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六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雙年展影片徵集啟事

本文轉自:中國民族博物館


影展宗旨
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是中國民族博物館透過遴選和典藏優秀民族誌紀錄片構建中華民族記憶資源庫的盛典,同時也是一場以學術展映和研討來促進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盛會。影展所遴選出的優秀作品將進行集中展映和學術研討,其中部分作品將由中國民族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目前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影展之一,以雙年展的形式舉辦,選擇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優秀民族誌紀錄片進行學術研討。2025年將承襲自2015年以來五屆影展的豐碩成果,舉辦第六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
主辦單位

中國民族博物館


投片時間
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入圍作品公佈時間
2025年8月31日
學術展映時間
2025年10月
投片類別
遵循影視人類學學術規範,以非虛構影像獲取方式(動畫民族誌與AI影像民族誌單元除外),在較充足的田野積累基礎上製作完成(需於投片時填表說明)。作品可在以下單元中選擇一個或多個單元投片(參展報名表打勾選擇)。
主展映單元
主題我們
攝影機進入田野研究,連線鏡頭兩端的你與我,一起搭建一個“我們”的影像世界。民族誌紀錄片探索和發現具體人的具體生活,以此建構人與人合作、交流與溝通的文化場域,對沖人群之間、文化之間、文明之間可能產生的種種刻板印象。
本屆影展特別矚目民族誌紀錄片本來具有的“我們”主題,強調它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意義。
鄉村影像/社群影像單元
鄉村和城市社群以非虛構影像方式記錄並呈現本地社會文化事項。
非遺影像單元
以非虛構影像方式記錄並呈現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傳統體育和遊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學生單元
高校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專業逐漸開設影視人類學課程,電影院校紀錄片專業逐漸開設影視人類學課程,傳媒院校紀錄片專業逐漸開設影視人類學課程。這些推動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跨界融合創新,大學生們對民族誌紀錄片的創作逐漸活躍。
作品要求:具備民族誌電影旨趣;在校學生獨立創作的民族誌紀錄片作品。
短影片單元
社交媒體的短影片除了娛樂社交、商業傳播等功能,還具備發展成為一種新興民族誌紀錄片型別的潛力。
作品要求:具備民族誌電影旨趣;用手機制作並主要在手機上呈現的民族誌紀錄片作品;時長在10分鐘以內的單片或系列片。
實驗影像單元
提倡採用新理念、新技術手段,透過新視角進行民族誌影像的創新與實驗。
動畫民族誌與AI影像民族誌單元
近年來,國內動畫電影領域湧現出一批能夠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動畫片。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一種型別,動畫電影能夠用較短的篇幅呈現和傳達出更為濃縮和傳神的文化事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傳播力。本影展關注並徵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傳統民俗、英雄事蹟、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或本人所見所聞為起點創作生髮的動畫民族誌作品。具體題材不限。要求作者用人類學視角田野採風,深度呈現民族文化內涵。
與此同時,當下AI影片技術方興未艾,本影展鼓勵影像民族誌與AI影片技術的融合創新,特別將原“動畫民族誌單元”擴充套件為“動畫民族誌與AI影像民族誌單元”,接受相關作品報名。
片長5~30分鐘,近5年內創作完成的作品。
特別展映單元·泉州
自宋元以來,泉州自陸地承轉中原,自海上接納世界,更與臺灣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經年累月,人文薈萃,“遺產之城”當之無愧。因其文化之繁榮,泉州成為人文社科研究重鎮,泉州學獨樹一幟,有源有流,積澱深厚。本屆影展特別增設泉州特別單元,期待透過民族誌紀錄片的方式進一步挖掘、記錄、講述泉州的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
評選與公佈
主辦方將邀請影視人類學、影視、博物館、專業媒體等領域的資深人士擔任評委,負責全部投送作品的初選和終評工作。評審工作將嚴格遵照獨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組委會將在徵稿結束後公佈評審組專家名單。評審結果將及時在中國民族博物館官網、官微公佈。
獎項設定
大獎
金收藏獎( 1部)
頒發:收藏獎勵金20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銀收藏獎( 1部)
頒發:收藏獎勵金10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銅收藏獎(1部)
頒發:收藏獎勵金8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大獎評選以主展映單元投稿影片為主,綜合其它各單元優秀影片產生)
傳播獎
2025·中國民族誌紀錄片社會傳播獎(1 部)
頒發:獎盃、獲獎證書
單元優秀獎
鄉村與社群影像單元優秀獎(1部)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非遺影像單元優秀獎(1部)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頒發:收藏獎勵金5000元(人民幣)
獎盃、收藏證書
收藏獎
入圍影片均將獲得2025·中國民族博物館民族誌紀錄片收藏獎
頒發:收藏獎勵金2000元(人民幣)收藏證書
(以上獎項和收藏獎勵金不重疊發放)
終生成就獎
對為中國民族誌紀錄片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士頒發
投片細則
1.作者應對所提交的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應確認所提交作品可以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並簽署(非專有使用權)協議;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一位作者至多投2部影片參展;
.影片需附上中文字幕;
.除短影片單元和動畫民族誌與AI影像民族誌單元特殊規定外,影片時長不得少於15分鐘,不得多於180分鐘;
.每部影片檔案大小不得超過10G。
特別說明
1.本學術展不收取任何費用,不退稿。對於所有投稿作品,主辦方有權在本屆影展活動宣傳中使用,不另付稿酬;
2.本影展不接受重複投片。已經參加過本影展往屆評選的作品不允許再次投稿,如果發現將視為作弊處理;
3.中國民族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對本屆影展所有入圍影片均具有收藏權(特指:永久、非專有、公益性使用權);投片作者必須確保對作品的獨立處置權,或可以協同其他權益方在作品入圍後被中國民族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收藏並簽署收藏協議;
4.作者投片時必須正確填寫作者姓名、聯絡方式,如因填寫錯誤或聯絡不暢造成資格取消,主辦方不承擔責任;
5. 本屆影展所發放收藏獎勵金,需按國家相關規定由主辦方代扣代繳稅金;
6. 主辦單位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
7. 投片者均視為同意並遵守以上各條款規定。
投片方法
1.填寫報名表
作者下載並完整填寫“報名表”,每部作品都必須單獨填寫一份“報名表”。
“報名表”下載地址:第六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雙年展報名表
https://www.cnmuseum.com/upload/202501/26/202501261806007862.docx
2.投片路徑
路徑一:作者將作品上傳至個人“百度網盤”,並將影片檔案設定為“加密分享”模式,分享有效期設定為“永久有效”。將分享的“連結”和“提取密碼”複製貼上到郵件正文,將填寫完整的 “報名表”作為郵件附件,傳送至影展組委會郵箱[email protected],工作人員稽核後將透過原發件地址傳送確認郵件。
路徑二:港澳臺及國際參展作者如無法使用“百度網盤”,可以透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附件傳送“報名表”,並在郵件正文中告知工作人員其它作品傳遞方式。

組委會聯絡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倒座廟1號院3號樓305室
郵編:100080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