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後WTO做好應對準備

2025.04.07
本文字數:1477,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導讀:消費是經濟的歸宿,是經濟的驅動機也是經濟的前哨站,中國需加速消費驅動轉型,用14億人口的深度大市場,參與到新自由貿易秩序的重塑中。
作者 | 一財評論員
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全球經濟正撲面而來。
美東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實施“對等關稅”,正式向全球貿易宣戰。此次“對等關稅”的力度和危害性,超過市場預測。全球一片譁然,各國也基於各自利益和立場,做出不同應對。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稅率之高、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嚴重損害了基於WTO規則的全球經貿秩序。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表示:“美國最近宣佈的政策標誌著全球秩序發生了重大變化,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經結束。”顯然,其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混亂,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破壞是非常巨大的。
自1995年成立以來,WTO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為各國營造了一個交易成本相對較低和穩定、可預期的全球經貿秩序,即基於WTO規則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而現在,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大消費市場的美國,正在生拉硬扯地、以富有衝擊性和急劇破壞性的方式,改變全球自由貿易正規化。
也因此,面對這次特朗普政府對全球貿易的宣戰,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方需做好積極應對的兩手準備,以調整施力方向。
對於美國今年合計對中國高達54%的關稅,中國及時反制是有理有據有節的。從目前已有資訊看,特朗普政府想推動全球經濟秩序更依賴基於硬約束的雙邊博弈,且針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目標日益明顯。同時,基於大國博弈,特朗普政府確實存在動機和能力,要挾其貿易伙伴向中國豎起關稅牆。因此,中國需要迅速採取反制。
反制和談判,都旨在塑造未來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秩序。因此,各國開啟關稅的博弈,最終可能博弈出基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新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體系,且可能會以零關稅、零補貼和零壁壘的“三零”貿易秩序出現。
為此,反制之後,中國可以更加積極地與貿易伙伴進行包括“三零”規則等的談判,用更開放甚至無障礙的市場準入來打擊美國關稅策略,這將增加美國用關稅要挾貿易伙伴與中國切割的談判成本,畢竟已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是很難被完全排除的,與中國良性相處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
當然,探索“三零”自貿協議,打造無障礙市場準入機制等,需中國從制度上全面轉型消費驅動型經濟,在國際經貿博弈中,推動各國間深度連線遵循欲取先予。
當前中國經濟實力和企業能力,使中國相比其他國家更有實力把國內市場展現給貿易伙伴,14億人的大市場足以消化掉分歧和偏見。這就需中國積極主動降低儲蓄率,提高消費力,鑑於中國龐大國有資產本質屬於儲蓄,因此將這部分儲蓄從供給支援轉型為消費支援,是後WTO時代中國破局圍堵、開拓發展空間的不二路徑。
國有資產本身就是全民所有,將其劃撥給社會福利體系,可以以人為本地充盈人們對未來的安全感、獲得感。同時,可考慮每年拿出國有企業淨利潤的10%用於全民福利金,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足以釋放更強大的消費潛力。畢竟,不論是基於大國博弈,還是民族偉大復興,國有資產是用於儲蓄,還是用於消費,最終取決於其所帶來的掌控力和獲得感,而消費所迸發的經濟社會掌控力,在廣度深度高度上都優於資產。
安得病身生羽翼,長隨沙鳥自由飛。美國宣戰全球貿易,警示當前自由貿易體系確實存在挑戰,現在是爭奪全球自由貿易新秩序話語權的尖峰時刻。消費是經濟的歸宿,是經濟的驅動機也是經濟的前哨站,中國需加速消費驅動轉型,用14億人口的深度大市場,參與到新自由貿易秩序的重塑中。將部分資產從供給端轉向消費端,是經濟發展所需,也是大國博弈所訴。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京東宣佈:達達員工逐步升級至20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