印度不叫印度。現在叫印度的那個南亞,除了恆河平原一帶與古印度有關聯,多數地區卻不是真正的印度。
印度人自己知道這一點,知道古代印度 與現在的這個 印度無關。所以,這也就是印度 人近年提出要更改國名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