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是外蒙古的首都,也是外蒙古最繁華的城市。
有多繁華呢?
烏蘭巴托一個城市佔了外蒙古40%的人口和接近2/3的GDP,而且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這個遙遙領先,遠遠突破了正常中國人的認知範圍。
外蒙古面積1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但只形成了4個大城市。
其中第一大城市烏蘭巴托人口140萬,第二大城市額爾登特人口9萬,第三大城市達爾汗人口8萬,第四大城市喬巴山人口4萬。
外蒙古還有很多個省,其他的省會城市,總人口都在2萬以下。
所以外蒙古的省會城市和中國的省會城市,那是兩個概念。
外蒙古雖然人口不多,全國僅有312萬人,但面積擺在那裡,所以自然資源極其豐富,人均數量極為驚人,遠遠超過中國以及世界平均值。
中國是煤炭大國,總煤炭數量非常龐大,但一人均就不行了,中國的人均煤炭儲量只有234噸,只有世界人均儲量312噸的75%。
但外蒙古的煤炭總儲量高達260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0%,人均煤炭資源量高達8300噸。

銅儲量,中國總儲量全球第六,約4100萬噸,但人均才29公斤,遠低於全球平均值97公斤。
但外蒙古的銅儲量高達6600萬噸,比整個中國都多,亞洲排第一,關鍵人少,所以人均銅儲量達到了驚人的21噸,注意單位是噸,中國的單位是公斤。
黃金儲量,中國的總儲量為3000噸,外蒙古的黃金總儲量為3100噸,這些指的是已探明但埋在地下還沒挖出來的,官方儲藏和民間流通的不算。
這個數要算人均,中國得除以14億,外蒙古只需要除以312萬。
論鐵礦,中國鐵礦石儲量170億噸,外蒙古鐵礦石儲量20億噸,然後大家繼續按這個算人均。
論稀土,中國的人均終於爭了口氣,中國已探明的稀土儲量高達4400萬噸,佔全球儲量的33.8%,人均稀土佔有量為314公斤,超過世界人均水平153公斤約一倍。
而外蒙古的稀土儲量為3100萬噸,僅次於中國,排世界第二名,但外蒙古只有312萬人。
所以外蒙古的人均稀土儲量,高達10噸左右,和中國以及世界的人均再次使用了不一樣的單位。
論牛羊,論其他自然資源量,外蒙古的人均佔有量也是遙遙領先,只要算人均那外蒙古幾乎啥都是世界頂級。
內蒙古鄂爾多斯靠“羊煤土氣”就達到了人均4萬美元的GDP水平,但這些資源在外蒙古到處都是,所以外蒙古理論上是會很富裕的,至少論人均那收入會爆炸的高,光賣資源都發財了。
而外蒙古全國一半的人口和GDP,都集中在了首都烏蘭巴托,所以烏蘭巴托理論上應該是一個極度繁華的城市,到處流淌著黃金那種。
但實際上的烏蘭巴托就是一個破敗的縣城,從衛星圖上就可以一目瞭然的看到鋪天蓋地的棚戶區。

