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指望AI幫孩子上清北啦!不要讓你的眼界成為下一代的天花板!

點選加入,鎖定限時優惠
只要會用AI,全中國的孩子都能衝擊清北。
上週我們和大家介紹了AI高考“人”均600分以上的新聞,這周各種打著AI旗號的補習班、自習室,正在席捲無數家長群。
AI自習室開得比蜜雪冰城還多,AI學習機價格翻了三倍依然賣到上萬臺,30萬冊《Deepseek高效學習法》被搶購一空……
澎湃新聞配圖
一場由AI點燃的教育“軍備競賽”,正變得前所未有的瘋狂。
彷彿只要給孩子插上AI的翅膀,就能一步登天,彎道超車。
但,這真的是通往未來的高速公路嗎?
上週我們告訴大家,AI時代真正重要的是“AI年齡”。
這周我們要告訴大家一個新結論:在AI時代,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AI工具用得多熟練,而是家長的眼界有多高。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看看今天火熱的AI補習、AI自習室都在幹什麼?
火熱的AI自習室,只是高科技託管班
《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一種名為“AI自習室”的機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遍地開花。截至去年7月,全國已開出5萬家,比蜜雪冰城的門店數量還多
AI自習室大多開在居民區和校園旁,主打“AI+督學”模式,吸引著焦慮的家長。
這些機構描繪的藍圖非常誘人:AI學習機負責“因材施教”,督導老師負責“監督育人”,價格還比真人輔導便宜得多。
但這些AI自習室真的能教會下一代如何指揮AI,與AI合作嗎?
所謂的“AI教學”: 實際上,許多學習機仍以傳統的影片講解和講義為主。所謂的“個性化”,往往是讓學生對著螢幕,像刷駕考寶典一樣,一遍遍重複做錯題,直到記住答案為止。
所謂的“老師育人”: 記者暗訪發現,招聘督導老師普遍不需要教師資格證。他們被明確要求“不進行教學輔導”,核心任務是維持秩序,以及在孩子怎麼樣都不值得誇時,硬著頭皮誇一句“你認真寫的字真好看”。
所謂的“家長解放”: 許多家長的真實心態是“孩子在家管不住”,AI自習室的核心價值成了“託管”。一位家長在接孩子時問“今天學了嗎?”,得到肯定答覆後便心滿意足地領回家。
看,這就是許多“AI+教育”產品的真相——它們不是在“教育”,而是在做“託管”。
用“AI”這個高科技詞彙,包裝了一個20年前的看管服務。
家長花錢買了一份“孩子在學習”的心安理得,只是孩子並沒有被AI賦能,他只是換了個地方、換了個更高科技的方式被“看管”起來而已。
學校裡的AI教育,能積累AI年齡嗎?
“AI自習室太初級了,我們讓孩子在學校裡、在家裡直接用AI寫作業、改作文!”
這聽起來是進了一步,但這種用法本質是什麼呢?仍然是AI包裝下的應試教育。
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令人哭笑不得的“AI教育閉環”:
老師們用費時費力地讓AI出教案,設計教學大綱,出題考試,批改作業。
學生們心照不宣地用AI寫出“名人金句,計算作業答案,再交給老師的AI去批改。
在這場AI與AI的“左右互搏”中,老師們得到了什麼?孩子得到了什麼?
大家都迷失在追求“標準答案”的過程中。
這種情景比前面的“AI託管”更危險。因為它讓孩子看起來“很能幹”,能快速產出“正確”的結果。
實際上,他只是在不斷外包自己的思考過程,逐漸喪失獨立面對複雜問題的能力,變得“既聰明,又平庸”。
總能說出“深刻的洞察”,講出名言金句,與年齡不相符的深沉,到了真正做事的時候卻會手足無措,陷入混亂之中。
看見未來的家長怎麼做?
當大部分人拘泥於用AI解決眼下的問題,也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看到AI真正的潛力,正在正確的使用AI,走向未來。
他們不是讓AI成為監督孩子的工具,而是讓孩子學會把AI當作自己的興趣教練,探索自己的專業領域。
他們看到AI寫作文時,會引導孩子:AI能幫你寫一篇完美的作文,但你能指揮AI把你的想法變成一篇真正的文章嗎?
看,這就是眼界的差距。
普通人關心 “如何用AI?”——他們在乎的是“術”,是效率,是如何利用現有工具。
高眼界的人: “AI是什麼?我能用它創造什麼?”——他們關心的是“道”,是原理,是駕馭AI去探索未知。
高眼界的家長,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AI管理者”。他們會鼓勵孩子積累自己的“AI年齡”——不是用了多久AI,而是有效駕馭AI進行創造的時長。
他們知道,在AI時代,讓孩子成為一個熟練的“工具使用者”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工具會過時,技能會被迭代。
只有成為一個“創造者”,擁有定義問題、整合資源、駕馭AI去實現創新想法的思維,才能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前哨AI少年營:與孩子一起武裝自己
我們深知,要捅破孩子頭頂那塊認知“天花板”,首先要提升家長的眼界。
一個能幫助家長提升眼界的課程,才是對孩子最負責的教育投資。【前哨AI少年營】在設計之初,就內建了“賦能家長”的基因
在這裡,我們不推銷速成的“清北捷徑”,我們只提供一個能讓您和孩子眼界同步成長的實踐場:
你是“旁聽生”,更是“同行者”: 我們歡迎並鼓勵家長(每個孩子可帶2名家長)全程旁聽。
當孩子在學習如何指揮AI創作動畫時,你將同步瞭解AIGC的前沿;當孩子在嘗試開發第一個AI應用時,你將親眼見證“創造者思維”是如何被點燃的。
我們提供“方法論”,更提供“圈子”: 在專屬社群裡,你將和王煜全、Tina老師以及一群高認知的家長交流。
你獲得的不僅是育兒經,更是關於科技趨勢和未來洞察的“情報圈”。
共同創造“作品”,更交付“共同語言”: 課程結束時,你的孩子將帶著他親手創造的AI作品集向你展示。
那一刻,你能真正看懂並欣賞他的成就。你們之間將擁有關於“創造”和“未來”的共同語言,這是最寶貴的親子資產。
為孩子的未來投資,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你自己的認知。你的眼界,才是孩子能飛多高的那片天空。
↓點選加入與孩子一道積累AI年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