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射鵰》,你們不想吃缽缽雞嗎

春節檔比較火的幾部電影,最抗打的是哪吒2,一部動畫片。
這種局面倒也不全是中國動畫電影做得牛上天了,主要原因是其他幾部太垮了,越有活人,越垮,比如《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去看《動物世界之雕的噩夢》,都比看這個電影有收穫。

據說拍《射鵰》也花了不少錢,可能主要用於投資徐克學習「五分鐘講完一部電影」的短影片技術,還得在電影院放PPT,旁白都不夠寫的了,下次再拍電影不如直接把劇本發給觀眾,大家一起念。

說真的,我們這批中年人,誰不知道《射鵰英雄傳》啊,誰不知道徐克啊。結果活了半輩子,現在還真不敢說知道了。

有點難評。

按說以徐克的功力和經驗,不應該有勇氣交個這麼奇怪的作業呀。
想來想去,這勇氣怕是來自於那龐大而又知性的肖戰粉絲團,搖旗吶喊提供票房保障的妹妹們。
她們也許根本不在乎你拍的是什麼,劇情是啥,情懷在哪,有沒有邏輯,技術是否過關,劇情有沒有魔改……她們只在乎她們的哥哥鏡頭多不多,人設帥不帥,有沒有拍出哥哥最迷人的45度仰視絕世盛顏。
可是問題在於:徐克粉們不買賬啊!
褲子都脫了,就給我看這?
這群徐克的情懷粉們,大多都已是油膩中年,三高禿頭還脂肪肝,衝著徐克買的電影票,然後發現竟然和一群少女粉共享了這個放映廳。
那你這電影玩的到底是哪波情懷,就沒法定了。
想多賣票多賺錢,肯定是討好鮮肉粉們,因為她們一擲千金起來親孃都攔不住。

但是徐克出馬拍武俠,這不明擺著在勾引老一輩武俠片初代老粉嗎。

徐克這就不聰明瞭,既然少女粉無論如何都會貢獻票房,那你應該緊著一頭哄啊,哄好金庸迷和武俠粉,這才是王道。

但是你看看自己拍了點啥。
既然有原著,能不能稍微收著點改。郭靖還未成年呢就把歐陽鋒打得滿地打滾,這也就算了,那個深入人心古靈精怪的黃蓉,這回造型跟地道戰裡爬出來的一樣,還在亂墳堆裡速悶缽缽雞,算幾個意思?

她是來給小朋友們上物理課的,一邊上墳一邊利用金屬導電原理在那引天雷,轟隆隆哐啷鐺,缽缽雞悶熟了。

天雷滾滾,直衝我的天靈蓋,肚子也餓了。
物理課完了穿插了一些哲學與玄學思辨,郭靖黃蓉在倆山頭上靠著分別引天雷形成了空氣的共鳴,也找到了靈魂的歸宿。
這些也不重要,如果郭靖人物塑造飽滿也行,但這個片子裡郭靖就像個口號精,老說絕不讓這片土地被踐踏,最後幹了啥呢。
宣傳的時候一口一個“襄陽保衛戰”,還以為這“俠之大者”是有什麼戰爭大場面,結果呢,看了半天,連個仗都沒打起來,我只記住了天雷缽缽雞。
我們小時候,物資相對貧乏的年代,到處借錄影帶躲著父母偷看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的朋友有嗎,舉個手。
徐克可是一代武俠片的神啊,《新龍門客棧》裡幾個人分別當過我的童年陰影,至今忘不了那些個眼神,每個在黃沙裡飄著的頭髮絲上都寫著“武俠”倆字。
徐克獨有的“武俠美學”,我一直覺得至今人出其右。
現在徐克是咋了,就算抄自己30年前的作業,都能比這強點吧。
不知道的還以為徐克拍的是哪吒3呢,除了有真人,其他都是在隔空推送,玩的是90年代街機版氣功鬥毆那套。
一個右鞭腿,一個左正蹬,一個五連鞭,回頭一看,風雷呼嘯,火光四起,而比武的對手連肺都沒頂到一個,全靠意念在群毆……這叫武俠片?

郭靖那個「九陰真經」啊,我看不行就接個哈利波特代言吧。

跟女巫魔法堪稱姐妹篇,再叫上張無忌一塊兒,把哈利波特的掃把扔了,反正你們會乾坤大挪移。

歐陽鋒大爺,彷彿是好萊塢的驚奇隊長走錯了片場,大鐵頭創飛全場,宇宙無敵老超人,橫掃千軍萬馬。
反正如果要看你想看的那種“武俠”,這個怕是不行,這是科幻片,真的,再多拍一點就快用上義大利炮了。
跟我同齡的好朋友,看完《射鵰》之後說得回家陪孩子看兩集天線寶寶,才能迴歸現實,恢復平靜。

唉,我現在也幾乎沒有走進電影院的慾望,自從前幾年院線片被某些喜劇小品演員control了之後,我覺得中國電影已經進了ICU。

好電影少之又少,一年比一年少,少到不能更少了。今年有個《射鵰》,我還心裡一顛,感覺沒準有戲。

誰知道看著看著只想吃缽缽雞。

咱也不知道,到底是現在的製作團隊真心不想做點好東西呢,還是被什麼暗物質給綁架了。

你說拍不出好電影吧,人家哪吒2就挺打動人的,中式暴力美學都線上,一看就是把錢全用在技術上。所以花多少心思出多少效果,觀眾也不是傻子。
人家就搞簡單的感人,純粹的情感和矛盾,一個動畫,也能做得比頂流拍的好看很多。
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在“創新”裡更上一層樓,也有可能會被創死的。
有些東西也沒必要創新,經典就是經典,簡單樸實和真誠永遠是法寶,把錢用到刀刃兒上而不是花在所謂流量咖和洗腦宣發上,也能省下不少。
可現在呢?有人的電影,沒有人味。沒人的電影,倒全是人味。
總之,就是一個字:挺失望。如果你不是肖戰粉,射鵰就不值得了,你還不如去看熊出沒。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