你放大看,那還是棚戶區。

衛星圖已經很直觀了,但還是不夠親眼看到那麼直觀,於是有人在烏蘭巴托登上了一座高樓,直接拍攝全城。
鏡頭幾乎一目瞭然的掃過了整個烏蘭巴托,繁華和不繁華的地方都拍進去了,毫無遮擋的直視城市邊緣,我們可以直觀清晰的看到烏蘭巴托到底有什麼東西。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在中國就只是一個縣城的水平,而且是非常破敗非常落後的那種縣城,正常縣城都比這個繁華。
不是說烏蘭巴托沒有繁華的地方,烏蘭巴托也有富人區,也有頂級豪車,但太少,佔整個城市的比例太低,所以你一眼看過去是看不到的,要仔細看才能注意到。
這不僅和外蒙古嚴重的貧富分化有關,也和外蒙古的人均GDP太低有關。
雖然外蒙古的人均資源量碾壓內蒙古和中國,雖然鄂爾多斯僅靠一手“羊煤土氣”就輕鬆達到了人均4萬美元的GDP水平,但外蒙古坐在那麼多資源上面,人均GDP才6000美元。
這個數不僅低於中國的人均GDP1.38萬美元,也低於整個內蒙古的1.2萬美元。
而中國的人均是建立在14億人口基數上的,內蒙古的人均是建立在2400萬人的基數上的,外蒙古的人均只建立在312萬人的基數上。
但光論人均,外蒙古居然能窮的不得了。
整個外蒙古的人均GDP不如中國人均GDP的一半,放中國都算貧困山區水平了,然後烏蘭巴托總人口才140萬人。
擱在中國,那就是貧困山區裡一個總人口140萬的縣級市,而且是還極其不重視扶貧和基建。
最終呈現出這樣一個城市面貌,那不是很正常,雖然比最小的十幾萬人口的普通縣規模要大點,但整體形象肯定比普通的縣城還要破。
為什麼外蒙古坐擁如此豐富的資源和如此之少的人口,居然如此窮困,有人說是不是因為外蒙古缺水?

外蒙古確實遍地沙漠隔壁,很多地方發展不起來也確實是因為當地缺水,但整個外蒙古是一點都不缺水。
我剛才說過只要是論人均,那外蒙古幾乎啥人均資源都是世界頂級,其中就包括水資源。
外蒙古的人均水資源之高,是世界最頂級,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高的國家之一。
看似外蒙古很乾旱,但真實的外蒙古擁有3500個湖泊,7000多處泉眼,3800條河流,其中的最大湖泊蘇古爾湖,最深處244米,號稱貝加爾湖的“姊妹湖”。
僅僅這一個湖的淡水資源儲量就高達3800億立方米,相當於中國所有淡水湖總和的1.7倍。
整個外蒙古淡水資源量為6080億立方米,而且拋開那3500個湖泊,只計算地表徑流,也就是透過3800條河流蔓延在地表的水流量,每年也有350億立方米。
如果按淡水總量算,外蒙古的人均水資源量為19萬立方米。
即便只按地表徑流算,外蒙古的人均水資源量也達到了1.1萬立方米。
外蒙古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量遠超世界平均值。
所以外蒙古是真有海軍的,因為外蒙古的北部其實湖泊和河流非常多,不是外蒙古找了個小湖弄條漁船就當海軍了,而是外蒙古藉助海軍可以輕鬆控制北部地區,人家那裡有大湖巨湖,還有很多條河流互相聯通,快艇和小艦船可以低成本的快速移動,比使用陸軍價效比高。
弄海軍不是為了充面子,而是為了省錢。

