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資企業最多的地方,是它

一起事件,揭開了中國最強地級市與日企的緊密聯絡與深厚淵源。
江蘇是日本企業投資中國的重鎮,蘇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截至目前,江蘇日企累計超過6800家,其中蘇州累計引進日企3000多家,幾乎佔了全省的一半。日本是蘇州的第六大貿易伙伴,也是蘇州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在蘇定居的日籍人士超過5000人。
從1984年首家中外合資企業開始,日企在蘇州已經深耕40年。它們關係著蘇州的就業與稅收,也關係著蘇州的轉型與發展。

蘇州日企數量佔江蘇近半
蘇州市乃至江蘇省的第一家外資企業,便是來自日本的蘇旺你有限公司。
1984年前後,崑山還只是蘇州下轄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城,人均年收入僅401元,在蘇州八區縣中墊底。為改變困境,時任崑山縣縣長自費興辦工業開發區,並迎來了第一位外商——日本蘇旺你株式會社社長前來實地考察。
然而過於落後的交通狀況讓人望而卻步,為此,崑山領導拿出縣財政賬面上僅剩的300萬元修建公路,最終打動了這個主要生產手套、帽子等針織產品的日本公司,在此投資設廠。為了給蘇旺你辦理落地手續,招商人員先後往北京、南京跑了100多次,令人動容。
1984年,日資企業蘇旺你落戶蘇州崑山。圖/網路
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日資企業陸續在崑山、蘇州乃至江蘇投資設廠。資料顯示,目前在江蘇的日企累計超過6800家,總規模居中國前列。其中蘇州全市累計引進日資企業3000多家,幾乎佔了全省的一半,是全江蘇乃至長三角當之無愧的日資高地。
2022年公佈的一組資料,能夠說明日企對蘇州的重要性——截至2021年,日本是蘇州的第三大外資來源地,累計實際使用日資136.4億美元,佔全省的53.9%;豐田、松下、日立、三菱、住友、永旺、愛信精機等44家世界500強日本企業在蘇投資,涉及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通訊、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
2013年-2022年的十年間,蘇州累計使用日資47.1億美元,佔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7.4%。同期累計使用香港、東盟、歐盟、美國外資佔比,分別為42.1%、9.6%、7.2%和4.4%。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傷人事件發生地蘇州高新區,還是高地中的高地。自1993年首家日資企業——日本電波工業有限公司入駐以來,松下、佳能、住友、富士膠片等知名日企相繼入駐,不斷增資擴產。資料顯示,目前蘇州高新區日企數量超過700家,其中包括18家世界500強日企,數量高居全市第一。
此外,高新區還集聚日資總部機構20家,其中三菱化學設立財務共享中心,整合管理在華22家子公司財務業務;日本電波將蘇州公司打造成涵蓋物流、生產和管理的綜合性總部;尼得科蘇州總部是與日本滋賀總部研發中心並列的全球重要研發基地;太陽油墨蘇州公司是設立在海外的唯一高階防焊油墨研發中心……蘇州的產業轉型升級,日企貢獻了不少力量。

曾是蘇州第一大貿易伙伴
與日企的緊密聯絡,讓日本成為蘇州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
根據蘇州統計年鑑,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日本曾是蘇州第一大貿易伙伴。2001年,蘇州對日進出口總額63.4億美元,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26.8%。彼時,蘇州對美國、臺灣進出口總額分別為37.4億美元、27.5億美元,佔比15.8%、11.6%。
此後隨著蘇州外貿夥伴擴充、外貿規模擴大,日本貿易伙伴地位有所下滑,但也能保持前列。2022年,蘇州對日進出口貿易總額326.7億美元,約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5%、全省對日進出口總額的一半。日本成為蘇州第六大貿易伙伴,重要性依然不容小覷。
根據《蘇州日報》此前報道,蘇州對日出口主要集中在機電音像裝置、紡織原料及製品和運輸裝置,對日進口主要集中在機電音像裝置、化工產品和光學醫療儀器等等。
也正是對日貿易如此重要,在此前疫情放開之際,蘇州出海搶單的首站就選定了日本。2022年11月17日,由88人組成的蘇州經貿團從蘇南碩放機場包機飛抵日本東京,這是疫情爆發以來,蘇州首次以團隊形式赴海外進行商貿交流。
招商的成果也十分顯著——7天時間,蘇州12個招商小分隊拜訪62家企業和機構,達成投資意向專案32個,意向投資額18.6億美元;外貿企業拜訪日本客戶200餘家,爭取新訂單金額超10億元。

在蘇定居日籍人士超5000
商務往來如此頻繁,蘇州也逐漸成了很多日本人的“第二故鄉”。
日本外務省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0月1日,在蘇州定居的日本人有5312人,在日本公民聚居的海外都市圈中排名第37。其中蘇州日資高地——蘇州高新區,常駐日本友人約達4000名。
高新區之所以備受青睞,除了這裡聚集最多的日企之外,還擁有大量日式生活場所。比如為解決日企員工子女教育問題而設立的蘇州日本人學校,森茂診療所、中日友好門診等對日服務醫療機構,泉屋百貨超市、永旺夢樂城等日資購物中心,三井住友等日資銀行,甚至還有日資發展月刊《新之news》。
位於蘇州高新區淮海街,最初就是特意為日企員工打造的。街道於1994年初建,全長550米,日式風情的燈箱與招牌隨處可見,夜景尤其絢爛。近年許多網友穿和服來此打卡,儼然成了體驗日式風情的網紅街道。
蘇州以及下轄的縣(市、區),先後與日本20多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包括蘇州與池田、金澤,高新區與熊本等等。蘇州會定期舉辦寒山寺迎新納福、中日企業家櫻花跑、日商俱樂部座談會等活動,日企也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捐資助學、扶貧幫困。
江蘇首例外國人實獻遺體捐獻,就來自一位日本老人。2017年3月,87歲的北川光男在蘇州吳江的住所內去世,遺體捐獻給了蘇大醫學院。據媒體報道,北川光男、北川十寸子夫婦2003年從日本大阪來到吳江開辦服裝企業,從事特種刺繡技術。
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蘇州與日本的友好互助同樣令人記憶深刻。當年3月,在瞭解到蘇州急缺口罩後,來自日本金澤、池田、龜岡市捐贈的5萬隻口罩便火速抵達蘇州。此後數月,蘇州也屢屢向日本捐獻防疫物資,並留下“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等字樣。
良好的營商環境、高效的行政服務加上完善的生活配套,助力蘇州成長三角日資第一高地;由此而來的日資企業與專案,也為蘇州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保持開放、良好的營商環境與公共服務,無論何時都是重中之重。
參考資料:
[1] 各地統計局、政府官網
[2] 蘇州有多少日企?政研院
[3] 蘇州為招日本企業有多拼?華商韜略
[4] 2973家日企匯聚蘇州形成日資高地.蘇州日報
[5] 組團出海搶訂單的背後:既是自救,也是報團取暖.中國小康網
[6] 邁入“700+”時代!蘇州這個“日資高地”再攀新高.新華日報
[7] 從日本直接轉場韓國,蘇州這個招商團真能拼.新華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