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

本文字數:3249,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陸涵之
“到手後發現面料手感有問題,包型和味道也有不同。”一隻預估在200元的高仿包,在直播間以4000元的售價被當作正品二手奢侈品銷售給消費者,不少消費者在網購二手奢侈品時碰到了假貨問題。
直播間成為電商投訴重災區。據黑貓大資料中心統計,2024年黑貓投訴平臺直播帶貨相關投訴約7.4萬件,相比2023年增長了49.29%。其中在11月達到峰值,當月相關投訴近1.1萬件。
假二奢也成為電商行業利潤最高的類目之一。一位二奢從業者對第一財經表示,二奢作為電商交易類目客單價最高的類目之一,售假的利潤遠高於其他類目。

消費者“憋屈”維權
四川的唐女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去年11月她觀看直播時發現有款種草的二手普拉達品牌包,“當時有事我只詢問了一下是否是正品,主播承諾會掛中檢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旗下的機構)。之前我在其他直播間也買過,後續寄送檢顯示是正品,我認為自己有經驗。”隨後唐女士在直播間與主播溝通還價,從4600元還至4000元,唐女士表示該價格也是心理價,所以下單了。
但收到貨後,唐女士反覆掃描查驗包上中檢牌的防偽碼,在中檢官網無法查詢到該商品的資訊。唐女士詢問商家,對方並不承認售假但同意退貨。為了讓賣家承認售假,唐女士自費透過閒魚平臺的官方檢驗渠道驗貨寶檢驗,最後結果顯示並非正品,但商家依然表示檢驗機構並不可靠,並不願意承擔檢驗費用。反覆溝通後,依然無果。

後續唐女士尋求平臺介入,得到商家退款、平臺以紅包形式補償唐女士的檢驗費用的解決方案。考慮到維權成本較高,唐女士接受了這一方案,不過她表示“我的損失並不大,主要是鑑定費和運費。如果別的消費者不瞭解二奢,購買後可能不會及時維權,造成更大的損失。”此外,唐女士曾經撥打12315投訴,但需要提供商家的註冊地以及負責人的戶籍地址,她無法查到相關資訊只能放棄。
雖然退了貨,但消費者仍感到“憋屈”。在唐女士退款後,商家直播間拉黑了她並且改了店鋪名字,繼續直播帶貨。唐女士將事件釋出在社交平臺後,有同樣直播間受騙的消費者表示已經起訴商家,等待進一步維權。
在商品表述上,頁面中顯示的“二手”“過中檢”“非真假問題不退換”等描述都引導消費者相信該款商品是正品。從定價看,商家將該款商品定價為4000元也具有模糊性。二奢行業從業者王磊(化名)對第一財經表示,表示這款包在二手市場行情在3000元左右,二手售價在4000元屬於正常。
湖南的王女士也有類似的經歷。她對記者表示,今年2月,她在直播間以3999元的價格購買了99新的路易威登二手包,當她掃描商品攜帶的檢驗證書二維碼時出現了問題,“這一家店鋪的證書是廣東的檢測中心出具的。掃描二維碼會出現包的區域性圖片,通常包內部都有編碼,我核對時發現證書照片上的編碼是BA1927,我收到的包的編碼是m10131,是套證。”對此客服表示是質檢中心上傳照片失誤,但王女士諮詢檢驗機構瞭解到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因此無法接受這種說法。雖然最後退貨了,但商家不認可直播間當時宣傳的“假一賠四”政策,王女士表示無法接受售假店鋪沒有受到懲罰。第一財經搜尋該店鋪,發現店內已經沒有在售商品。

