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蘇州開搶了

歡迎加入投資界讀者群
搶人搶專案。
作者 I 吳瓊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投資界-解碼LP獲悉,昨日(7月10日)在2025高校技術轉移轉化大會暨第二屆蘇州國際科創大會、第十七屆國際精英創業周開幕式上,蘇州一舉發布兩大百億級基金。
其中,蘇州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專注於重大產業領域“鏈主級”專案,單一專案投資額不低於5億元,瞄準蘇州“1030”產業體系發展。同一天,總規模100億的蘇州人才壹號基金也正式釋出。
搶人、搶產業,蘇州吹響號角。
蘇州,一天兩隻百億基金
具體來看,蘇州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由蘇州國投集團牽頭市、區兩級國資聯動設立,由蘇州國投集團下屬蘇州產業投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總規模100億元。
其中,蘇州國投集團成立於2023年,是蘇州市屬唯一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積極打造蘇州重大產業投資基金、蘇州國企高質量發展基金、蘇州城市創新發展基金三個百億基金叢集。
今年5月,蘇州產業投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蘇產投)成立,是蘇州國投集團控股,元禾控股及蘇創投集團戰略參股的私募股權管理平臺。
本次大會上,作為蘇州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管理人,蘇產投正式亮相。據悉,作為蘇州國投集團積極佈局產業投資領域的重要載體,蘇產投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佈局,進一步提高資本運作專業化水平,切實提升重大產業專案培育效能,以產業投資創新策略精準鎖定重大產業專案,助力蘇州構建世界級產業叢集新格局。
投資方向上,基金專注於重大產業領域的“鏈主級”專案,全方位助力蘇州“1030”產業體系升級發展。
蘇州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翟俊生介紹了更多細節:基金投資以直投為主,單一專案投資額不低於5億元,投資方向關注蘇州終端鏈主企業及在關鍵環節掌握稀缺資源、核心技術的重點企業專案。
同時,服務國家、省級戰略佈局,積極引導央企在蘇產業佈局;前瞻佈局人工智慧等具備顛覆性技術潛力的重大產業專案,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推動前沿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突破。
此外,蘇州人才壹號基金也正式釋出。該基金由蘇創投集團作為發起人,總規模100億元,首期25億元,存續期15年。同步設立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生物醫藥、文化創意、青年創業等子基金,重點投向領軍人才、賽事選手、初創企業和硬科技。
該基金籌備已久。自今年初,蘇州市便釋出百萬人才新增計劃、百校千企聯盟和百億人才基金“三百工程”實施方案。上個月,蘇州人才壹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成立。
企查查資訊顯示,該人才基金由蘇州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蘇創投集團)、蘇州創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創元集團)、蘇州資產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國投)、蘇州天使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蘇州天使母基金)共同出資。其中,蘇州天使母基金擔任私募基金管理人。
此前百億人才基金實施方案曾提及,基金將投向四方面——一是投領軍人才,重點支援國家級、省級及市級人才和團隊;二是投賽事選手,重點支援在國際創客大賽、全球科技雙創大賽、青年精英大賽等“贏在蘇州”系列賽事叢集中脫穎而出的優質人才專案;三是投初創企業;四是投硬科技。
一天釋出兩隻百億基金,蘇州搶人、搶產業步伐更快了。
搶人才,搶專案
蘇州發力
縱觀這次大會,一個關鍵詞浮出水面——“鏈主”。
所謂“鏈主”,即在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由市場自發形成的主導企業或核心企業,鏈主企業,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能吸引、帶動關聯企業,向產業鏈集聚,引領產業鏈發展。
放眼望去,全國各地產業之爭,無一例外都在探索“鏈主”模式,透過重點扶持在產業鏈上居於“鏈主”地位的龍頭企業,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進而形成產業叢集,這是不少城市產業壯大的縮影。
顯然,蘇州也早已看到“鏈主”的潛力。此前蘇州已出臺培育壯大鏈主企業工作意見,建立“1030”重點骨幹企業庫,儲備、跟蹤、遴選一批基礎實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鏈優勢企業,累計推動超270家企業進入鏈主企業培育庫,透過標杆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壯大。
一家龍頭帶來一條產業鏈的故事在蘇州上演。以吳中區為例,這裡坐擁玖物智慧、科沃斯、綠的諧波、追覓科技等鏈主企業,從而帶動了一系列中小公司聚集在吳中區,完善的產業鏈使得各個環節的企業可以互相配合,形成協同效應。如今,這裡機器人+人工智慧企業總數已經超過1000家,產業規模達到1600多億元,形成了涵蓋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人工智慧、本體制造、系統整合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猶記得去年底,蘇創投集團與博瑞醫藥、科沃斯、旭創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龍頭企業,聯合發起設立8只鏈主企業基金,總規模22.8億元。蘇州一批龍頭企業,紛紛下場做起“鏈主基金”,一方面可以幫助龍頭企業沿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投資,增強自身業務能力;另一方面也將助力當地不斷補鏈、強鏈,提升整體產業鏈韌性及安全性。
“鏈主”發揮聚集效應,人才也不可或缺。正如蘇州設立百億人才基金,重點支援蘇州市“1030”產業賽道的人才專案。根據蘇州政策,凡是來到蘇州的青年人才,符合要求的都有機會拿到交通、住宿、生活等補貼,以真金白銀吸引人才聚集。
一張極具想象力的產業版圖將在蘇州鋪開。清科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2024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地區分佈中,江蘇以1603起案例居於首位。其中蘇州投資活躍度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交流下來,每年不少投資人都提到會經常到蘇州出差。
隨之而來的,則是蘇州逐漸形成“1030”產業體系,包括電子資訊、裝備製造、先進材料3個萬億級產業和11個千億級產業,獲批6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叢集、3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叢集和1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
今年夏天,一場“蘇超”火爆全國。其中蘇州、無錫、常州因排名靠後而被網友調侃。如今賽程過半,蘇州已悄然逆襲,排名第六。有意思的是,2024年蘇州GDP達2.67萬億元,同樣位於全國城市第六名。
產業變幻,每一座城市都在抓住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