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土耳其舉行的這類俄烏談判為何註定失敗

關於俄烏談判,很多討論實際上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俄烏要實現停火,到底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理解這一點,比談判本身更能決定最終結果。
實際上自美烏重建投資基金協議(也叫礦產協議)簽署之後,俄烏停火就不是俄烏之間能談下來的了,這個時候是否能實現停火,取決於美國和俄羅斯直接的談判。
但美國要跟俄羅斯談停火問題,就必須要能管得住烏克蘭,同時還要有足夠的籌碼和手段讓俄羅斯接受美方的提議。
從目前看,美國既不能說服烏克蘭,又無法給俄羅斯有足夠的影響力,這就導致俄烏自己的談判想要有確定的結果,只有一方徹底認輸或投降才有可能。
更復雜的是,這裡面還有歐盟和北約,具體說是歐洲的訴求,使得俄烏局勢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願意做出妥協,都有自己想要的理想結果,但都不想承受更大的付出和代價或聲譽損失。
未來要麼烏克蘭和英德法等都必須聽美國的,美國直接跟俄羅斯談,如果俄羅斯不同意,美國可以提出類似北約參戰等(我只是做個假設性討論),這可能才會讓雙方有被強制停火的可能(參考中國典故轅門射戟),否則局勢會更加難料。
而我這種假設本身可能性不大,美國不可能再深度攪入烏克蘭衝突,同時英德法等對美國又藕斷絲連,心想著歐洲的安全還得靠美國,歐洲自己能力有限。這個時候看似烏克蘭有美國和英德法等撐腰,但實際上跟俄羅斯的談判俄方反而佔優勢,烏克蘭一方屬於一盤散沙,各懷鬼胎,越談烏美歐自己內部的分歧反而越大。
不過俄烏衝突對歐洲的影響更大,後續如果想不按照美國的意思跟俄羅斯談停火,歐洲就必須要自己完全支撐烏克蘭,但從澤連斯基一系列舉動看,對歐洲的支援又不是很放心,依然想獲得美國的承諾和支援,哪怕簽署礦產協議等。可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只想賺錢,賠本的買賣不想再做了。
我個人的預測是,歐美對俄羅斯將增加經濟制裁,美國可能放棄跟俄羅斯的談判(當然,也會象徵性的談),美國也會為了跟歐烏保持一致增加對俄經濟封鎖,烏克蘭繼續打,但主要支援來源會變成歐洲自己。
只不過俄烏戰爭,將會從戰爭為主,逐步的走向以非戰區經濟發展建設為主,戰火線就會變成“冷戰”隔離線,也就是戰火線兩側,將成為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體系,這決定了未來歷史的評價問題,如果被俄羅斯佔領的地方發展的好,慢慢的歷史會忘記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也叫侵略),反而可能會說,被俄羅斯佔領是對的等等,而如果烏克蘭一方發展得好,俄羅斯可能將揹負世紀罵名,國際發展環境會長期受限。
以上僅供閒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