外蒙古有那麼多水資源,卻存在大量的沙漠戈壁,主要是因為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這麼多水幾乎都分佈在北部地區,南部基本一點水都沒有。
只要修一個北水南調工程,把水資源平均分佈一下,外蒙古分分鐘經濟大爆發。
但這個工程太大太耗錢了,外蒙古出不起這個錢也不想出,於是就當沒看到,老天爺下雨流到哪就算哪,全國連個像樣的水利工程都沒有,更別提北水南調這種龐大工程了。
別說修這麼大的水利工程,外蒙古懶的連從礦區對外運礦的鐵路都不願意修。
外蒙古有這麼多礦,還這麼窮,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鐵路,很多礦只能透過汽車往外運,走的公路也是破破爛爛常年碾壓缺乏維護的,導致運輸成本奇高無比。
外蒙古全國總鐵路里程才1815公里,放在那龐大的國土上等於沒有,而且公路覆蓋率也很低,這導致外蒙古礦石的運輸成本高達40美元一噸。
因為這個離譜的運輸成本,外蒙古的礦石銷量很差,和全球其他國家的礦比起來沒啥競爭力,澳大利亞的礦運到中國港口的價格哪怕惡意提價了都比外蒙古的礦要便宜,而且是直接送到港口的,外蒙古的礦只能送到中蒙邊境,往裡面還得陸運。
更離譜的是,外蒙古被中俄包圍,沒有出海口,礦石要麼賣給俄羅斯要麼賣給中國,而俄羅斯根本不缺礦,所以世界上外蒙古的礦實際上只有中國一個買家,礦石奇重無比又是不可能空運的,所以外蒙礦石就算非要出海賣給別人也必須從中國走一次陸運。
而外蒙古的鐵路不僅里程數量少,使用的還是蘇聯的寬軌標準,那中國的窄軌標準不一樣,所以外蒙的礦石即便能透過火車運到中蒙邊境,也必須在邊境口岸裝卸一次,裝上中國的火車才能繼續運輸,這個裝卸又要平白支付一筆很大的成本。
外蒙古之所以使用蘇聯的寬軌標準,是因為這些鐵路都是蘇聯當年修的,那當然使用蘇聯的標準。
如今賣礦運貨雖然幾乎都依賴於中國,但新修鐵路是要錢的,而且中國的窄軌鐵路又和外蒙原有的寬軌鐵路不相容。
全國總共區區1800公里鐵路,還是老鐵路,在我們眼裡不值一提,也就一個專案的事情,但在外蒙眼裡那就是全部。
而且外蒙也沒錢修新鐵路,這麼多年了也沒修啥出來,否則隨便修點啥鐵路總里程也不會到今天才1800公里那麼點,外蒙古給新礦新修鐵路都不樂意,就更提拆老鐵路換新了。
所以外蒙古雖然坐擁大量礦石,但很窮,因為礦石挖出來賣不掉,而賣不掉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基建太差。
沒錢那就借錢啊,搞國家基礎建設是肯定能賺回來的,畢竟那麼多礦呢,給礦山修鐵路那不是穩賺麼。
截止2024年,外蒙古的外債總額為356億美元,比2023年又增長了7.2%,借錢速度是非常快的。
但外蒙古2024年的GDP總額才236億美元,外債佔GDP的比例高達151%,遠遠超過了國際警戒線60%。
這裡說的不是外蒙古的國家總債務,只是外債,也就是外蒙古借其他國家的錢,內債不計算在內。
就外蒙古目前的外債,別說還本,還利息都很困難了,至於這麼多年借了那麼多錢外蒙古都幹啥了,那鬼知道,反正沒拿去修鐵路。
因為缺乏鐵路,所以外蒙古的礦石賣不掉且利潤低,因為外蒙古的礦石賣不掉且利潤低,所以外蒙古缺錢,因為外蒙古缺錢所以不想修鐵路。
貧困死迴圈,就算坐擁寶藏都沒用。
而外蒙古那些人口2萬不到的省會城市,很多連公路都沒有通,別說礦石了連牛羊都賣不出去,牧民窮的一塌糊塗。
雖然外蒙古的人均資源啥啥都高,但外蒙古有一個人均數值是非常低的,比人均GDP還低。
整個外蒙古的人口裡,平均年齡僅24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
而中國的14.1億人裡,平均年齡高達38.8歲,不算太老,但比外蒙古老太多了。
外蒙古也沒生多少人啊,這麼多年了總人口才312萬,怎麼人口結構那麼年輕?
因為外蒙古人的平均壽命亞洲最低,比印度都低了1歲,所以印度人的平均年齡很低,外蒙古人更低。
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以區區一個縣級市的人口數量,居然能成為在整個亞洲都著名的紅燈區,尤其受到韓國人的喜愛,靠這個行業來搞經濟,簡直就是離譜。
那才區區一百多萬人口啊,硬湊也湊不出多少從業人員啊,質量也不可能高,畢竟總人口擺在那裡,怎麼能搞的那麼出名,簡直就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烏蘭巴托做到了這一奇蹟,寧可靠這個賺錢都不願意給本國的礦山修鐵路。
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坐擁海量資源的外蒙古,最後窮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