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點燃了21世紀的洋悟運動

1月14日,中國人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的小紅書已經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小紅書了。
數以十萬計的美國網民以“TikTok refugees(TikTok難民)”為名,湧進了小紅書。
一時間,小紅書推薦頁面全都是美國人的帖子,眾多網友紛紛感嘆:
這都給我幹哪來了?
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美國國會發布禁令要求TikTok在19日前“非賣即禁”。
看字節跳動根本沒有賣的意思,於是美國人紛紛提前跑路。
想在TikTok被禁後,自己還能有個自由的app用。
本來吧,這事並不複雜,主要是美國人的逆反心理的一種體現而已。
你不是說TikTok是中國間諜嗎? 
那我乾脆直接把我的個人資料送給一個純種的中國app。
這樣你說“tiktok威脅美國人個人資料安全”的藉口不就站不住腳了嗎?
本質上,這屬於一種“你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的“網路行為藝術”。
在擁有語言隔離和文化隔閡的當下,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但很快,事情變得有趣了起來。
越來越多的中國網友和美國網友,在沒有監管、沒有濾鏡、沒有“中間商”的形勢下,開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民間—民間交流。
中國網友戲稱為“對賬”。
結果對賬的結果,讓無數美國人破防了,或者說“悟”了:
我們美國人被騙太久了!
於是,一輪轟轟烈烈的“洋悟運動”就此展開。
1 洋悟運動
何為“洋悟運動”?
其實主要指的是中國和西方的資訊隔離牆塌了。
這個隔離牆是一體兩面,一面是中國公知刻意美化西方世界,另一面是西方政客和媒體刻意醜化抹黑中國。
咱們都知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公知壟斷了對西方世界的解讀。
他們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民主”、“自由”、“人權”的西方世界。
比如德國良心下水道、美國霸氣小護照、日本馬桶水能喝、紐約下雨不會澇等等。
雖然這些內容經不起推敲,但在那個資訊隔閡還比較嚴重的時代,還是矇蔽了不少中國人的。
不過既然是虛構的,那自然是要從神話變笑話的。
隨著大量中國人走出國門,對西方世界有了更為清晰客觀的認知,發現外國的月亮也不圓。
外國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無論是社會制度還是治理模式都有很多缺陷,也有相當多不如中國的方面。
於是,公知信譽破產了。
“公知”這個詞在中國,漸漸成了貶義詞。
但是因為歐美傳統媒體壟斷,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誣陷和造謠,國外民眾依然處於資訊繭房之中。
美國人看中國,大概和中國人看印度+朝鮮差不多,又專制又窮又落後。
不過,這次美國人湧入小紅書,卻讓美國人集體認識到了另外一箇中國。
因為湧入的美國人以普通人居多,所以他們和中國人交流的,也是以吃飯、住房、薪水、醫療等日常生活為主。
結果誰能想到,光一個吃飯,能把美國人整破防?
在中國,一碗飯幾個菜,只是基本操作。
不說每頓都吃吧,起碼每天都吃,不算什麼。
但是在美國人看來,這妥妥就是奢靡之風!
美國人平時咋吃飯?
無非也就是啃個漢堡或者甜甜圈,湊合一下就是一頓飯。
像幾個菜這種“正經吃飯”,可能要幾天才有一次!
而且大都是以預製菜為主。
為啥?
因為美國食物貴啊!
說實話,中國人想象不到,美國人居然很多人要為買食物發愁,甚至搞出了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神操作。
比如“分期買菜”有的美國人買菜還要分期按揭!
比如“午餐貸”由國會成立午餐基金給學校貸款,學校再訂購製作食物提供給學生。
如果家庭無力承擔學生昂貴的午餐費用,金融公司會提供貸款,併產生利息,學生畢業後需要還款。
比如“狗屎軍糧”在中國人看來,軍隊因為重體力勞動比較多,所以吃得好是天經地義的。
但事實上呢?
從美國各個軍種曬出的日常伙食來看,根本不能算是人吃的!
沒比韓國人好多少!
一個美國人就這樣留言:
“從來沒想到自己感受到文化衝擊的時刻,居然是看到中國菜市場和超市的生鮮、蔬菜區,中國人居然負擔得起生鮮蔬菜水果這些東西。”
再看看工作。
因為中國人比較厭惡996,所以自然很關心美國是不是非常關心勞動者?
