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這是最後一次播報——為了更好地和大家保持連線 ,我們準備停更「每週播報」,從這週五開始。
這個聽上去有些悲傷的訊息,其實是辭舊迎新的開始。
每週播報一直以來都在週五向關注我們的朋友更新各檔節目的最新內容,偶爾夾雜一些辦公室動態。內容簡潔,類似新聞「豆腐塊」。
這種方式的確能讓大家集中獲知當週節目資訊;不過受限於篇幅和形式,也沒法呈現節目之外更豐富的內容、跟大家更深入交流。所以我們決定換種方式和各位保持聯絡。

關於節目內容和節目組的動態,我們會在節目上直接呈現。比如節目口播和詳情中會直接播報最近的活動、與合作方的動態等等,每期節目評論區也時常置頂最新的抽獎福利,包括小宇宙節目公告也及時更新著重要情報。你可以在常用的音訊平臺上直接訂閱喜歡的節目,每當有節目更新可以快速地收到內容推送。
當然我們也在用圖文的方式同步著音訊節目中的重點內容,一個是公眾號「聲動活潑」,目前正以每週 1-2 篇文章的頻率同步文字內容;另一個是小紅書「聲動早咖啡」,這個就更易讀一些,主要以圖文形式摘取「聲動早咖啡」節目中的重要資訊。如果你沒時間聽音訊,公眾號和小紅書上的圖文內容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和大家連線最深入的地方,在聲動活潑會員通訊。很多時候大家在節目中只是聽到了我們最終的內容作品,但在節目的背後我們也有很多思考和幕後故事,這些會以每週一封郵件的方式和會員們直接討論交流。
比如「聲東擊西」的一期節目是「迷失阿布扎比:誰劫持了全球化的多元表達?」,主播徐濤在做這期節目前就在阿布扎比,會員通訊裡她分享了在當時行程中罕見的暴雨,見證了沙漠變成海洋的奇觀,當她正感嘆當地排水系統運力有多麼不足時,一系列地連鎖反應開始出現:迪拜機場癱瘓、當地二十多人喪生……科學家解釋道,「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以及全球變暖,加劇了這場極端強降雨」,而在後續行程中的各種細節無不讓徐濤體會到這趟行程是如何讓自己也成為「人為引起氣候變化」中的一環的。
她在通訊中提到的內容也摘取一部分分享給大家:
這些都讓這趟旅程像是一個隱喻,或者一個啟示。但讓我清晰意識到這一點的,是最後一天海上盧浮宮(Louvre Abu Dhabi)的參觀。
這個博物館是阿布扎比一擲千金買下法國盧浮宮 30 年的品牌使用權,在海灣邊搭建起來的。為了突顯其獨特定位,海上盧浮宮尤其側重用展品來表達「全球化」這個主題。估計或多或少也是希望世界將阿布扎比視為一個全球化的城市,而非中東地方化的一個城市。
海上盧浮宮也受到了大雨的影響。更早到達阿布扎的科幻作家陳楸帆和藝術家天意在大雨那天去了海上盧浮宮,除了見證本會將烈日陽光變成 rain of light 的鋼鐵穹頂傾瀉下真正的雨之外,剩下的就只有閉館一天的通知。


等到兩天後我們去參觀時,儘管已陽光燦爛,但依然有三分之二的區域還不能對外。
解說員將中國藝術家嚴培明的「蒙娜麗莎的葬禮」排在講解的最前面。五幅畫作鋪陳在巨大的牆壁上,中間是蒙娜麗莎,這個從文藝復興時代被畫作定格的歐洲女人面孔斑駁但還在微笑;左側遙遠東方的中國老人臉色灰敗,右側作者筆下的自己正在死去。而在蒙娜麗莎和後兩個人物中間,是無數骷髏頭骨。
就是在那一霎那,隱喻的這個念頭變得無比清晰:
藝術、美、文明等等,透過全球化變得普世;但這樣全球化背後還有灰敗、死亡、不被看見的無數細節。這些細節交織在一起,有著說不清的聯絡和因果,就像大洋彼岸的蝴蝶和此岸風暴的關係。
而這些被看見的,或者不被看見的、留名的,或者不被留名的;阿拉伯的王子或普通人,都在形成合力。這些合力,讓本就生長樹木的地方,砍掉樹木,而沒有樹木的沙漠長出樹木;讓某些生物無法留下任何後代地滅絕,而讓另外一些動物大量繁殖;讓某些水域被填平成為陸地,而讓某些陸地被挖空成為水域……直到這些合力讓雨水以不常見的方式降落在不常見的地方,擾亂我們自以為強大且井井有條的文明秩序。
如果你想知道這些創作的幕後故事、深入地和我們交流,歡迎付費加入 聲動活潑會員計劃。成為會員,你不僅可以每週收到類似上面這樣的會員通訊,還可以解鎖我們旗下所有付費節目,免費參與我們的會員專屬活動。

正好我們最近要在上海辦一場見面會,歡迎你檢視詳情、加入進來:https://shengfm2021.mikecrm.com/AcsodrY
最最後,我們還有一些五花八門的動態,比如辦公室花絮等等我們會在即刻 App上更新,賬號是「聲動活潑即建隊」;以及,這些年做內容我們也積累了不少商業化的經驗,我們正在把這些經驗沉澱、分享在小紅書賬號「品牌聲波 Brandstorming」中。
歡迎在上面各種地方找到我們,期待在新的地方遇到老朋友。
聲動活潑編輯部

編審/Babs
排版/Ri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