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是斯里蘭卡獨立77週年紀念日,也就是斯里蘭卡人的國慶節。
雖然斯里蘭卡依然在復甦經濟的道路上,我們期待並祝福小島越來越好,寧靜安詳。










▼點選播放影片:
回顧2020獨立日慶典觀禮臺現場
在75年前的今天,在Torrington Place(現在的Independence Ave)的大會堂,即今天的獨立廣場——英國國旗降下,獅子旗冉冉升起,錫蘭正式結束400多年的殖民統治,重新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那麼,今天我們用五分鐘看看小島歷史。

(1948年2月4日,人民湧向科倫坡觀看獨立慶祝儀式)
小 島 的 早 期 歷 史
大約在3萬5千年前,巴蘭哥達人就已經從印度次大陸遷徙到小島上生活,他們很有可能是今天維達人的直系祖先。

(斯里蘭卡維達人)
根據文字記載,島上曾居住著夜叉族(崇拜鬼的部落)、納迦族(崇拜蛇的部落)和提婆族(崇拜神的部落),佛陀曾三次到訪斯里蘭卡。
公元前543年,來自北印度的維闍耶王子和700名隨從登上小島,隨著這批印度雅利安人與土著人結合,慢慢繁衍,有了今天的僧伽羅民族。

(阿旃陀石窟中的維闍耶加面壁畫)
僧伽羅王朝歷史
維闍耶到來之後,建立了Thambaparni王國,標誌著僧伽羅王朝的開始。不過,僧伽羅王朝並不是一個連續的、統一的國家,而是一連串傳承的小王國組成,並以國都命名。
阿努拉德普勒王朝
公元前377年,維闍耶的曾外孫槃陀迦阿巴耶奪得王位,建立阿努拉德普勒王朝。他興修水利,開創了僧伽羅水利文明。
公元前247年,印度阿育王派其子女到斯里蘭卡弘揚佛法,受到天愛帝沙國王的接待。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

(天愛帝沙國王皈依佛教)
公元前205年,南印度朱羅王朝的貴族伊拉羅殺死阿犀羅國王,統治小島44年。在這一時期,來自南印的泰米爾人開始遷入斯里蘭卡。
公元前 161年,盧胡納王國王子杜度蓋姆奴率兵擊敗了伊拉羅,重新奪回阿努拉德普勒,統一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也進入到繁榮鼎盛的時期。
311年,印度公主將佛牙舍利護送到斯里蘭卡。

(印度公主護送佛牙舍利)
433年,南印度潘地亞帝國入侵斯里蘭卡。從此之後的10個世紀,僧伽羅王國與泰米爾王國之間征戰不斷。
478年,迦葉波弒父篡位,為了防止同父異母的弟弟目犍連復仇,他離開阿努拉德普勒,在錫吉里耶陡峭的岩石上修建宮殿。

(獅子巖原貌)
495年,目犍連在泰米爾軍隊的幫助下,打敗迦葉波,重新奪回王位。之後,目犍連把錫吉里耶捐獻給僧侶,將國都再次遷回阿努拉德普勒。
公元7世紀,阿拉伯商人將伊斯蘭教傳入斯里蘭卡,隨著更多的阿拉伯商人在這裡定居,斯里蘭卡出現第三大族群——摩爾人。
993年,重新復興的朱羅王朝佔領了錫蘭北部,將其納入朱羅帝國版圖,阿努拉德普勒王朝逐漸衰亡。

(迦葉波修建獅子巖)

波隆納魯瓦王朝
1055年,僧伽羅王族維闍耶巴忽結束朱羅帝國長達38年的統治。同時,為了防止泰米爾人的入侵,他遷都至波隆納魯瓦,建立波隆納魯瓦王朝。
1214年,有著“暴君”之稱的羯陵伽·摩伽率領南印僱傭軍入侵斯里蘭卡,建立賈夫納王國後,逐步控制整座島嶼。在他統治期間,兩座古被摧毀,僧伽羅人開始向島嶼南部和西部大規模遷移。
1232年,僧伽羅後裔維闍耶巴忽三世趕走入侵者,取得佛牙,並在丹巴德尼耶建立新王國。不過,丹巴德尼耶王朝無力統一整座島嶼。