是不是美國人都是8小時工作制?
美國人回答:
事實上我們一天只工作6小時(不夠8小時,企業主就不用交完整的醫保,工資也不用給足),但是這樣的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所以很多人得打兩份工。
看上去每一份工作6小時,但是加起來就是工作12小時,這也只能維持溫飽。
同時美國在計算就業的時候,會將這個統一計算,所以美國的就業率很高。
這樣一來,員工不能摸魚,老闆用人成本低,美國就業資料高,“皆大歡喜”。
還有一個美國中年女性,也說了類似情況:
她長女懷孕了還每週工作6天,每天12小時。
他們租住在兩居室的拖車裡,夫妻倆商量後發現妻子工資高,就讓丈夫照顧家,妻子出去拼命工作攢錢。
終於小兩口買了22萬美元的房子,這已經是他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了。
然而今年銀行告訴她長女,他們房子的住房險和房產險等都漲了,一個月要交2300美元。
臨近聖誕節,她女兒被裁員,沒有了收入,於是這次換丈夫出去找了一週6天的工作,她自己也拼命找工作。
不這樣的話,他們的房子可能就會被銀行收回。
這位母親越說越氣,說自己在軍隊服役了很多年,曾經覺得很驕傲,但現在只覺得羞恥。
因為這個國家根本不在乎掙扎的人民!
更讓美國人震驚的是,“中國有的公司居然還有食堂?他們中午甚至還能自由支配兩小時的午休時間”?
收入問題也是美國人吐槽的點。
中國人認知中美國工資很高,但從梳理出的美國工薪階層工資來看,並不高。
小學老師:3100美元。
保險公司職員:2500美元。
華盛頓洲雞尾酒服務員:底薪1800+美元,全靠小費活著。
腫瘤科醫生辦公室文員:2200美元。
工廠主管:2800美元。
鋼鐵工人汽車工人:年薪35000美元。
洗碗工:1300-2000+美元,需要打多份工才能生活。
說實話,這種級別的薪酬,面對美國高昂的物價,恐怕日子過的要比中國月薪3000要艱難多了。
還有住房。
中國人起碼很多人都是有自己的房子的。
中國人的概念中,美國房子是永久大產權,很多移民中介和房產中介也一直用這一點忽悠中國人去美國買房。
但事實上呢?
永久產權就是個騙局。
有美國網友分享,在德州達拉斯100萬美元住房,每年地稅1.4萬,保險3500美元,物業管理費1500美元,割草費+草地維護費合計1000美元,維護和其他費用合計約1000美元,加上電視費用500美元/年。
全年總計約2.6萬美元/年。
有的州甚至還有巧立名目的“雨水採集費”,你用雨水澆花澆草坪也要給錢!
這麼算下來,一套房子,每月最低固定支出都要2000美元!
為啥美國流浪漢那麼多?
就是因為收入2000美元以下,可能很快就沒房住了。
沒房住就沒工作,沒工作更沒房,惡性迴圈,只能流落街頭,活不了幾年。
中國呢?
買房時購買支付總房款及契稅、增值稅、個稅後,只需支付物業費用,其他並無稅費。
所以美國人破防了,為啥你們住房子只需要交一次錢,而美國卻要一直交到死?
此外還有醫療。
中國人曾經無比羨慕美國的“免費醫療”,但美國人更震驚的是:你說的免費醫療的國家在哪裡?
有人說,“媽媽尿路感染,住院一天,收到賬單2萬多美元。”
有人說,“生個孩子,花了7萬美元。”
有人說,“我曾在美國使用過救護車,第一次使用時,發現自己欠下3000美元,這使我深感震撼和受傷。”
還有人雖然買了醫保,但醫保不是所有病都保的,如果你沒買到對應病的保險,那醫療費就是天價。
有一位美國網友說他在一顆牙齒斷了,這顆斷掉的牙齒,導致他的口腔腐爛了近一年。
因為他沒買牙齒醫保。
但問題在於,誰能預判自己得什麼病呢?
還有更離譜的,如果你在醫院哭,就要繳納“精神痛苦費”!
因為你給醫生造成了精神痛苦!
