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雖然唸的是國際學校,但她們的語文課,一直和公立校是同步的,也要學文言文。
而文言文語基部分和文言文閱讀部分,要佔到總分值的12%-15%

但我發現她每次語文考試,一做到文言文閱讀這兒,準得丟分。
像詞義理解這種選擇題,考的就是課內外知識的遷移,但結合理解得稍有不準,2分就沒了。(她的卷子不給我拍照,我就用閨蜜家孩子的了,考的都差不多)

翻譯題能不能得分,她基本靠語感。比如斷句對了,十有八九就對;斷句錯了,就驢唇不對馬嘴了。

還有這種開放式的主題分析,雖說寫了就能拿分,但理解不到位(這裡應該是陳太丘的朋友)和答題技巧不到位(應該先解釋“方正”的意思再舉例),也拿不到全分。

而且小學的“兩三句”,初中的“四五行”,到高考可就變成一整頁了。

更崩潰的是,文言文不僅在語文中容易丟分,在其他學科上也能造成丟分。
我閨蜜家裡讀公立校的孩子們,就說現在幾乎每科考試,都有跨學科用文言文當材料的。

要知道現在考試的閱讀量是非常大的,這種文言文材料就更耗費讀題時間。
一旦讀題卡殼,那可能本來簡單的題,也變成難題了。
所以,文言文問題,我們一直都還蠻頭疼的。
但是❗️想把它學好,無論在家裡還是學校,又都很難。
我和閨蜜們都嘗試過自己輔導孩子,但效果稀碎,因為:
· 選材難
· 輔導難
1. 選材難。像我之前總說,輔導孩子學習,要給她找到合適的梯子(也就是適當的難度)。
但是課外讀文言文,是選《民國老課本》、《世說新語》,還是《史記》、《戰國策》?不全部讀一遍,我真不知道區別在哪兒。
而且這些課本,哪個拿出來都是大部頭,讓孩子通讀是不可能的。

可要是選讀,像閨蜜之前用的“海淀四大神器”的“小hong書”,她就說同一冊中的難度跨度也都很大,孩子接受起來也很難。

2. 輔導難。那即便篇目咱們選好了、或者老師推薦好了,但如果無法對標考綱,也沒法有針對性的輔導。
畢竟文言文和英文不同,文言文已經不再使用了,那些通假字、一詞多義,我也只能查*度。
但度度只能幫我疏通全文意思,卻沒法告訴我哪個是考試常考的,孩子做筆記都抓不到重點。

這樣的話,就只能算是課外閱讀,而不是針對考試的輔導了。
那如果全靠校內老師教呢?目前看也不太行。
就以我閨蜜家今年小升初的孩子為例,她說無論小學還是初中,孩子的筆記就兩塊內容:斷句和翻譯。

而且你看初中教材,文言文是打散到每個單元的,即使老師講過詞法句法,孩子也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

所以即便孩子課文背的再熟,一到考試的課外篇章,還是抓瞎。
而之前我和閨蜜發現孩子總在文言文上丟分時,差不多都是到小學高年級了,這時想再透過“薰陶”“啟蒙”的方式來提高就太慢了。
那與其等初三總複習時再補,還不如現在就利用假期時間,好好系統的學習一下,快速把分提上去。
所以像我閨蜜,就是每次假期都給孩子報個“文言文專項班”,做個集中的梳理和拓展。
確實孩子收穫挺大,但每次6-9天,就要2000+,也真不便宜。

而我在對比了閨蜜的課後,發現其實只要確定好了這幾條標準,不用花什麼錢,也能補個七七八八。
👉 文言文想有效的提分,我們先要搞明白學什麼?
雖然我平時也喜歡看網上的大咖講課,作課外補充很好;
但要想提分,首先還是得和考點結合,所以那些免費的分享,就不合適這種情況了。
我之前就聽很多老師都說過,現在的考試,是以高考為風向標,來引導中考和小升初的出題。
那咱先看高考都是什麼題型?主要就這5個方面:文言斷句、文言常識、文意理解題、文言文翻譯、資訊篩選歸納題。
不過中考不考這麼多,我從蜜蜂試卷收集了北京和上海近兩三年的真題,發現這3種題型最常考。(小升初和中考題型差不多,只是篇目難易的區別)