(19世紀波隆納魯瓦被再次發現時的景象)
群 雄 割 據 時 代
1258年,賈夫納王國成為南印潘地亞帝國的藩屬國。隨著潘地亞帝國滅亡,賈夫納王國在1323年獨立。
1345年,布瓦內迦巴忽四世國王在康堤以南的甘波拉建立甘波拉王國。
1370年,甘波拉王國在今天的科特地區建立要塞,防禦泰米爾人入侵。
1392年,維拉巴忽二世統治羅依伽摩。
1411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拜見了羅依伽摩的國王,並贈送雕刻著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的“鄭和碑”。

(現存於科倫坡國家博物館的鄭和碑)
科特王國建立
1412年,波羅迦羅摩巴忽六世成為羅依伽摩國王,並將都城遷至科特,建立科特王國。
1450年,波羅迦羅摩巴忽六世征服賈夫納王國,從而統一全島。
1469年,維克拉瑪巴忽在中部山區建立康堤王國,開始反抗科特王國。

(科特因為四面被沼澤包圍而易守難攻)
殖 民 史
因為一個偶然的巧合,葡萄牙商船發現斯里蘭卡,由於戰略位置和豐富的物產,斯里蘭卡讓西方殖民者垂涎,而康堤王國也為此抵抗了近300年。
葡萄牙人來了
1505年,葡萄牙人抵達斯里蘭卡,並從加勒北上拜見科特國王,尋求貿易機會。
1517年,葡萄牙人為了擴大對沿海地區的控制,在距離科特不遠的深水港建立了第一座城堡,也就是今天的科倫坡。
1521年,維闍耶巴忽六世被三個兒子殺害,斯里蘭卡分裂為科特王國、羅依迦摩王國、悉達伐迦王國以及中部的康堤王國、北部的賈夫納王國。
16世界中後期,葡萄牙人支援科特王國,透過打擊悉達伐迦王國和賈夫納王國,來鞏固和擴大殖民勢力。

(16世紀後期的斯里蘭卡島形勢)
1594年,隨著悉多伐伽王國解體,科特王國重新佔據其領土。
1595年,維馬拉達馬蘇里亞將神聖的佛牙舍利帶到了康提。
1597年,科特最後一任國王將科特贈予葡萄牙王室,這不僅意味著科特時代的結束,也預示著葡萄牙人統治的開始。葡萄牙人決定向康堤王國和賈夫納王國發動攻擊。
1602年,荷蘭探險家喬里斯·範·斯皮爾貝爾亨抵達斯里蘭卡東部。同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代表前往康堤談判,最終代表被殺,談判失敗。
從1604年開始,葡萄牙軍隊與康堤王國爆發數次戰爭。
1617年,葡萄牙人攻打賈夫納王國,並在1619年徹底結束賈夫納王國對島嶼北部的統治。

(葡萄牙人與僧伽羅人展開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荷蘭人取代了葡萄牙人
1638年,康堤國王拉賈辛格二世擊敗葡萄牙人,取得重大勝利。同年,康堤王國與荷蘭人達成同盟,荷蘭人從亭可馬裡登陸,對葡萄牙展開圍攻。
1656年,荷蘭人佔領科倫坡,但違背最初約定,成為小島的新主人。隨後100年,僧伽羅人數次發動起義,反抗荷蘭人統治。
1765 年,荷蘭強迫康堤王國簽訂協議,佔領所有沿海地區。此後,荷蘭人與康堤王國保持了和平關係。
荷屬錫蘭時期,荷蘭人與當地人通婚,斯里蘭卡出現了博格人。

(荷蘭殖民時期的科倫坡,1680年)
英屬錫蘭時代
由於擔心法國控制斯里蘭卡,1795年,英國派軍奪取亭可馬里港。
1798年,弗雷德里克·諾斯被任命為第一任錫蘭總督。
1802年根據英法合約,荷蘭人將斯里蘭卡正式割讓給英國政府。
1803年,因為康堤王國拒絕成為英國保護國,英國發動第一次康堤戰爭,最終失敗。
1815年,英軍發動第二次戰爭征服康堤王國,徹底結束康堤王朝近三個世紀的統治,斯里蘭卡正式淪為英國殖民地,科倫坡成為殖民地首都。
英國人統治斯里蘭卡之後,便著手建立教育和司法體系,並發展茶葉和橡膠種植園,當時的錫蘭成為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英國殖民時期的科倫坡)
1914年,錫蘭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50%的志願者任軍中軍官。
1915年,僧伽羅人和穆斯林在西海岸發動暴動,恐慌的英國人逮捕了包括斯蒂芬·森納那亞克在內的很多僧伽羅人,這成為斯里蘭卡民族主義的轉折點。
1919年,主要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政治組織聯合起來組成錫蘭國民議會,以爭取更大的自治權。
1924年憲法修正案增加了斯里蘭卡代表人數,從而使斯里蘭卡更接近代議制政府。