此外還有教育。
美國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對完賬,天塌了!
中國大學生一年學費只要798美元(約人民幣5850元),美國大學生,每年則要支付幾萬美元的學費。
一個美國法學生吐槽:
她讀書時共貸了8萬美元,在9年時間內,她償還了12萬美元,但這筆債務卻還沒有結束,因為她還欠著7.6萬美元。
為啥?
因為美國助學貸款的最低利率是5.5%至8%,還是複利(利滾利)。
70%美國大學生都陷入了助學貸款泥潭之中。
運氣好的話,20年能還清貸款。
運氣不好的話,這些貸款會比她更長壽。
哪怕奧巴馬這樣的人,也到43歲才還清助學貸款嘛。
中國呢?
助學貸款是由政府貼息,學生不用支付利息,只還本金。
如果不是有機會在小紅書對賬,美國人會以為大家都是如此,習慣且麻木了。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中國人匪夷所思的離奇事情發生在美國。
比如“救災貸款”。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在美國遇到自然災害後,會給災害受害者750美元救濟,這種救濟還是貸款。
必須一年內還上,而且連著利息一起還,要是還不上就沒收全部財產。
注意是全部財產,而不是沒收750美元的財產。
比如“每週賣血兩次”。
指有償獻血,美國每週最多允許獻兩次,這也就是說美國人一年最多可以獻血104次。
在美國,一次標準的有償獻血持續90分鐘左右,收益通常在30美元到50美元之間。
有的母親,全靠賣血收入才維持孩子的食宿問題。
還有“軍人房租”。
美國人在美軍中服兵役,居然還要交房租。
每個月軍餉1500美元,但房租要1000美元。 
比如“天價車險”。
美國平均車險,2024年是2543美元,換算成人民幣1.8萬了。
中國呢?汽車均保費大約是2777元。
等等等等。
搞到現在,小紅書已經快成了美國人的訴苦大會了。
所有人都在控訴資本家的黑心和敲骨吸髓,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人再看到中國真實狀態的時候,能夠心平氣和。
所有人都產生了一個疑問:
“到底誰特麼的才是第三世界國家”?
這就是真實的資訊傳遞給美國人後造成巨大的衝擊。
這就是“洋悟運動”,也是讓美國人覺醒的運動。
2 中國式“躺贏”
很多人覺得,這一波中國非常明顯是“躺贏”。
啥也沒幹,美國人就自己跨過太平洋來到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然後把中國真相傳播到了全世界。
那麼,中國是“躺贏”嗎?
還真不是。
原因很簡單。
如果中國真的做的不好,那麼就算美國人來了,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負面資訊,也不會找你宣傳的。
相反,恰恰是中國做的好,才有人說中國好。
其1,中國文化逆襲已見成效。
很多人奇怪的是,明明美國市場不乏Instagram和Facebook等本土社交平臺,甚至就連字節跳動,也有自己的平替海外版Lemon8(可以視為字節跳動版小紅書)。
就算TikTok被封了,美國人也可以選這些app嘛,為何捨近求遠,選擇小紅書?
其實吧,主要是海外的社交媒體做的太爛了。
有過海外社交媒體使用經歷的人都知道,你去INS或者FB,大部分內容,都是莫名其妙的懟臉自拍和一本正經的自我介紹。
各種內容想象力也很匱乏,簡單來說就是內容質量不夠高。
INS已經完全成了飯圈追星的工具,很難產生高質量內容。
Meta新開發的Reels,本來是想取代TikTok的,但因為玩的人少,生態根本沒建立起來
推特X倒是包羅永珍,什麼都有,但以文字資訊為主,和微博一樣沒有未來。
至於領英,所有人都在吐槽,這簡直是狗設計的,難用之極!
相反,中國的社交媒體,卻一直呈現出蓬勃活力,中國網友個個都很有才,說話又好聽。
為啥?
