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100億母基金誕生

歡迎加入投資界讀者群
落地階段。
作者 I 楊繼雲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蘇州最新一幕。
投資界-解碼LP獲悉,江蘇省、蘇州市正式審議透過第二批蘇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組建方案,這意味著,第二批4只總規模105億元蘇州市戰新基金正式進入落地階段。
站在歷史的長河看今天,城市間產業格局紛繁鉅變,全國主要城市正在大舉透過創投力量培育新興產業。蘇州的決心,也是中國城市產業競賽2.0時代的一抹縮影。
100億母基金+5億天使基金
正式落地
先從今年2月說起,彼時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集中舉辦簽約儀式。共設22只專項基金,總規模408億元,涵蓋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11個設區市和4戶省屬企業。
其中,蘇創投集團與江蘇高投集團簽約4只專項基金,總規模105億。細看下來,這4只落戶蘇州的基金分別為:
蘇州人工智慧產業專項母基金,總規模60億元;蘇州低空經濟產業專項母基金,總規模20億元;蘇州新型能源及智慧座駕產業專項母基金,總規模20億元;以及蘇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天使基金,總規模5億元。
如今,4只專項基金正式進入落地階段——
蘇州人工智慧產業專項母基金擬落地蘇州工業園區。這是國家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已構建“晶片研發-演算法開發-場景應用”全鏈條產業生態,集聚1800多家企業,2024年產值突破1200億元;
蘇州低空經濟產業專項母基金擬落地常熟。近年來常熟率先佈局低空經濟產業,建成特種無人機產業園、eVTOL產業園等專業載體,2024年以來,常熟全市共有低空經濟領域新簽約專案41個,計劃總投資83.4億元;
蘇州新型能源及智慧座駕產業專項母基金擬落地張家港。張家港新能源產業叢集效應突出,2024年新能源產業以氫能為引領,產值超400億元;
蘇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天使基金擬落地吳中區。吳中區與“大院大所”的合作日益加深,已集聚高校院所11家,新型研發機構7家,科技機構11家,匯聚眾多高階研發人才、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前沿創新成果。
至此,江蘇省戰略新興母基金在蘇州共佈局了7只基金,總規模240億元——包括此前總規模120億的高階裝備、生物醫藥專項母基金,以及規模15億的未來產業天使直投基金。
兩批戰新基金既立足了蘇州主導優勢產業,如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尋求產業叢集化發展的更進一步;也瞄準了新賽道,如人工智慧、低空經濟,進行提前佈局;同時透過高校成果轉化基金,服務產學研深度融合。
中國城市產業競賽2.0
城市產業競賽永不休,蘇州正飛速發力。
上個月,投資界-解碼LP同樣獲悉,蘇州正在由蘇創投牽頭籌建的各類專項產業基金、人才基金等總規模近千億元,其中首批基金規模700億元,涉及五大行業賽道,以及併購基金、天使基金等各種基金型別。
這是一次蘇州創投的全面整合。其中,分別籌設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基金、50億新能源產業基金、100億元人工智慧產業基金、100億元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50億元空地網聯基金、100億元人才基金、50億元鏈主企業基金等,此外還針對性設立了總規模100億的戰新強鏈併購基金。
放入到蘇州“1030”產業體系來看,這批基金佈局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重點產業叢集、重點產業鏈。目之所及,一張極具想象力的產業版圖將在蘇州鋪開。
再將目光放大到整個江蘇省,產業競賽的號角早已吹響。時間回到2024年6月,江蘇省引導基金迎來史無前例的重大規模佈局——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正式落地,總規模500億元。
8個月後,江蘇省級母基金已先後推動兩批共36只、總規模914億元的產業專項基金組建或簽約成功,多個產業子基金註冊落地,彰顯了“江蘇速度”;因構建了省級母基金-產業專項基金-產業子基金的三層基金架構,跑通了“江蘇模式”。
今年以來,江蘇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活躍起來。
2月,江蘇南京先進製造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簡稱“南京先進製造母基金”)正式成立,目標規模50億元人民幣;
4月23日,作為江蘇戰新母基金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之一,總規模30億的江蘇常州高階功能材料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也順利完成工商註冊登記……
放眼全國,江蘇一直是創投熱土。清科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江蘇新募基金數量602只,募集總金額1718億元,位居全國前列;投資案例數1603起,總投資金額818億元,位居全國首位。南京、蘇州、無錫等地早已成為VC/PE出差去募資、投專案的熱門目的地。
創投興則產業興。城市之間的命運轉折點,或許隨著這些產業基金的落地已被悄然寫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