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竟然跨界造車了? 沒錯,就是那個曾因暴力催收被調查的51信用卡。或許很多人會疑惑,51信用卡何時涉足造車領域的呢?說實話,初次聽聞時,大家都深感詫異。
文 | 楊波
來源 | 深藍財經(ID:shenlancaijing)
· · ·

文 | 楊波
沒錯,就是那個曾因暴力催收被調查的51信用卡。或許很多人會疑惑,51信用卡何時涉足造車領域的呢?說實話,小編初次聽聞時,也深感詫異。
作為長期密切關注汽車行業發展動態的一員,小編也是首次得知51信用卡造車已有1年之久。這實在是過於低調了!
日前,51信用卡主動披露了造車業務資料。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向用戶批次交付了Vala汽車99輛,收穫190筆購車訂單,歷史累計訂單達442筆。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能售出1輛車。


大家不妨探討一下,這一成績在造車新勢力中處於何種水平?
51信用卡成立於2012年,最初以信用卡賬單管理業務起步。藉著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的東風,順利進入P2P行業,並於2018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上市當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8.12億元,歸母淨利潤達21.61億元,創下歷史峰值。
然而,尷尬的是,上市次年51信用卡便深陷暴力催收風波。2019年,51信用卡委託的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用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該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被警方依法查處。
風波過後,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發文致歉,公司也在當年年底主動停止P2P資金的新增撮合業務。從2020年開始,51信用卡將業務重心轉移至信用卡管理、信貸撮合、SaaS等業務。
但業務轉型引發了嚴重的財務震盪。2020年,51信用卡營收僅2.74億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約20.45億元,下降了86.6%;毛利從11.75億元轉變為虧損3464萬元。

自2020年轉型以來,51信用卡的營收始終難以實現突破,一直處於低位徘徊。毛利也從2019年的11.75億元的較高水平,降至幾千萬至1億多元的區間。
51信用卡的傳統業務包括信貸撮合(即助貸業務,透過收取一定服務費盈利)、信用卡科技服務(幫助銀行辦理信用卡以賺取費用)以及SaaS服務(主要是將部分貸款需求引流給第三方,獲取介紹費)。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日益成熟,渠道愈發分散,51信用卡急需開拓新的業務領域,講出新的商業故事。
2022年,趁著本地及周邊旅遊熱潮興起,51信用卡建立了“51 CAMP”連鎖營地品牌,正式進軍戶外領域。51信用卡充分利用年輕客戶群體龐大的優勢,組織露營活動、提供露營裝備、開發露營相關應用等。透過大力佈局露營業務,2023年51信用卡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達到0.11億元。
露營在疫情期間熱度極高,但隨著疫情逐漸消退,消費者對於短途旅行和露營的熱情也隨之減退。
在這樣的背景下,孫海濤決定親自投身造車領域。畢竟,造車有望推動公司市值大幅提升。而且,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51信用卡選擇了一條極為小眾的造車路線。
2024年4月19日,51信用卡旗下的吾壹汽車聯合北汽製造,實現Vala車型的量產。資料顯示,Vala定位為國內首款量產的沉浸式多功能車。同年12月,vala pro純電版正式上市,CLTC工況續航里程為505公里,官方指導價為26.8萬元。

據悉,51信用卡採用的是輕資產造車模式。據孫海濤透露,51方面並不涉足生產線,僅提供設計方案。也就是說,藉助汽車廠原有的生產線,實現類似“定製化”的生產模式。
孫海濤還表示,Vala前期投入在幾千萬級別,“這在汽車行業算是極少的,通常汽車研發投入都是以幾億元起步。”

花這點錢,顯然不可能造車一臺原創車型。用通俗的話來講,這就是一臺“換殼”車。有汽車之家的網友指出,Vala本質上就是銳勝王牌M7(BAW北汽)的換殼車型,甚至連後尾燈都未作改動。這種造車方式確實成本較低。


但是,孫海濤引以為豪的外形設計,卻是被吐槽最厲害,最狠毒的,說很像….

▲(汽車之家網友評論)


小編去了解了一下,這種車型有點類似於房車,但是和房車又存在差異。
Vala提供了一個寬敞的空間,使用者可根據自身需求將其靈活切換為客廳、書房、大床等功能區域;廠家還提供電視、空調、電地暖、淋浴元件、廚房等配置,以滿足使用者辦公、做飯、睡覺等日常需求。車頂還能頂升,相當於擁有上下兩張床,宛如一個移動的“家”。想象一下,對於在CBD辛苦打拼的上班族而言,倘若購置這樣一輛車,是不是就相當於同時擁有了房子和車子?週末還能開著它去露營,隨時隨地享受野餐的樂趣。


說實話,看到這些介紹,小編都有些心動了。畢竟在大城市裡,買房壓力巨大,如果咬咬牙購買一輛20多萬元的此類車型,確實能解決住房和出行兩大難題,還能擁有詩和遠方,誰能不向往呢?
據孫海濤介紹,在國外,移動生活早已成為一種主流生活方式,各個年齡層和社會階層中,都有許多人鍾情於這種“隨開隨停隨住”的自由生活模式。所以,這款車型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應當是具備一定經濟實力、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群。
但是在中國,房車式的移動生活方式並不被大眾所接受,有錢購置額外的房車,想必根本不缺錢,如果花費20多萬元購買這輛車,既當出行工具又當“家”,恐怕難以得到家人的認可。假如不幸流入到相親市場,女方一問條件,你說“只有輛像家的車”,恐怕連媳婦兒都難娶到。
另外,Vala的營銷方式也極為獨特。它既沒有設立4S店,也不投放廣告,而是採用Vala“共創人計劃”,依靠車主充當“野生銷售員”。
怪不得小編以前都不知道這個車,車型小眾,沒有宣傳,不打廣告,誰知道啊?銷量這麼低,沒毛病。
根據51信用卡公佈的資料,截至今年3月31日,Vala共創人僅有110名。僅依靠這110名“野生銷售員”,車輛銷售難度可想而知。難道是因為資金緊張,無法投放廣告?
儘管51信用卡一直宣稱採用“輕資產”造車模式,但實際投入並不少。根據財報披露,2024年公司淨虧損為6901.8萬元,與2023年的淨虧損314.8萬元相比,同比擴大21倍。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汽車業務Vala產生的研發支出及運營成本大幅增加,此外信貸撮合業務規模也有所收縮。

以“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著稱的五菱汽車,早已佈局多款房車、露營車,但發展同樣面臨諸多困難。那麼,51信用卡又憑藉什麼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呢?
孫海濤在一次採訪中透露,Vala Pro今年的目標銷量為2000臺。就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無疑面臨著巨大挑戰。
孫海濤還表示,這個賽道規模可達百億美元,他的目標是讓Vala成為汽車行業的iPhone,甚至計劃將51信用卡上市公司的名稱改為Vala……目標過於宏大,過於遠了,前行的道路依然充滿坎坷,先活下來再說吧。
26.8萬元,你會買這個車嗎?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