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長期套利的機會,早就來了!

最近股市不好,看我文章的都知道,我早已料到這一點。但我沒料到的是銀行股也跟軟腳蟹似的,加上我槓桿已經開始賠錢,所以也有些灰頭土臉,貌似說話也不硬氣了

但是,我要說但是!我想說:股市中長期套利的機會,早就來了。
這就是以銀行股為代表的低估值、高分紅藍籌。
道理很簡單,我給大家算算。
比如你買了只股票,每年的股息率6%,如果你長期不賣,每年拿6%,但是銀行存款利率才多少?現在不到3%吧,好的3.5,還是過去的,也就這樣了。
就算融資買入這些股票也沒事,因為現在的融資年利率是5%,分紅6%,每年淨賺1%。
所以有錢就買這些高股息率股票,沒什麼怕的,這就是股市中已經存在的長期套利的機會。
這還沒考慮到股票的成長性,以及安全性。
說到成長性和安全性,我知道有人就有話說了

他們會拿銀行股說事兒。比如:
1、銀行股為什麼大幅破淨?因為人們覺得銀行壞賬很多,沒有暴露。一旦暴露,別說利潤會大幅降低甚至虧損,甚至有可能就資不抵債了。
2、所以,銀行股長期“享受”低估值是有道理的。
對此,我的反駁是:
1、銀行股長年高分紅,難道那些分紅是假的?是打腫臉充胖子?
以交通銀行為例,2010年以來每10股已經派送了40.341元,每股4.034元,這還沒考慮到中間有次10送1,也就是增加了10%的股份。而交行在兩年前的股價也就4塊多。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010年買入交行的股票,這十幾年漲了150%的漲幅咱們先不算,光分紅已經可以讓你零成本了。
交行是我隨便選的一隻銀行股,所有的銀行股都是這樣。
如果有人仍然非得說這是打腫臉衝胖子,仍然擔心未來的壞賬,那我也無話可說了。但我有第二條理由:

2、現在國家在不斷降息降準,化債,在這種情況下,目前銀行股的壞賬前景,肯定比幾年前要好些吧。所以即使仍然擔心壞爛賬,也不應該像過去那麼擔心。

3、至於低估值,我提醒大家小心思維陷阱。
比如,房地產漲了二十多年,現在很多人覺得以後不可能大漲了。對此老鄧基本表示同意,除了一二線城市

但既然這幾年房地產的形勢已經扭轉了大多數人的看法,那麼銀行股衰了十幾年,是否又讓很多人陷入了另一個思維誤區呢?那就是:銀行股根本沒戲,它就應該一直低估值。
老鄧把話放這兒:未來幾年的銀行股,很可能會像2021年以前的白酒股。
也就是說,銀行股自2022年開啟的新一輪上漲,考慮到銀行股的大幅破淨以及市盈率平均只有5,目前還只是上漲的初始階段。

如果認為我是狂想,我也無話可說,因為得用未來十年的走勢來證明。

十年,或許太長了。就像2010年以來交通銀行漲了150%,這還沒算分紅導致的零成本,但很多人等不及。

老鄧我,之前也等不及。所以我雖然這幾年一貫看好銀行股,可惜由於各種原因,也沒拿住

但是,從2024年10月28日我再次進股市開始,這次我將長拿銀行股。
前提是不發生短期的大暴漲。
我是笨蛋,這次就長拿了。
原因是:現在銀行股的分紅,已經可以覆蓋我的各種成本,而且還有賺。
這是自去年以來股市中開始浮現出的長期套利機會,導火索就是融資成本低於分紅!

每年的融資利息加上其他成本,分紅早就可以覆蓋,而且還能賺點,那為什麼不長拿呢?

覺得銀行股不好,煤炭股也行啊。

比如中國神華,2010年到現在,每股累計分紅19.02元,而神華2024年11月22日週五收盤價是39.80元,貌似分紅只覆蓋了股價的一半。但是這十幾年神華漲幅100%以上,也可以吧?
這還沒考慮神華在2010到2021年的十年調整。如果2021年買入,現在賺的更多。
而神華之所以調整了十年,是因為它2007年在牛市頂峰上市,估值太高。
但銀行股不存在這個問題。銀行股在08年衝到頂峰,也調整了十年以上,直到2022年11月才開始了戰略上升之旅。
2022年11月到現在,也就兩年。放到十年期以上的大勢中,這樣的上漲才剛剛開始。

覺得煤炭、銀行股不好,電力大藍籌也行啊。

不管怎麼說,買入高分紅、低估值股票,長期來看肯定是賺錢的。
我是笨蛋,這次我拿銀行股,至少會拿十年,不排除傳給兒子

因為我發現我還是不適合在各種板塊和個股中跳來跳去。短線利潤就留給別人吧,咱掙不了這個錢。我是笨蛋,我將長拿銀行股。

一個笨蛋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