關於假二奢的投訴不在少數。第一財經查詢黑貓投訴平臺,關於“假二奢”的投訴超過1000件,多數是消費者在中古店或者二奢平臺購買了假貨後退貨難或者維權難。
已有的判決顯示,在消費者質疑二奢商品真假時,商家應證明商品的真假問題。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去年公佈的一起案例與唐女士的案例類似。法院判決顯示,涉事商傢俱有持續銷售行為,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的經營者,理應對所售商品是否為正品有更高的注意義務。消費者下單前,多次詢問是否為正品,商家均承諾系正品。消費者收到案涉二手包後自行鑑定後,就存在於某對案涉二手包出具的兩種不同鑑定結果,作為經營者,商家應當意識到案涉二手包的真偽存在爭議,並應如實告知消費者案涉二手包的真偽。該商家後續被判退回費用且三倍賠償。
同時,在類似案例判決上,部分案例顯示商家應進行頂格賠償。北京豐臺法院釋出的案例顯示,一消費者透過王女士在專營二手奢侈品包的直播間觀看直播,當介紹到某包時,直播間主播作出若顧客購買假貨,按照不低於專櫃價三倍即22萬元進行賠償的承諾,該消費者支付了38888元購買該產品。後續消費者掃描包上的奢侈品鑑定二維碼,彈出來的鑑定結論卻為“樣品不符合該品牌正品的工藝特徵”,商家對此雖同意退款,但卻拒絕以承諾的22萬元進行賠償,消費者選擇起訴。最終,法院判決商家按照不低於該包專櫃價三倍即22萬元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准入門檻不高
以假亂真銷售是奢侈品行業的雷區。王磊對第一財經表示,和新品相比,二奢受成色、使用痕跡等因素影響,非專業人士很難分辨。作為從業者,王磊表示也曾收到過假貨,部分商品確實有以假亂真的可能。
對於從事“以真售假”的商家而言,利潤是最大的吸引力。第一財經記者向王磊出示了唐女士所購買的商品圖片,王磊表示這款普拉達包的仿冒款價格約在200元左右,商家以4000元的價格售出,利潤率高達95%。
如果僅作為銷售,那麼這類售假商家的准入門檻並不高。王磊介紹,商家主要分為經銷端和生產端,經銷端的商家鏈路較短,採購假貨之後進行二次銷售,通常面向C端。生產端的商家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再到經銷甚至批發,鏈路相對較長,通常面向B端。
從貨源看,王磊表示部分村鎮以相關產業鏈為生,二級經銷商往往會從上述地區採購,“據我瞭解,有些從事微商的商家可能直接從這裡進貨,然後賣給客戶,中間甚至不需要自己發貨。”直接採購而非自己組建生產鏈的好處在於產品豐富度提高,而綜合成本會降低很多。同時,如果商家出售假貨,可能是全鏈路造假,不僅是商品,相關的報關資訊、質檢資訊都會備齊,甚至防偽點都會升級,更容易欺騙消費者。消費者無法證明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更容易被欺騙。
從影響看,假二奢正在影響行業的信譽。王磊表示,以正品價格出售假貨是最傷害行業的行為。很多品牌對以假貨價格出售仿冒品的行為比較寬容,因為假貨也能帶動品牌的市場曝光。如果以正品價格出售假貨,屬於欺騙消費者,更不利於品牌和市場環境。“平臺端應該予以強監控才能促成良好銷售業態。很多商品是後置鑑定,不需要透過平臺官方建立營商環境,這是風險極大的行為。漏網之魚需要平臺方根據消費者的負反饋進行調整,從而最佳化市場環境。”
從整體情況看,二手奢侈品市場還處於初期階段,有較大的增長潛力,這也給了假二奢空間。艾瑞釋出的《中國閒置高階消費品零售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據測算2020年中國閒置高階消費品存量規模2.87萬億元,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89萬億元。
上述從業者表示,目前業內常用的保真方式是所有商品在傳送給消費者之前先經過官方第三方質檢,由鑑定機構直接寄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放心。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王貝貝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消費者在維權時首先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其一是訂單截圖、商品描述頁面等交易記錄。其二是商品取證,收到商品時,拍攝完整的開箱影片,以證明商品未經調換。其三是與商家協商的記錄,尤其是涉及承擔鑑定費或者履行假一賠幾等關鍵內容,要儘量避免口頭承諾。在遇到糾紛時,消費者可以透過所屬平臺的官方投訴渠道提交證據,要求平臺介入處理。若難以解決實際問題,消費者還可以撥打12315向當地市場投訴渠道提交證據,要求平臺介入處理。若協商和投訴未果,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相應的賠償。
在平臺監管方面,王貝貝表示平臺方應建立嚴格的商家入駐稽核制度,加強對商家資質的稽核,對商家所售商品的品牌授權、進貨渠道等進行嚴格審查,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平臺。同時,平臺需制定詳細的規則,明確哪些行為屬於售假、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並規定相應的處罰措施。對於二奢商家在直播間進行詳細講解而商品頁面較為簡單是否是為了防止留痕的問題,確實可能存在這種動機。由於直播內容具有即時性和互動性,商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在商品頁面上留下詳細的、可能被作為證據的資訊,從而降低被消費者投訴或平臺處罰的風險。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一地官宣!生育三孩及以上補貼1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