這和中國社交媒體的運營模式有很大關係。
中國社交媒體,無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快手小紅書,都是流量為王。
流量越大,自媒體創作者的收益就越大。
這樣一來,創作者就必須在激烈的內卷中,透過高質量的內容輸出,來獲得更高的曝光機會。
當然,這種流量至上的模式,容易出現一些標題黨啊、低俗黨啊、擦邊博主之類的,但這都不是主流。
主流是透過這種機制,倒逼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內容輸出,或有趣,或幽默,或高難度,或感動人心。
這些內容更容易獲得高流量,然後又帶動更多的人千方百計琢磨高質量內容輸出。
現在你去抖音搜搜,有各種炫運鏡的,有各種展示自制特效的,還有搞深度知識講解的。
各種唱歌跳舞的內容就更不用說了,很多都是MCN機構指導和訓練過的。
這種專業化的運營力量,是國外以個人為主的自媒體比不過的。
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是專業的,有專業力量指導的內容,先天要優於自己瞎琢磨的內容,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
中文社群的內容創作水平遠遠超過外國社交平臺。

我們在抖音每天刷到的幾百個優質短影片,其實是經過演算法從每天千萬個影片中篩選出來的。
本身就是優中選優,一旦發出來,那就是王炸,對國外類似平臺形成降維打擊。
一個外國人,看慣了枯燥無味的外國社交媒體,突然闖進中國社交媒體,那就相當於一個啃慣了窩頭的人突然面對一桌子滿漢全席。
哪裡還能忍得住?
所以,現在湧入小紅書的美國人,並不是曇花一現,也並不是熱衷於對賬,而是因為小紅書真的很好玩,很吸引他們。
所以才讓他們不進來了,而且留下來了。
這也算是給很多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一個新思路:
還搞啥海外版啊,直接搞個英文版就行了!
其2,歐美傳統媒體拼命黑化中國編織的資訊繭房,在網際網路時代新技術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我們都知道,歐美傳統媒體抹黑中國,從幾十年前就開始了。
在新聞報道中,歐美傳統媒體無時無刻都在肆意歪曲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
比如無端指責中國的治理模式,將中國渲染成“威權國家”;
比如在經濟領域,把中國企業正常的海外投資渲染成 “經濟侵略”;
比如社會層面,對中國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進行惡意解讀,誤導西方民眾,試圖讓他們相信中國是一個充滿威脅與負面的國家。
這個“資訊繭房” 如同厚重的屏障,將西方民眾與真實的中國隔絕開來。
對這個“資訊繭房”,中國曾經反對和反抗過,但是沒用。
為啥?
因為你沒宣傳陣地啊!
你在國外沒報紙,也沒電視臺,你想發有利於你的內容,也發不出去啊!
就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中國也試圖使用社交媒體來進行外宣,但動輒就被運營方封號。
比如疫情期間,推特就封了數千個“為中國說話”的賬號。
可是現在呢?
TikTok這樣一個不屬於美國、不受美國掌控的短影片平臺異軍突起,在全世界都佔據了主流地位。
從這時候,資訊繭房才真正出現了一個裂縫。
透過TikTok,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以直觀地看到中國的城市風貌、鄉村振興、科技創新成果等。
比如,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移動支付的便捷、5G 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等場景,都透過TikTok被大量傳播。
外國網友看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歐美傳統媒體描述的形象截然不同,從而對 “繭房” 內的資訊產生懷疑。
但是,美國政客是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他們之所以不擇手段圍獵打壓TikTok,根本原因在於其動了掌握西方輿論的霸權者的“乳酪”。
突破了美國政府對資訊的控制,讓美國民眾接觸到了更多中立客觀的資訊。
所以,所謂“為了維護美國人資料安全”,只是個名頭,為了掩蓋借法律之名行維護自身輿論霸權之實罷了。
然而,這種做法,美國人普遍認識得很清楚:
封禁TikTok,恐怕不是因為什麼“中國間諜”吧,而是為了掌控輿論霸權吧?
