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今天大家都被一個人的笑容給感染了!

雖然五官笑的都擠在一起了,但依稀能分辨出來,這不就是咱們言辭犀利的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女士嗎?!
“沒錯,是我,你們儘管笑“

但在平常大家的心目中,華春瑩是這樣的,一言不合就懟的不懷好意的記者毫無招架之力:

所以她為什麼笑的如此開心呢?
說起讓華春瑩笑的合不攏嘴的原因,還得回到12月19日——今年6月出生的大熊貓“香香”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正式與遊客見面。
這是時隔29年後,上野動物園再次展出熊貓寶寶。
很巧的是,這一天也是例行的中日記者交流會,於是,在場的一名日本記者用英語詢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於大熊貓“香香”在東京上野動物園公開亮相有何評價。

華春瑩是這樣回答的:

華春瑩也沒注意大家的表情和會場的氣氛,估計心裡也滿是問號……

但隨後經過中國記者的提醒,華春瑩才搞明白,“噢,你是說那個香香啊,我還以為在說……

說到這自己也忍不住被逗笑了,原來她是把日本記者的“xiangxiang“聽成了”shanshan“(日本外務省務次官),所以才會說出這樣回答記者。

不過華春瑩應變能力極快,迅速調整了自己的笑容,馬上就旅日大熊貓的問題回答道:“大熊貓非常招人喜歡,是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小使者’。我們相信,香香在日本將得到日本人民的友好款待。我們也希望香香能夠為增進中日人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為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發揮“小使者”的積極作用。”
沒想到,華春瑩可愛的笑容立馬被國內網友們誇獎了:


就連日本網友都說要守護華春瑩的這波笑容:


看來華春瑩的這波笑容,又要貢獻一大波表情包了。
完整影片↓
不過也有耳朵好的網友看完影片為我們的女神撐腰,能聽懂就算不錯了,日本人說起英語來,簡直非常糟心:




看來日本人的英語還真是把大家逼得夠嗆,經歷過的人簡直表示,這就像災難一樣:

不知道以前在哪兒看到的,一個德國人、法國人和一個日本人要到礦場工作,老闆是美國人,他對德國人說:「你體格不錯,你負責苦力。」對法國人說:「你說你是工程師,你負責採礦的計劃。」而對日本人他說:「你很瘦小,你負責supplies(補給) 。」
然後隔週,他們開始上工。幾天後德國人及法國人發現日本人不見了,找了很久後他們決定還是先回頭工作,然而德國人開始工作的時候,日本人突然跳了出來,大聲喊道「Surprise!」
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主頁君的朋友以前在日本711打工時,店裡的大叔一開始試著用英語跟她溝通,大叔一直跟她重複一個單詞“花擦”,當時她並不知道那是什麼,以為說的是日語的語氣助詞,結果到最後,才知道他說的是FATHER


也許很多人認為日本是不是從來都不注重英語才導致大家口語這麼差的,主頁君告訴你,不是的。
本來在1871年明治維新時期,英語被視為最最重要的科目,甚至還列為全國大中小學的必修科目,新式高考中,英語必考,並且題目還比中國的高考英語程度難。
那時候全日本民眾上下都在到處學英語。

但這種景象也只是維持了只有十年之久,之後便遭遇了日本的輿論抨擊,意思就是在這樣學下去,勢必會侵蝕我們本土的語言,搞不好還會導致本土文化的喪失。
以至於這股風聲越來越強烈,關於英語的教學也一再修改,甚至最後還取消了全國小學生英語的科目,直到二戰後,這股反英語情緒才得以控制,但是日本人內心對本土語言依舊超過對英語的推崇。
所以你看這不是開頭不重視的原因,而去日本留學的小夥伴也知道,日本本國人去其他國家的留學率是比較低的。因為用不上這種語言,自然就會忽略去主動學習它,這也就解釋了他們對於英語就不怎麼在意了。

也有小夥伴說了,雖然日本人不喜歡學英語,但好歹受到全球經濟化的影響,怎麼能保證資訊及時性呢。
這就需要日本龐大而繁榮的翻譯業來解釋了。日本的翻譯地位可是相當高的,記得有個朋友說過,之前去日本看電影,只要是外語片,熒幕上首先就是寫上人家譯製人員的名字。
而且在大學的圖書館,很多書籍什麼的,都有同步譯製版,而且是當年最新的。
所以說很多日本本國人才就願意留在日本,因為一切什麼最新的研究成果幾乎是同步化翻譯,所以我還學啥英語啊。

最關鍵的還有
日本人的口音問題
,也是對英語很大的阻礙,日語是五十音圖第一橫行,5個母音,第一縱行,10個子音,與之相對的英語是母音20個,子音28個,所以從小都沒怎麼動過舌頭,很難發出英語這麼複雜的音節。
就像前幾天的一個日本學英語的洗腦歌曲,你就能看到聽到日本人到底是怎麼學英語的:
雖然一本正經的在英語上標註聲調,

但這也不能妨礙他們把“星巴克”念成“斯大褲巴褲斯”,把“hotel“讀成”猴太嚕“,“computer”讀成“剛們piu噠”。
好笑的是,這首歌曲在開頭就有一個小哥向當地人在諮詢哪有好吃的飯店?
Excuse me, any good restaurant?
之後,日本大媽說了一大堆神似英語的話,小哥卻只聽懂了大媽的最後一句“let‘s go“
但卻不知道要去哪兒

也許這就是日式英語(Japanglish)的魅力(微笑臉):

不過這影片主要針對第一次去日本旅遊的人,為那些聽不懂當地英語人準的日式英語教學影片。

說實話,
這影片極具魔性,聽完你基本上把英語的發音就忘了
,主頁君聽了幾段之後,已經滿腦子的“ko、da、ba ……"的發音了。
影片名字叫《Tokyo Bon東京盆踴り2020》,點選聽聽有多洗腦:
所以你能理解華春瑩能聽錯日本記者的發言,也不是個意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