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刷25000美金,我追回來了!

作者@ppppppppKCUX
釋出在一畝三分地

歡迎大家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最近出現了很多新型的詐騙案件,我身邊有人中招。不是殺豬盤,是改進版的駭客盜刷。
首先騙子已經獲取了你的個人資訊,比如名字,生日,地址和電話,甚至SSN。至於從哪裡獲得這些資訊,我猜是暗網購買又或者註冊賬號申請貸款等等洩露。然後臨時製造一張ID,放的是騙子的照片。他們用你的資訊透過chat聯絡電話公司關停你的手機號,這樣你的錢被轉出就收不到提醒。接著拿著假ID去銀行存入100塊,以此獲得賬戶餘額;再到半小時以外的另一家分行把錢全部帶走。又或者透過您的個人資訊,修改網銀登入資訊和連線的郵箱,然後慢慢轉出去。
我要分享的是22年發生在隊友身上的盜款事件,當時還沒有這麼先進,但是出現的頻率已經很高了。高到我們去報警的時候,警察都哈哈大笑說他爸也中招了。
2022年5月22日,我隊友接到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電話,詢問是否是在登入網銀。他立刻否認了,但第二天,他賬戶中的25,000美元被轉出到一個陌生人的Chase賬戶裡。他沒有收到銀行的任何通知或電話來確認這筆轉賬。隨後他在同一天聯絡了美國銀行,報告了這筆未經授權的交易。銀行當時承諾會幫他追回這筆錢,並讓他安心等待。
幾周後,他仍未收到美國銀行的回覆,於是再次打電話聯絡。每次等待的時間大約都要一個小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他終於接通了美國銀行的電話。這次,銀行要求他提供駭客攻擊的證據。我們去了Best Buy試圖尋找幫助,但一無所獲。我們覺得這個要求非常荒謬,認為保護客戶賬戶應該是銀行的責任。於是我們去了銀行辦公室,想看看他們怎麼說。不幸的是,儘管銀行工作人員現場聯絡了他們的客服代表,還是沒有得到任何進展。更糟糕的是,由於我們找不到任何可以掃描裝置並生成駭客攻擊報告的服務商,銀行最終拒絕了我們的索賠,因為我們無法證明裝置被駭客入侵。
第一次拜訪失敗,美國銀行不做任何回應。於是我開始想辦法,當時能想到的就是聯絡律師,政府官方機構,和在各個社媒求助。
六月底,我分別在Facebook, Nextdoor和Reddit發貼求助,其中Facebook和Reddit都沒啥回應,比較給力的是NextDoor,居然很多鄰居跟隊友一樣也中招了, 下面分享一下我收到的有效回覆以及測試結果(有點流水賬):
有個大姐提供這個網站https://www.elliott.org,是一家對抗大企業的非盈利機構,為民請命。另外一個大姐說老闆Christopher Elliot 很可靠,是個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在美國的報紙上發表專欄文章。可惜我聯絡他們說這種案子他們不接;
有個大哥爆了個料:他說他和父母在美國銀行也有類似的經歷。他損失了大約2萬美元,父母損失了3萬美元,但最終拿回了錢(他們聘請了一位律師並提起訴訟。最終在庭外和解了),但他卻沒有。讓我們不要相信AT&T,因為他們也參與了騙取2萬美元的騙局,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舊義大利黑手黨擁有美國銀行。它以前叫義大利銀行(Bank of Italy),在二戰初期更改了名字。
然後又有個大哥說:美國銀行(BOA)在1900年代初期曾經是義大利銀行(Bank of Italy)。它是由賈尼尼(Giannini)創辦的,後來更名為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還有一個小姐姐說“我們家族的故事是,改名的原因是義大利銀行(Bank of Italy)在1929年基本上倒閉了。(我的祖父母損失了大量資金。)然後不知怎麼的,A.P. 賈尼尼獲准建立了另一家銀行,叫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上面是我用GPT翻譯的,哈哈,有點生硬)
有個大姐建議打電話給Michael Finney,ABC7新聞部。她建議隊友換到StarOne Credit Union。根據他們的網站,由於COVID-19的居家辦公政策,7OYS的電話熱線目前暫停服務,使用下面的表格進行聯絡。這裡是表格連結:https://abc7news.com/michael-finney-7-on-your-side-abc7-news-consumer-reports/47207/,然後我也提交了,還是沒回復。
這裡有個熱心大姐給了很長很長的建議,我讓隊友都一一嘗試了,美國銀行根本不搭理,能拖就拖:
a.可以看看是否可以線上提交盜竊報告,以建立一個基本的報告。
b.獲取銀行對賬單的副本,以及與所有人溝通的記錄,包括日期和時間(這些他應該儲存過),這些可能對盜竊報告有幫助。
c.寫下自己對銀行"確認"電話的所有回憶;很可能這是一次語音釣魚攻擊,這對盜竊報告也很重要。可以參考這個連結:https://www.bankofamerica.com/security-center/faq/sharing-information
d.獲取一份多家公司的信用報告,這也可以幫助獲取暗網報告。信用欺詐受害者可以免費獲得信用報告,並且每年可以從主要公司獲得一次免費報告。我還使用這個:https://www.creditkarma.com – 在Explore> Identity Monitoring> Data Breaches部分檢視,此外還有https://www.experian.com/consumer-products/free-dark-web-email-scan.html,它包括社保號碼的入侵。
e. 還可以使用LastPass和其他一些密碼管理工具檢查密碼/登入洩露情況。還有這個https://haveibeenpwned.com/,可以檢查郵箱和電話號碼是否被黑。
f. 如果資訊被洩露,需要立即更改密碼,