而這三種題型,也正對應考綱中的三點——詞法、句法、語法答題技巧。
比如詞法這塊兒,中考必須掌握的150個實詞和6個虛詞,要先在課內篇目中反覆夯實。
考試時的兩篇材料,通常是一篇課內,一篇課外;考題也經常是同一個字的在課內篇的意思、和課外篇的意思對比。

像這種加點字都有一詞多義,孩子只要把課內的詞義代入課外篇,能翻譯得通,就很容易選出B這個答案了。

再看句法,古人和我們說話順序不同,要是搞不清各種前置後置的關係,翻譯肯定就不準確。
比如老師講了“於-介賓結構狀語後置”,也講了“於”在句中省略的情況。

如果孩子掌握了這個句法,那麼在這兩句翻譯中,自然會想到是“期於日中”和“沒於水中”。

最後再看語法答題技巧,閨蜜說孩子理解文章都沒問題,但一做開放性試題,就無從下筆,或者亂搭一通、以求老師能在答案裡找到給分點。

其實,孩子缺少的就是這樣的答題技巧,來靠近標準答案。

那明白了提分要學什麼,咱們就可以選課和選教材了。
👉 文言文課程or教材,考察老師的這四部分考點輸出是否到位?
這裡先說一句,網上的課程和教輔很多,我做不到每個都去研究,所以我找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參考:
· 閨蜜的線下課(單階段2000+)
· 網上熱度比較高的教輔(小初全套400+)
· 老師推薦的教輔(初中三年40+)

對比之後我發現,想成體系的補文言文,老師和教材缺一不可。
而且想選出好的、合適的,也有規律可循 :
首先我發現,無論是老師的線下授課、還是詳盡的教輔基本都要包含這4塊內容:
· 文學常識
· 原文逐字解析
· 知識歸納延伸
· 真題實戰

1、先看註釋,原文逐字解析的水平。
我發現單獨的那兩套參考教輔,做得非常詳細,還有三行對譯,可無奈孩子根本就不看。

而語文課本和影片課配套的教材,都是什麼樣的呢?
註釋並不多,因為它主要是為孩子疏通理解原文用的。

但如果孩子只背它,可是拿不到高分的,因為它並不覆蓋考點。
而考點,都在老師的逐字講解裡,尤其是紅色標記的這些詞法、句法。

2、老師在講的同時,還要不斷對知識做歸納延伸。
孩子每次學到的不是“一個知識”,而是“一類知識”,就越學越明白了。
比如這短短半句話,老師就提到“初”“注”“數”都是之前講過的,孩子跟著去想想是哪一篇、哪一句、什麼意思,這舊知識不就複習了麼。

再比如老師講一詞多義的時候,都會帶著例句一起講,孩子把例句抄下來,帶著例句一起背,再遇到詞義辨析的題就更清楚了。

3、蕞不能少的還有真題演練,一個是要有課後作業,把老師剛講的,自己消化理解後再寫出來。

再一個是把知識遷移到其他文章中去使用(比如實詞、虛詞、語法),畢竟中考也是考的課外篇目。

4、容易忽視的文學常識。它主要包括:作者介紹、歷史背景、人物關係等。
你可別以為文常都是死記硬背,我陪芊芊學習的時候就看到這麼一個例子:
這句中的“本”,一般可能孩子就翻譯成副本、版本,其實也OK。
但是老師給出的是“抄本”,為什麼是手抄的呢?這就隱藏在作者的年代裡。

因為印刷術是唐朝才開始流行的,在此之前只能手抄。而老師提到主人公向秀是竹林七賢,也就是魏晉時期人(早於唐朝),自然翻譯成抄本更精妙了。
這樣的講解,不僅水平高,也更容易讓孩子理解,而不是死背。
那做到以上這4步,孩子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礎上,就更容易拿高分了。
👉 教輔不是求多,而是如何選到對的那1套
我發現對比的三個參考,他們選用的文章,要麼是純課內篇,要麼是課內+課外篇。

但其實孩子只要按照上面4步做好課堂筆記,基本就不需要再單獨補“課內”了。
所以我選的時候,一定不是盲目的。而是儘量選全課外篇的教輔,讓孩子見更多的新文章,增加練習的次數。
但是咱們的文言文實在太多了,短的如《論語》、簡單的如《民國老課本》,長的如《史記》、複雜的如《戰國策》,等等。
我總不能考試選用一篇,就買一本回來吧。
所以我就看別人選好的,哪個和考試難度更匹配,就是適合孩子的。
比如我給芊芊選的這個課,分三階段,初級配套的是《世說新語》(小學階段常考),中級配套的是《古文觀止》(六-九年級常考)。

