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關注毯叔,看更多金融乾貨
文章來源:大貓財經Pro(ID:caimao_shuangquan)
作者:貓哥

在特朗普上任的前一天,tiktok在美國就要被禁了。
美國年輕人,已經開始尋找“下家”了,而被潑天流量選中的,就是小紅書,在美區登頂之外,還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領APP榜第一。

英語+洋麵孔,小紅書一下被“tiktok refugee”(tiktok難民)佔領了。
有資料說,一天之間,小紅書湧入70萬新使用者。
為啥是小紅書呢?美國人其實也苦猶太資本久矣。
一夜之間,扎克伯格的天塌了。
Facebook、Ins、Threads,Meta系的社媒一大把,真的把Tiktok禁了,Meta肯定是最大受益者,但是架不住使用者不買賬,畢竟特朗普都是Meta系的受害者。
現在,特朗普跟馬斯克重修舊好,也不願意搭理扎克伯格。
Tiktok打破了猶太資本構築的“美國天堂”資訊繭房,大家自然不想再回到那裡面去,當那些靠tiktok吃飯的網紅們,就更不用說了。
甚至乾脆,連美國的產品他們都不想用,即便美國宣傳了很久的“資料隱私問題”,也沒法給他們洗腦了。
主要原因是:討厭Meta、討厭扎克伯格、討厭美國的審查制度。
很早就有美國人發現了小紅書這個寶藏,“如果每個人都知道這個APP,扎克伯格就要哭了”。

小紅書雖然在全球應用市場上架了,但是並沒有專門的海外運營以及本土化的適配,這恰恰成了他們選擇中國APP的理由。
你看看,不搞黃色,不搞政治,還是能吸引使用者的。

中美網友開始互相文化輸出。

“一起學英語”的直播越來越多,但是大家發現,美國人的英語也沒有特別好,一些學生乾脆把小紅書當成搜題軟體,讓美國人幫忙做英語題。
結果,“老外”的正確率,還不如“老內”。
不過,美國人來了,還有意外之喜,中美年輕人,“對齊了顆粒度”。
中美的普通人實現了直接對話,不少人破防,畢竟那些靠都市傳說、媒體以及“中間商”們渲染出來的刻板印象,都崩塌了,外面的月亮也沒有特別圓。
有意思的是,中美網友直接“對賬”。
比如,美國普通人的收入狀況,不少美國人曬了自己的賬單,低的有800美元/月,而高的也有月薪過萬美元,一般來說,3000-5000之間,算是主流。
按匯率算完,2.1萬-3.6萬人民幣,算是高收入,但是吧,美國人自己提供了有些人故意忽略的因素,那就是稅以及各種成本。

一個明尼阿波利斯的居民,曬了自己的賬單:
1、房租肯定是大頭,一個一室一衛的房子,差不多佔到月收入的30%;
2、水、電、煤氣、網路、通訊很貴,月消費680多美元,佔到收入的15%;
3、醫保+商保,350美元,佔到收入的7%;
4、雜貨店、餐館大約300,佔到6%;
5、車貸400,佔到8%左右;
6、留給儲蓄或者投資的錢,大約是1000美元。
能有儲蓄的錢,算是不錯的了,從他的消費賬單來看,也是極度節省和可以壓縮開支,畢竟美國人自己也說,300美元下館子,是真心不夠。

世界是參差的,但是在網際網路上,世界也是統一的。
破防的美國人,也鮮有優越感:
1、美國稅是真的高,月薪4000美元,年薪4.8萬美元,繳稅1.1萬,稅率大約是23%;
2、房租也是真貴,在一些大城市,房租最高的能佔工資的一半,有些人房貸和租金持平,不買房完全是因為沒有首付,還沒6個錢包;
3、一個共識是,想要高工資,也得靠學歷;本科是基礎,私立大學的學費也高,想念完大學,一般人也得靠貸款,而貸款利率能到8%,比中國房貸還高;
4、公共交通不行,家家有車,但也就是家家要養車,按揭+保險+油,支出很高;
5、免費醫療?呵呵,寧願走路去醫院,也不叫救護車,3000美元一次,一個尿路感染住院1天,2.5萬美元;
6、不少美國人光靠一份工,也養不起自己,有人不得不打兩份工。

那些曾經被叫做常識的東西,拆開一層層的包裝,真實地展現出來了。
當然了,也有中國人羨慕的地方。
美國人心大一點,月光就月光,不會爭著做卷王,工薪族的8小時工作制,還是能保證的,加班也能有加班費。
有人說,這是一次“洋悟運動”,悟出來的都是真實的對方,在一個充滿濾鏡的平臺,互相看到了沒有濾鏡的樣子。
你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在努力生活,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毯叔盤錢」所有內容繫個人觀點,僅以交流個人想法和分享知識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讀者結合個人財務狀況,獨立決策。
最後給大家發兩個福利:
第一個福利,掃碼加我微信,送你一份我整理的《打工人財富規劃全景地圖》

第二個福利,掃碼加入我的免費知識星球【毯叔陪你慢慢變富】
加入後可以看到我每日更新的認知和思考,限時免費,馬上滿10000人了👇

為防失聯,點選👇關注毯叔私人小號
回覆“盤錢”領30本搞錢神書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