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片公告|2025·第九屆成都國際非遺節第二屆“錦華杯”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映

本文轉自:視覺人類學觀察
2025·第九屆成都國際非遺節
第二屆“錦華杯”非遺影像
作品推優展映
徵片公告
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國際非遺節”)是以促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宗旨的國際性文化盛會,也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友好對話的重要平臺。第八屆國際非遺節期間,首屆“錦華杯”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映面向海內外公開徵集作品,共有322部影片申報參賽,45部影片入圍,最終8部獲獎影片摘得獎項。
第九屆成都國際非遺節·第二屆“錦華杯”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映將繼續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聚焦非遺傳承與創新,展現非遺影像創作多元表達與時代氣象。現面向全球徵集優秀非遺影像作品,期待以影像的力量,記錄非遺之美,傳播文化之光。
01
徵片
要求
(一)作品需為非遺影像完成作品,包括正式機構已播出、已取得龍標資格、已結項的國家專案和已透過畢業答辯的學生作品等。作者應對所提交的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二)作品型別不限(虛構、非虛構、動畫等);時長15min以上(60min以上歸入長片單元,60min以下歸入短片單元)。
(三)作品成片時間為2023年6月1日至2025年2月25日,一位作者至多投2部影片參展;
(四)影片檔案為MP4、MOV、MKV等常見格式,1080p及以上;非中文作品需提供中文或中英文對照字幕;
(五)每部影片檔案大小不得超過10G。
(六)展映不向投片作品及作者收取任何費用,不退稿。對於所有投片作品,主辦方有權對影片進行線上、線下的宣傳推廣;在對影片的宣傳、推廣過程中,有權採用影片內容及相關物料自行或委託第三方製作宣傳片花和製作相關用於影片宣傳的其他物料,不另付片酬。
(七)主辦單位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投片者均視為同意並遵守以上各條款規定。
(八)投片方式:
方法一:作者將作品上傳至個人“百度網盤”,並將影片檔案設定為“加密分享”模式,分享有效期設定為“永久有效”。將分享的“連結”和“提取密碼”複製貼上到郵件正文,將填寫完整的 “參展報名表”作為郵件附件,傳送至影展組委會郵箱([email protected]),工作人員稽核後將透過原發件地址傳送確認郵件。
方法二:港澳臺及國際參展作者如無法使用“百度網盤”,可以透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附件傳送“參展報名表”,並在郵件正文中告知工作人員其他作品傳遞方式。
02
評選
流程
(一)作品徵集(2025年2月28日-4月25日)
(二)審查遴選(2025年4月26日-5月15日)
組織非遺影像專家對徵集的非遺影像作品進行審查遴選,精選30部(可適當增減)公眾傳播性較強且學術水平和藝術表現力較高的非遺影像參加本次展映,並按播放系列或類別統一設計、製作、新增片頭和片尾。
(三)獎項評選(2025年5月15-20日)
在入圍優秀影片中,按特殊貢獻獎、最佳傳播獎、最佳長片(紀實類、劇情類)獎、最佳系列片獎、最佳短片獎、最佳學生作品獎、最佳動漫/實驗作品獎、最佳非遺傳承人口述獎,評選出9部獲獎作品。
(四)線下展映和論壇
擬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部分高校和社群設定非遺影像成果線下展映區,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和主創人員等舉辦非遺影像展與學術對話。
(五)線上展播
精剪非遺影像獲獎作品片花,透過四川文旅、四川非遺、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新媒體平臺,非遺影像研究,四川新聞網等,在第九屆成都國際非遺節期間進行線上展播。
03
組織
機構
(一)指導單位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二)主辦單位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
四川師範大學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西南民間非遺研究中心
(三)協辦單位
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影視人類學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系、蘭州大學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專業委員會、四川有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各市(州)文化和旅遊局、非遺中心(文化館)
(四)學術支援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與非遺影像專委會
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
“錦華杯”非遺影像作品推優展組委會
2025年2月28日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