兩套書之間也有很多知識點的銜接。

高階則是應用和總結,特別適合中考前集中突破,當然能早學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我做的全部功課了👆
這樣一套完整的體系學下來,校內部分也砸瓷實了,擴充套件閱讀也練到了,再做考題,就比原來更有章法了。
關鍵是,比我閨蜜2000+的線下課便宜太多;和我好不容易配齊的一套教輔價格一樣,卻多了200節影片課。
‼️但也要提前說下,它槽點也是有的:我在老師講課中,偶爾會聽到一些口誤,比如把嫂子說成妻子,不過只要孩子認真聽講,也能分辨出這些口誤。
另外,這個課程適合四-九年級,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從頭學,比如芊芊初三了,直接學最後衝刺階段就行,💰100+搞定。
那具體怎麼選課、和每個階段的試看,我下面再詳細說。


-
第一階《世說新語》精讀練習
-
第二階《古文觀止》精讀練習
-
第三階《語法+閱讀理解精講精練》
👉 第一階《世說新語》精讀練習
這個階段是適合小學四-六年級來學的,也就是文言文不再僅出現在語文園地,而是作為正式課文了,就可以開始學了。

《世說新語》原文有300篇,這裡面是精選了60篇。

這個階段,老師會重點講解詞法中的實詞部分,因為這是孩子比較好理解的。

語法部分除了“狀語後置”“賓語前置”這種簡單常見的會反覆講解舉例,也會讓孩子初步接觸“使動句”“意動句”等句法,對文言文語言有個習慣過程。

老師還特別愛擴充套件歷史文化典故,閨蜜孩子說就像聽故事一樣有意思,一點沒覺得枯燥。

感興趣的妞可以先讓孩子試看一集。
👉第二階《古文觀止》精讀練習
這個階段適合六-八年級的孩子學,和世說新語一樣,古文觀止也是也是老師要求的課外書單,初中考試必考。

相關的音訊也都有,不擔心孩子上來就讀錯,改不過來了。

裡面精選30篇文章,100個影片,平均要三節課講完一篇。

這個階段的語法知識更多,涵蓋中考bi考的實詞、通假字、古今異義、倒裝句、詞性活用、語法修飾等,知識點更密集了。

試看課程在這裡↓
👉第三階《語法+閱讀理解精講精練》
如果孩子已經是初二初三(八-九年級)了,時間緊迫,那也可以像芊芊一樣,只學第三階段。

它分三個部分:首先是 20篇真題演練(閱讀理解),一是為了考察知識掌握情況,二是比前兩階段的題型更多了。

建議孩子先自己做,再看老師的影片講解。
其次是答題技巧,我閨蜜2000+的課上,老師也給了類似的秘籍,含金量很高。

然後是語法部分的大彙總,包括各種句法的總結;

妞們可以直接看這個影片↓
還有6大虛詞的應用總結,都是正面總結、再翻過來背面做題。

最後是兩個綜合練習(詞法和句法),把知識點的梳理都融在題目中了。

我之前入的時候,還送了為期一年的老師線上指導,這次也爭取來了。
芊芊每次有什麼不會的,直接群裡問老師,不用讓我幫她查了。

閨蜜說孩子學了半個階段的課程後,這次期末考試,還真進步不小。
假期她想集中讓孩子把後半階段學完,沒想到孩子很痛快就答應了。
妞們如果想這個假期給孩子集中學的,也可以規劃起來了。
如果文言文課程懶得研究了,也可以入芊芊同款👇⻓按圖⽚識別下圖



另外,我
每週會在圈裡分享我最近的家居、收納、裝修(對,我又開始裝修了
)以及我的小日子。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下面芊媽的服務號【芊媽的i陪娃小店】,可以接收到訂單查詢和一鍵聯絡客服等服務。(直接單擊👇)關注後,右下角可一鍵聯絡客服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我春節多吃也不怕長胖了,教你們怎麼選作弊利器急控爆碳/高油/高糖(附吃法)(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一考文言文就丟分,這次我找出套路發現一點也不難學(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拿到體檢報告我悟了,補鈣這麼補才對(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片👇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