(英軍中的錫蘭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里蘭卡成為英國抵抗日本的前線陣地,蒙巴將軍將科倫坡用作東部戰區總部。
1942年,日軍分別對科倫坡和亭可馬裡進行轟炸。
與此同時,森納那亞克率領政治精英繼續爭取獨立和主權,利用戰爭提供的機會推動與英國建立特殊關係。

(錫蘭女工幫助英空軍修建防禦工事)
1944年,
森納那亞克
起草憲法,讓斯里蘭卡有希望獨立成為自治領。
1946年,森納那亞克離開錫蘭國民議會,並與所羅門·班達拉奈克創立統一國民黨。
1947年,英國政府接受森納那亞克提出的關於憲法改革和自治建議。同年,統一國民黨及其聯盟贏得議會多數席位,森納那亞克受邀成為斯里蘭卡第一任總理。
1947年11月11日,森納那亞克與英國簽署協議,為錫蘭獨立鋪平道路。12月,“錫蘭獨立法案”獲得透過。
1948年2月4日,斯里蘭卡正式宣佈獨立,定國名為錫蘭。

(獨立廣場召開第一屆議會)
斯 裡 蘭 卡 的 近 現 代
1951年,所羅門·班達拉奈克建立了斯里蘭卡自由黨,並在5年後上臺執政。
1956年,政府確立僧伽羅語為官方語言,泰米爾語為第二語言,從而導致1958年科倫坡爆發騷亂。
1959年9月25日,班達拉奈克總理在總理官邸被兩名僧侶暗殺,次日身亡。
1960年5月,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剋夫人出任自由黨主席,並在同年7月的斯里蘭卡大選成功當選斯里蘭卡總理。

(獨立初期的斯里蘭卡)
1970年,班達拉奈剋夫人第二次當選總理。她著手修憲,廢除由英王擔任錫蘭女王的君主制,國家元首一職改由總統擔任。
1971年4月,斯里蘭卡激進組織“人民解放陣線”發動武裝暴動,但很快被政府控制。
1972年5月22日,斯里蘭卡共和國建立。同年,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成立泰米爾新猛虎組織。
1975年5月5日,普拉巴卡蘭與其他幾個組織合併,成立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1977年,朱尼厄斯·理查德·賈亞瓦爾德納率領統一國民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他立即修改了1972年制定的共和國憲法,提高總統許可權。
1978年8月16日,新憲法頒佈,並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Mount Lavinia海灘)
進入到80年代,斯里蘭卡南部的僧伽羅人和北部的泰米爾人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1983年7月23日,猛虎組織在賈夫納炸死13名斯里蘭卡軍人,從而引發長達26年的內戰。
1985年,政府宣佈遷都至科特,而科倫坡一直保持著經濟首都的地位。
2009年5月18日,斯里蘭卡政府軍擊斃猛虎組織最高領導人普蘭巴卡蘭之後,宣佈斯里蘭卡內戰結束。

(90年代的科倫坡)
目前,斯里蘭卡是一個平和的國家。
從看得見的到看不見的,這座海島上幾乎處處都是歷史碾壓過的痕跡,正是這些痕跡,才讓斯里蘭卡成為斯里蘭卡。
如果不是因為這裡的天空、大海和沙灘讓人忽然想起自己身處一座海島,人們幾乎不敢相信一個海島可以擁有如此多寶貴的東西。
除了沒有雪,斯里蘭卡什麼都有。
斯里蘭卡,祝你生日快樂。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
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出版7本書,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時任總統、總理、外長、國防部高官,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住遍島上酒店,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譯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