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蘇州正在由蘇創投牽頭籌建的各類專項產業基金、人才基金等總規模近千億元,其中首批基金規模700億元。
從整體來看,這些基金都將圍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深耕蘇州“1030”產業體系。
從具體的單個基金在產業版圖的落子來看,則可以看到一個圍繞向“新”主旨展開的“從0到N”“有中塑優”“優中做強”佈局思路。
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基金,50億新能源產業基金,是對蘇州優勢產業的再加碼。其實圍繞蘇州的裝備製造、先進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優勢產業,蘇創投已早有基金佈局:蘇創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基金、蘇創新能源基金、蘇創制造基金、蘇創高新基金、蘇創數字新興基金……每一隻基金都標註下在蘇州打造優勢產業程序中創投資本的助力,也在為優勢產業延鏈強鏈,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
而戰新強鏈併購基金,則是以整合為手段,推動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優中做強。根據籌設計劃,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實際投資時可放大資金槓桿,撬動保險資金、銀行資金、私募基金等共同參與交易標的,預計形成首期150億的併購標的,助力企業透過併購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完善產業鏈佈局,迅速提升規模與競爭力,亦可賦能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做大做強本地上市公司,增強企業全球產業鏈話語權。
人工智慧、具身機器人、空地網聯,目前在蘇州都有一定的產業積累,但仍需政府從戰略引導層面“扶上馬送一程”,也需要資本的精準澆灌、耐心滋養,幫助其鍛造出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優勢。
目前,蘇創投旗下在管的20只處於投資期的直投基金,均可對人工智慧產業開展投資。100億元人工智慧產業基金、100億元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是對今年蘇創投圍繞人工智慧領域擬新設系列相關產業基金的整合,意在為蘇州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慧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50億元空地網聯基金則包括20億元智慧座駕基金、20億元低空經濟基金和10億元空地互聯基金,主要聚焦空地互聯、低空經濟,以及智慧網聯汽車與低空經濟融合發展等領域,以基金為抓手,整合資源引進培育低空重點企業、鼓勵低空科技創新、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最佳化低空經濟發展環境,為蘇州向“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示範區和千億產業規模”總目標奮進提供資本動力。
100億元人才基金,50億元鏈主企業基金,50億元涵蓋未來產業天使基金、高校成果轉化基金、概念驗證基金等在內的早期投資基金群,其實聚焦的並不是“0”,但是從產業培育上來看,則是希望透過人才的創新、產業鏈式的投資、從創新策源端的發力,為產業謀一個“從0到N"的全新可能。
以人才基金為例,其實從2020年開始,蘇州就發起設立了姑蘇人才基金,首期規模2.1億元。此後,又相繼設立二期、三期、四期,單期規模均在5億元以內。
目前蘇創投正在牽頭組建的百億級人才基金,期望帶動社會資本投資人才企業,全力滿足人才科技企業創新的融資需求,從而吸引擁有智慧財產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團隊,透過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變革、打造拳頭產品等,為產業激發新動能。
同時,蘇創投也在積極推進旗下天使基金與人才基金的聯動,尋求兩大基金品牌疊加的最大優勢。
全新的千億基金群,也是對蘇創投基金矩陣的有力補充。
當前,沿著企業成長的孵化期→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蘇創投已經對應佈局了專注成果轉化→天使投資→VC→PE→產業投資不同階段的基金矩陣。
由蘇創投管理的145只總規模超2600億元的基金群,形成了以天使母基金、蘇州基金、蘇州戰新母基金、政府專項產業引導基金為代表的母基金陣列,以各類姑蘇人才基金、專項產業基金、市場化募集基金、併購基金為代表的直投基金陣列。
放入到蘇州“1030”產業體系來看,蘇創投的基金佈局幾乎覆蓋所有的重點產業叢集、重點產業鏈。
來源:蘇州創新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