於是,這才有了逆反心態驅動下的“TikTok難民”,這才有了美國人“睜眼看中國”。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中國。
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社會服務與凝聚力已經超越了停滯不前的歐美國家,真實的中國資訊對老外吸引力越來越大。
僅僅是中國對外單方面144小時免籤制度,就不斷在國外社交媒體掀起中國熱潮。
當然,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有錢來中國玩144小時免籤。
這次的美國人湧入小紅書,就恰恰補上了這個短板。
讓所有美國人都能即時、無障礙地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
他們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重慶山火。
在火場延展寬度達3公里,海拔最高近1000米,附近無可用水源、無鋪裝路面,山地救火難度遠高於洛杉磯的情況下,當地政府幹部、消防官兵第一時間趕到一線。
身後則是插著五星紅旗送物資的“摩托崽兒”,扛著油鋸開闢隔離帶的父子,拿著喇叭協調物資的女孩,還有送外賣的、做飯的、遞水的、開挖掘機的……
重慶人僅用八天便撲滅了山火,那條藍色和紅色的那條“人字線”,那場面至今依然讓人動容。
再對比一下正在發生的加州山火。
要麼就是零元購,要麼就是消防栓沒水,要麼就是私人消防隊見死不救,要麼就是為了拜登視察,竟然連滅火飛機都不讓起飛了。
美國人,中國人都是人,為什麼中國人可以做到的,美國人做不到?
當美國人心中打起問號的時候,其實心中有了比較。
再透過小紅書看看中國人的基建,中國人的自動駕駛,中國人的機器狗,中國人的無人機送快遞等等遠超美國人的酷炫生活,
就會覺得自己原來生活在一個充滿謊言與欺騙編織的夢中,醒來才發現自己竟然是“楚門的世界”中的主角。
估計美國政府和一些反華議員也挺鬱悶的,他們以為封掉了TikTok就能贏得美國人民的芳心。
他們萬萬沒想到,封TikTok,意外戳穿了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抹黑中國的謊言。
說白了,紙是很難包住火的,繭房再厚,也經不住火燒。
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國,四十年出色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主義組織度與凝聚力,
再疊加一個“由我掌控”、“不受西方鉗制”的短影片平臺,就是一團熊熊燃燒越來越大的火焰。
歐美媒體拼命編織的資訊繭房註定要被燒掉。
所以,表面上看小紅書點燃了21世紀的洋悟運動是一個偶然,其實也是歷史與時代發展的必然。
價值觀輸出
可以預料的是,當美國人意識到中國社交媒體的好玩、公正、高質量,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湧入中國社交媒體,並向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蔓延。
美國網友喜歡中國社交媒體,除了對跨國交流帶來的新鮮感“上頭”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體會到了擺脫政治干擾、平等順暢交流的愉悅感。
畢竟,你在這裡可以自由評價LGBT,可以批評以色列,在美國可以麼?
在這些完全是中國掌控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由中國推動的“洋悟運動”,就是中國意識形態與價值觀輸出的絕佳機會。
說實話,在西方語境下,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負面詞彙。
受此薰陶,大部分美國人提起中共,首先想到的就是意識形態的敵對,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感。
但現在,是讓他們見識到啥叫社會主義優越性了!
在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向民眾提供發達廉價的交通、高性價醫保,廉價的物管、廉價水電氣等等。
這種公共服務已經讓大眾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
美國人一看,紛紛破防:
這些你們覺得天經地義的公共產品,都是我求之不得而且要自己付費的啊!
中國人享受著低廉的公共服務,所以想躺平就躺平,這是因為國內隱形生活成本幾平可以忽略不計。
躺平太容易了,只要你有自己(或者父母)的住房,就算你不工作沒收入,只靠吃低保也能維持生存。
但美國呢?
在巨大的隱形生活成本壓力下,根本就沒有躺平的權利啊!
你看看美國遍地的流浪漢,底層邏輯不都是無法支付隱形生活成本而破產嗎?
這些人多了,在城市大小便,嗑藥、0元購,也導致美國治安的惡化,從而惡化整個生活環境。
中國呢?
正因為躺平也能活,所以很少有人去幹犯法的事情,反過來營造了中國安全的社會環境。
當美國人看到中國這一切,會作何感想呢?
美國人也是會思考,會懷疑,會醒悟的!
只要這場“洋悟運動”能深入持久,必然會從生活費用成本深入到社會組織、政府公共產品的供給,不同社會制度的優劣等等比較上。
進而產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
只要讓歐美人群從資訊繭房中的敵視社會主義,轉變為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就能徹底改變歐美人對中國的觀感,揭露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本質,進而影響美國國策。
最妙的是,這種明目張膽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輸出,美國政府根本沒法管!
畢竟,這是美國人自己跑出去的啊!
在資訊互聯互通的當下,美國政府管天管地,還能管到美國人訪問中國APP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