g. 給銀行賬戶和信用卡設定新的安全密碼,
h. 並確保信用報告被鎖定,以防有人以他的名義開立新賬戶、信用卡、貸款等。——如果證實資訊已被洩露並在深網中被出售,這可能會對他向美國銀行提出索賠有幫助。
有人提出一開始那通電話不是美國銀行打出的,很可能是駭客,讓我們接到的時候馬上結束通話,然後打回去確認。當時隊友糊里糊塗沒那麼快反應,現在事後諸葛亮沒啥用。
有人建議找Legal Aids 和圖書館的法律諮詢,我從來沒聽過這些服務,不知道怎麼聯絡。
有個大姐建議:打電話給國會議員,向上級求助。去當地報紙,聯絡任何願意寫故事的記者。她覺得銀行在搶錢。後來我真的發郵件給議員,一個是Dave Cortes(參議員,民主黨成員,曾在加州州議會任職,他的秘書讓我聯絡Department of Business Oversight以及Department of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DBO電話無效,DFPI回覆說他們沒有管轄權來處理這類投訴,讓我們去找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後面我好像沒有再跟進了,踢皮球玩得很溜), 一個是Dianne Feinstain(加州參議員,需要我填寫一份privacy release表格,並且簽名,回覆之後還是杳無音信)。
透過社交媒體渠道(如Facebook和Twitter)發帖,吸引大量關注。如果能引起媒體的注意,銀行可能會調查退還盜款。這真是一個好辦法,如果是現在,我可能會先試這個,可惜那時候在茫茫留言中忽略了這條。
提議聯絡NBChttps://www.nbcbayarea.com/investigations/consumer/提交Consumer Complaint, 寫了沒回應。
提議聯絡美國銀行retail banking president Holly O’Neill,我給她寫郵件申訴,沒回應。
有個大哥說:聯邦機構看待這些案件的方式通常是,尋找多個欺詐舉報之間的共同點,任何提交的資訊都被視為舉報,而不是一個開放的案件。只有當金額超過保險金額時,銀行才會與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貨幣監理辦公室和FBI開立案件,否則銀行會首先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合作。
聯邦機構很少會直接與公民在金融欺詐案件中互動,除非他們希望驗證索賠的可信度。他建議聯絡當地的美國檢察官辦公室。當時我真的傻乎乎的到FBI那裡舉報,明顯沒有任何回應,但是也忽略了聯絡檢察官這條線索。
有個大姐提到他們剛發現1萬美元未經授權從Union Bank的賬戶轉出。已經提交了索賠,並將在10天內收到回覆。根據聯邦法規,每筆轉出數額有一定限制。她說應該檢視一下這條法規,因為美國銀行(BofA)似乎沒有遵守這項規定。
有人讓我聯絡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這個我沒有嘗試。
有人讓我聯絡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我提交了投訴,木有迴音。
有人讓我聯絡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這家機構應該是最靠譜了,我總共提交過兩次complaints, 他們兩次都回應了並且聯絡了美國銀行,但是美國沒搭理。
7月頭, 病急亂投醫到https://www.justanswer.com/購買了一次會員$45,諮詢法律建議,搞笑的是對方說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建議我去聯絡銀行,浪費我的錢,趕緊取消了;
我還在律師協會預約了一個平價諮詢,約到的律師說這種案子基本上打不贏的,勸我放棄;聯絡了Evans Law Firm,因為我們不是老年人被詐騙,所以不接;在BBB上投訴美國銀行,BBB居然說不是他們管轄範圍也不受理;我讓隊友再去一次美國銀行在家附近的辦公室,換一個前臺問問怎麼解決。這次的banker大媽態度很好,拼命聯絡客服,可還是不給退錢;我甚至打電話給Chase,問如果詐騙人用的是他們的賬戶,能不能把錢退回來,Chase不理我們。
普通人可能都沒有我這麼拼,嘗試各種方法。這筆錢說多不多,但是覺得這是銀行的責任,騙子說轉就轉銀行一點都不確認的嗎?一天瞬間能轉走兩萬五,真的很沒安全感。而且我們打電話過去,銀行反覆確認能把錢要回來,所以拖延了一個月才開始著手解決。
轉機出現在七月底,2022年7月24日聽從多位鄰居建議,我再次聯絡媒體ABC7 KGO-TV的7 On Your Side提交了申訴。7月29日中午我吃飯的時候接到一通電話,開始以為是廣告,但是聽起來似乎在說隊友的這個案子,她是ABC的記者Brinke,收到我們的申訴,現在打回來跟進。我問是否可以提供辦法。她簡單問了幾個問題,比如我隊友是否願意接收採訪,並且讓我提交與銀行的整個通話記錄和轉賬記錄。我一一照做,就沒有迴音了。
然後在8月4日收到Brinke小姐姐的郵件,問我有沒有進展,我說正準備聯絡您,問下一步怎麼操作。她的原話是“The next step is for me to nag them, which is what I do. And I just did!“沒想到第二天銀行給隊友打電話,告訴他很快會盜款會被退回來。我以為聽錯了,沒想到ABC電視臺這麼牛,一個電話就把美國銀行嚇退。看來只有輿論壓力是有用的,其他什麼官方機構都是樂色。非常感謝這個神奇的ABC記者小姐姐,還好我沒放棄啊!
貌似在美國解決辦法就是靠韌勁,多采納建議和意見,多方嘗試才能找到出路。這次也許是我們走運,我那段時間沒有特別忙還能招架住這麼沉重的維權壓力,也非常感激那些熱心的鄰居大哥大姐,如果不是他們錢肯定拿不回來。後面我專門發了個帖子感謝他們。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今日推薦

來源一畝三分地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